蔡世鹏
昆明市晋宁区水务综合执法大队 650600
摘要: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近年来,随着大部分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水库的安全,但仍然有一些小型水库还需要进一步除险加固建设和管理。小型水库对流域内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也为人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提供水源,同时为防御洪水灾害和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小型水库需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在运行管理过程中注意对水库进行安全鉴定,并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型水库主要特点、病险因数以及在除险加固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随后从4个方面讲述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产生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小型水库 除险加固 建设 管理 探析
水库对于流域内的防洪安全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从最大程度开发水资源。近年来,国家对水库的建设和投资越来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库的安全性,但是一些小型水库通过多年运行,还是存在一些病险问题。所以要想更加缜密地保障好流域内的预防洪涝灾害以及更好地保护流域内的环境、实现人们幸福圆满的生活、社会稳定和谐,就需要重视流域内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建设以及管理。在经过严密测量与预算后,就要依据水库病因,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除险加固的相关方案来提高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能力。
1. 小型水库的主要特点
1.1自然条件差
相对而言,小型水库一般分布于经济和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山丘区,而且分布分散、地处偏僻。这些特征决定了在各类水利工程管理中,小型水库的管理具有特殊的难度。大中型水库均已有了防汛道路,而小型水库尤其是小(二)型水库的自然条件往往很差,大多地方道路不畅通。有些小型水库虽有防汛道路,但道路狭窄,遇雨泥泞,无法通车;有些处在山区的小型水库,路窄坡陡,树木丛生,有些水库根本没有道路,到达大坝只能步行。
1.2缺乏勘测设计资料,施工质量差,标准低,病险严重
小型水库大部分修建于解放前或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由群众自建,没有进行勘测设计,因陋就简进行施工,质量差,标准低,多年来一直带病运行,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小型水库暴露出来的危及大坝安全的工程问题比大中型水库严重得多,绝大多数小型水库大坝同时存在多种隐患,因此小型水库的安全形势比大中型水库更加严峻[1]。
1.3缺乏管理
现有多数小型水库是由集体筹资、政府适当补助、农民投劳兴建。目前多数属于村集体管理,几乎没有专业人员,没有监测设施,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操作控制运行不规范,管理力度不够,管理粗泛,致使水库长期带病运行。
2. 小型水库病险的因素
小型水库成为病险水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自然灾害因素
自然灾害因素有暴雨、地震等。水库集雨范围内出现特大暴雨,形成特大洪水,超出水库的承受能力,对水库大坝造成极大危害;出现大烈度地震,对水库大坝结构产生破坏,导致水库成为病险水库。
2.2 水库工程设计因素
我国小型水库建设年代久远,多数由民工投劳建成,受当时技术、资金等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是“三边”工程,而且还是“三无”工程(建坝前无勘探资料,施工中无质检资料,运行中无观测资料)。目前,许多小型水库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病险问题。
2.3 水库工程质量因素
水库工程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3.1 水库大坝
大坝稳定性较差,存在坝体裂缝、渗漏,坝基和坝肩渗漏、绕坝渗漏、管涌等现象。
2.3.2 溢洪道
溢洪道双面导墙、底板冲涮严重设计宽度不宽、泄洪流量小;无泄洪通道;工程质量差、年久失修、裂缝、破坏、基础淘涮严重;无消能措施、消能防冲涮能力不足等。
2.3.3 输水(冲砂)设施
输水(冲砂)建筑物存在裂缝、断裂、露筋、钢管锈蚀、漏水等,影响了建筑物结构整体性。
2.3.4 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
压力钢管、闸阀、钢闸门、启闭机等年久失修、缺乏维护,不能正常启动,贻误水库泄洪时机,影响水库大坝安全。
2.3.5 水库工程管理因素
水库管理设施陈旧甚至缺失,不能满足防汛调度需要;水库防汛抢险公路标准低甚至没有,抢险人员和物资不能及时运至现场,丧失水库抢险有利时机;水库水文测报、大坝观测系统不完善甚至没有,不能为水库防洪排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病险水库未能空库度汛;缺少必要的监测和巡查,未能对险情及时发现并排出等[2]。
2.3.6 其它因素
主要是水库淤积严重,库容变小,导致抗洪能力低于设计要求;有的土坝水库大坝受蚁害破坏,形成渗漏通道,威胁大坝安全。
3. 小型水库在除险加固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度
3.1 施工的技术不够先进,施工难度大
我国多数小型水库均建设在解放前或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靠的是落后的施工技术,为保证除险加固水库的安全性能,近年来进行的除险加固水库多数为在原水库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上游混凝土面板加固、基础固结灌浆和坝肩帷幕灌浆等防渗处理,并且要求工期较短。要确保能在比较短的工期内实现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的完成,就要具备比较高的技术水平才能满足相应的要求。从我国的施工水平的整体情况上看,在一些小型水库的建设和除险加固工程上,具备的施工技术都是比较低的,缺乏优秀、具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并且山区小型水库周围地形复杂,交通条件差,施工条件差,施工难度增大,所以难以达到理想的施工条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很好地确保实际施工内容和施工图纸保持高度一致,导致在除险加固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多、工期延长、施工难度增大等问题。
3.2 后期管护机构缺失,建后管理任务重
县级小型水库除了承担防洪任务外,多数水库承担着饮用水水源、农业灌溉等任务,后期管理任务较重,但是多数是政府代管、无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缺乏相应的后期管护机构[3]。
3.3建设资金和后期管护资金缺乏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资金主要依靠上级拨付资金,资金用途管理严格,地方配套资金难度大,资金量小,造成建设期资金会有不足。现在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费用由乡(镇、街道)政府承担,由乡(镇、街道)、村、组三级负责管理。因小型水库效益发挥为纯公益性质,未进行收费管理,且维修养护资金随着除险加固时间的延长日益增长,清淤和维修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后期管护资金日益缺乏。
4.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产生的重要作用
4.1方便日常的供水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后,水库能正常运行蓄水,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用水,对小型水库进行科学有条理的管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随着我国的经济逐步的发展,我国的环境也逐步受到影响,造成了越来越大的污染,其中水资源也是受到比较严重污染的资源[4]。水资源的污染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然而小型水库多数分布在没有污染的山箐间,能提供比较好的水源的水利工程,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比较优质的水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和农村供水紧张的局面。但是近年来受全球变暖气候影响,降雨减少,时空分布不均,水库的蓄水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4.2 利于环境建设
小型水库的建设还有利于当地环境的发展与保护,对于生态环境有一定积极的影响。因为水库具有蓄水的功能,在生态环境中,水资源是相对来说,对于植物和动物都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资源。水资源充足,也为当地农业提供了发展的动力。除此之外,水库的建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制止水土流失。
4.3 带动经济发展
小型水库经过科学的除险加固建设以及合理的管理后,有利于当地水土资源的保护。水土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后,就能对当地的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当地的人们能更好的利用完好的水土资源,进行合理的建设和发展农业,是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发水土资源,以开发促发展,以发展促管理,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良性管理运行机制,利用国家启动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发展旅游业以及更多的第三产业。
4.4 预防洪灾
对小型的水库进行进一步的除险加固建设后,能够在更好地抵挡洪涝的灾害,具有更大的安全保障。一旦发生比较恶劣的洪涝灾害以及经历比较大的降雨后,水库的水量就会急剧增加,这就需要水库具备一定的安全稳定性才能抵挡如此艰险的自然灾害[5]。所以对水库进行加固建设就能为当地减少更多的洪涝灾害,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更好地保障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和后期管护的建议
5.1严格控制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管理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建设必须要有规范化的思想引领,从而才能更好的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这些是项目法人对国家投资负责的体现,项目法人需要根据一定的工程的目标来进行整体上的规划、招标和投标,完成检验质量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去保证工程按规范的流程来进行[6]。比较重要的是,要经过投标、招标的方式来选取具备一定资质的单位来进行施工和管理,才能以此更好的来保证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质量。
5.2?完善好管理施工质量的系统
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工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专门的监管质量的部门来对现场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相应的施工目标,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往施工的目标推进,尽量的去达到这个目标。质量监管的责任必须落实到个人身上,这样才能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更具规范化和目标性,也在也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5.3 培养管理水平较高的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
一个工程的施工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有没有人员管理到位。所以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具备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这才能保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同时也是对施工质量的保障。除此之外,施工队伍还要对施工的经验进行进一步总结,切合实际的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进行更好的施工。
5.4 加强建后管护,探讨新的管护方法
管重于建设,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后,应加强建后管护,探索多种管理模式,在地方行政承担主要责任的同时,应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管理模式,可采取建立专业管理机构、借助农民用水协会等,进行水权交易,对水库水源水进行经营管理;借助农业水价改革实现灌溉用水的计量收费等;多方途径,多种模式,筹措后期维护资金,形成良好的运行模式,保证小型水库效益长久的发挥[7]。
6. 结语
小型水库对人们生活的带来的便利已经众所周知了,同时在农村饮用水以及农业的灌溉上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近年来小型水库运行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重视小型水库的建设以及后期的除险加固建设和管理工作。特别是对于水资源现状来说,县、乡镇政府管理部门要从惠民生、保脱贫、促发展的高度,筹措资金,在条件允许的区域新建一些水库,增加蓄水设施,做好水源储备工作,目前各种先进技术的出现,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更加的趋于规范以及专业。但是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更需要专业的后期管理人员以及工程的施工人员,根据技术来调整自己的质量意识,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更好的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跃龙. 方城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探讨[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7, (4): 81-83.
[2]廖鑫. 如何做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工作[J]. 建材与装饰, 2018, 551(42): 298-299.
[3]张静, 徐晓梦, 朱春飞.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调研[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 46(9): 67-68.
[4]曹道魁. 浅谈方城县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7, 37(9): 68-70.
[5]黄松, 常倩倩. 以某水库大坝为例探讨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措施[J]. 中国水运: 下半月, 2019, (6): 175-176.
[6]王子文, 普跃平.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环境与生活, 2014, (10X): 194+196.
[7]郑怡.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9, (1): 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