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慧莲
神东煤炭集团信息管理中心 陕西省神木市 719315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转变了传统视频会议模式,当前云技术在视频会议系统的创新应用,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需求。下面文章对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特点与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视频会议;会议系统;技术特点;云技术
引言
视频编码通信设备的功能在当前得到了丰富,视频会议系统随之出现。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以其突破地域局限的优势,迅速地获得了企业、政府工作以及各类型学校的重视,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视频会议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将不同区域中的图像与声音视频,进行汇总,根据会议的需求展示相关的图像与声音。通过会议的总体控制者,可以实现发言切换等功能。通过视频会议的形式,可以实现即时性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各类决策工作准确性的提升。
1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现状
目前,很多大型企业内使用的视频会议系统,无论在实用性或者存储空间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其主要因素在于缺乏整体系统性的合理规划,灵活程度并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其次,在存储方面缺乏合理性,备份不足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同时,视频系统也没有针对问题情况配备合理的应对系统、辅助系统等。在云技术飞速发展环境下,通过云技术视频系统会议的方式来进行服务,不仅可有效改善大型企业用户设备的利用率,还能有效降低不必要成本的支出,避免人力成本的浪费,并促进企业生产力呈上升趋势发展。在云计算这个视频平台中,包括多终端接入、多运营商接入、跨地域接入、高清视频通讯、远程办公协助服务等众多功能,将其应用于视频会议中不仅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为日常工作等多方面提供众多便捷条件和资源。随着互联网视频会议系统业务的不断兴起,将之前视频会议的局限性进行突破,促使视频会议和在任何具有网络的环境下都可以进行有效沟通。
2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特点分析
2.1MCU双机热备技术
视频会议网络的结构比较特殊,是一种星状结构,MCU是保证视频会议系统平稳运行的关键,也是视频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会议的管理控制以及数据流的转发处理。各个单位在参加会议的时候往往需要与MCU建立比较可靠地连接,终端系统再利用互联的摄像头、话筒、显示器、扩音器等外围设备对MCU上传来的视频信号进行接收。由此可见,对于视频会议系统而言,MCU是保证视频会议平稳开展的关键。因此,视频会议系统可以设置两台双机热备技术的MCU,使得这两台系统可以自由的进行工作机和备用机的切换。工作机如果可以平稳的运行,就可以处理多媒体数据流。如果工作机出现故障无法平稳的运行,系统自行的进行主备机的转换,备用机开始承担工作机的任务,处理相应的数据。具体切换的时间需要控制在50秒之内,整个会议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但是要保证会议不会出现中断的现象,从而保证系统的平稳运行。
2.2媒体数据交换与同步技术
云视频会议系统可以通过媒体数据的互相交换进而完成不同终端之间的互听互视,交换方式有推与拉两类。推的方式是节点主动给其他节点传输数据,一般节点间将会是父子关系,则是由父节点给子节点传输数据。其优点是不需要传输数据的状态信息,也不需要储存后发送,因此负载与延迟都很低。其缺点是如果父节点传输失败后,需要子节点再次选择其他父节点。视频监控、视频直播等通常使用拉的方式,拉是需要先储存再转发,节点需要先获取对方节点目前拥有的数据状态信息,再发起请求,后者再传输数据。这种机制的优点在于能够从多个节点同时得到数据,节点之间也完全平等,但是需要在每个节点都开展一定的数据缓冲。音视频是采用不同的RTP会话通道传输数据,接收端可能将接收到多组媒体流给予的数据,同时在接收端完成视频合成和音频混音,但因为在传输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媒体流的网络延迟具有区别,将可能导致播放时间偏差,则需要同步技术来进行帮助。
解决方法是针对每种媒体数据流都一致编写时间码,再在传输数据时依据时间顺序划分成单元,并在一致的时间轴上都给每一单元附上时间标记,在各种媒体抵达信宿端相同时间戳的媒体单元时同步解码,进而保障媒体数据可以传输同步。
2.35G与VR技术
音频、视频的传输质量取决于网络,在4G时代,云视频会议支持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多终端入会,赢得了众多用户。随着5G网络的发展,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必将进一步助推云视频会议的发展,5G的高速网络让人们体验并享受到更高质量的视频通信,对硬件终端的要求也将进一步降低,5G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现阶段,VR技术大多应用在游戏、娱乐等场景,在教育、医疗、企业、军事等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云视频会议的轻捷化、便携化获得了各企事业单位的极大认可,在各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场景的模拟,环境的感知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旦突破了硬件设施的束缚,VR技术+云视频会议的落地应用必将成为可能,并极具商业价值。
2.4视频编码的技术
视频编码技术的应用,是视频会议主要功能实现的重要方式。在视频编码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视频信息内容进行分别编码。视频编码标准的选择,会影响视频编码技术应用的稳定性。应用数据压缩比率较高的编码标准,有助于提升视频的清晰度,在同样的网络传播速度下,实现更为高效的视频信息编码与传播,同时也可以保持视频信息的流畅性。
3视频会议系统的发展趋势
3.1系统软硬件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视频会议系统的软硬件应用中,能够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的软硬件融合。首先,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物联网,网络传输的速度更为迅速,同时传输的质量也更为稳定。一些原先需要配备的硬件设施,通过集中化软件模式,实现了系统硬件与系统软件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视频会议的整体质量得到了提升,视频会议的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拓展。不能忽视的是,这与视频终端的普及以及大众网络的持续升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些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将移动会议也融合在系统当中,这种情况下视频会议的应用稳定性将会得到更多保障。移动会议在系统中的融合,可以使得满足即时性会议接入的需求,在视频会议系统的未来发展中,软硬件的融合是主要方向之一。
3.2云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发展,我国的云技术发展情况与之前相比获得明显提升。在具体实践应用时,不仅为工作提供了重要帮助,对于生活和学习方面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当前,我国各单位的视频会议系统都比较传统老旧,对于一些现代化新颖技术无法适应。进而导致现阶段的视频会议系统发展情况趋于缓慢,而将云技术进行应用后。实际发展情况与之前相比就有明显改观,首先云技术会将多元化资源和新颖的方式和方法引入,并将之前固化传统的视频会议精神进行优化和创新。此外,云技术还会及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数字化视频平台,类似于单独的视频会议室。这样既可以保证会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能避免会议被黑客或者病毒侵入。
结语
综上所述,在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的特点进行清晰地认识,并分析其现有的应用状况以及相关的功能。视频会议是目前异地会务活动中最常用的沟通形式之一,在召开视频会议的过程中,对系统的设备、网络通信质量、视频编码技术以及音频传输技术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视频会议的需求,还需要做好相关技术的创新,切实推动视频会议软硬件发展,引入云技术,满足更多用户需求。
参考文献
[1]于洋.视频会议系统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2):8-9.
[2]段云丰.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4,37(11):22-24+27.
[3]郑美兰.视频会议系统技术与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