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香
广西崇左市自然资源局 广西 崇左 532200
摘要:农村土地问题与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关系到社会经济建设、城市化的顺利推进。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成为统筹乡镇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分析浅谈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流转;对策
引言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物质保障,国家提出将第二轮土地承包期限延长,确保农村居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期不变,将有助于稳定农村居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益,进而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由于农村土地过度分散,农村居民的种植成本加大,影响了土地种植收益。有的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大量土地闲置不用的现象,这些都亟待通过土地集约开发加以解决。
1、农村土地资源管理意义
参照国家新农村建设发展目标,新农村建设已成为社会及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之际,农村土地资源是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应将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列入农村经济发展日程。关于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强化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可切实合理分配农村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避免出现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2)在发展新农村之际,土地资源是重中之重。优先处理农村土地资源问题,可加速新农村建设步伐。3)强化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可避免农村耕地与建设用地间的矛盾问题,促使二者合理规划,相互发展,为打造和谐新农村奠定基础。
2、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农村土地管理认知不足
农村宅基地是集体所有的,农民只有权使用它,只有在村庄进行户口登记的人才能享有这项权利。然而,少数地方政府对土地使用和管理缺乏深入监督,仍然存在在耕地上盖房、非农村户口建房、超出审批面积建房等问题。农村建房没有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对农村土地进行规划、管理和有效利用。由于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分属不同部门,确权的主体和性质尚不明晰。此种结果导致许多地区违法用地问题严重。例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发证主体不明确;农村集体土地和宅基地权属尚不明晰;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确权发证分属国土和农业两个部门;确权登记发证的后续工作亟待加强,相关政策调整尚未及时跟上。再如,城市建筑面积与农村地区使用面积之间的不平衡问题,使得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屡禁不止。
2.2 土地管理部门对农村土地使用和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土地管理部门一直遵循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的理念,并在区域内尽可能坚持适用管理原则,以便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然而,在土地转让过程中,许多地方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中的漏洞,绕过政府部门的监督,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例如,农民建设住房,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批准程序。然而,利用耕地建造住房的情况仍然存在,但土地执法的缺位使违法占地建房行为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从而妨碍了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条例的执行。
2.3 缺少科学化管理
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管理工作不到位、不科学的问题。在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住宅和工业用地面积不断增多,农业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一些地区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缺少科学认识,未能落实农民耕地补偿和配套政策,导致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出现了未经审批就大肆开发的情况,加剧了城镇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此外,很多地方在土地资源使用规划方面存在“只顾当下,不顾未来”的情况,未能切实做好长远规划,导致土地资源滥用、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3、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引导农民转变思想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迅速,但土地问题影响和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目前,许多农民由于对土地的依附感,不愿意流转他们的土地,也严重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大规模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为城乡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以解决农民在土地流转之后的生存问题。一方面,由政府引导建立土地地价评估机构,合理安排土地使用,以确保耕地不被破坏。另一方面,探索商业发展用地补偿款市场化。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土地政策,并进一步加强农村住房标准化的监管,严格禁止在耕地上建房。同时,有效加强对农业经营主体的监督,必须坚持不改变土地的性质,维护农民的利益,确保土地流转不会损害农民的权利和利益,也不会破坏土地的原始生产能力,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大规模行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作用,使其引导村民深入了解土地流转政策,进而支持土地流转。充分利用城乡土地流转服务平台的运作机制,推广土地流转示范合同。转让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应通过书面合同充分阐明,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农民能够放心地流转土地。
3.2 应用科技手段和大数据技术进行土地资源管理
我国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国土地资源进行管理,能够促进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调控,实现土地资源科学规划。主要应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3S技术、系统工程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土地资源规划和管理进行科学化和定量化的土地信息查询,为土地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上的支持,实现土地资源的宏观调控。同时,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土地资源管理中,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土地资源管理中使用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收集当前的土地资源数据,校对和录入现有的土地资源电子数据、建立完善的土地资源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土地资源数据能够覆盖所有的国土资源以及矿藏资源,能够及时、便捷地更新土地资源电子数据源,保证土地资源数据的真实有效,而且有较高的利用率。此外,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也要促进和政府职能机构实现大数据信息共享,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方面的基础和保障。
3.3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土地资源的管理和节约集约用地,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宣传、教育以及引导工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者的专业水平、认知水平相关,作为土地资源的管理者,需要不断提高环保意识。相关部门应通过电视、广播、纸媒与新媒体等,宣传土地资源利用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群众对于土地资源的认同感,确保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此外,相关部门要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用地、节约集约用地的观念,让其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详细了解土地资源蕴含的生态价值,在社会上树立科学、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的观念。
3.4 加强耕地保护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稳定,必须运用基础土地和耕地保护手段。通过加强对基础土地和耕地的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粮食生产,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和政府必须做好基本土地和耕地的保护工作,建立明确的补偿和处罚制度,严格规范基本土地和耕地的使用,并对保护耕地进行奖励。基本土地和耕地应该得到保证,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结束语
对于农村土地审批使用要杜绝以权代法、自批自用等不守规则的现象,尽可能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对土地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青.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商洛的农业信息化发展[J].东北农业科学.2019(05):97-102.
[2]农美族.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J].乡村科技,2020,(19):39-40.
[3]王国超,赵小汎.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土地管理问题研究——以辽宁朝阳县新农为例[J].国土资源,2019,(12):38-39
[4]方琦,徐宣文.农村土地批量流转存在问题及对策[N].人民法院报,2020-03-03(006).
[5]李晓娜.南通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