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期   作者:李建荣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业也得到了巨大进步。
        李建荣
        陕西红柠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719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业也得到了巨大进步。本文主要讨论了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的必要性和原则模式,并提出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策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策略方法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匀,主要表现为北部区域大于南部区域、西部区域大于东部区域,煤炭生产和供应的区域主要为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等区域,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而煤炭消耗区域分布于全国各地,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区域,煤炭使用和消耗量占了绝大多数比例,因此,煤炭资源运输主要表现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
        1铁路运输结构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网络已较为成熟,总体上来看,除了西藏自治区基本已经形成了铁路网。以往运输区域主要集中于东部及南部区域,随着全国化进程的开展,中部及西部区域铁路运输量不断在增加,我国各类工业原材料主要出自北方,而南方地区则以原材料的加工为主,因此长距离大宗货物铁路运输主要表现为由北向南,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西部区域大宗货物的运输量取得了显著的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运输的结构也取得了很大的完善,与之相关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铁路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复线率、电气化及内燃机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大宗货物的运输专列已实现现代化,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整体水平。
        2煤炭铁路运输的特点
        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铁路运输主要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首先通过铁路运输将煤炭运往各沿海港口,而后由港口装船通过水路运往东南沿海各使用地点,即铁路+水路的联合运输方式,主要运输路线为由西向东横向的各大铁路干线,如大秦线、朔黄线等。另一种方式为通过铁路将煤炭资源直接运往东部及南部各使用地点,即铁路直达的运输方式,主要通道为各横向铁路干线和纵向铁路干线组成的铁路运输网络。
        我国产煤大省的煤炭资源运输主要分为省内运输和省际运输,山西、陕西煤炭资源省内运输中公路运输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省际运输则以铁路运输为主。内蒙古、新疆等省份面积大,运输距离长,省内运输部分采用公路运输,大部分采用铁路运输,省际运输大部分则使用铁路运输。近年来,由于铁路布局的不断完善和产煤省份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资源的铁路运输起点主要集中于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域。上述三省仍然是目前主要的煤炭产销地,三省的铁路布局日趋完善,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已将铁路延伸至主要产煤矿井,实现煤炭资源采出即可通过铁路运输至全国各使用地点。
        3 煤炭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方法策略
        3.1 严格加强管理提升运输效率
        从现阶段我国铁路交通运输情况来看,出现的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运输容量大、客货混运、技术设备较为落后和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在铁路交通运输中采用的是计划性体系,而这不能很好地适应货物运输的组织体系,这让铁路交通运输内部出现了组织管理的混乱。 作为运输方式来说,在进行货物运输时还是采用了计划经济的管理方法,与现阶段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差异, 所以在开展工作时要优化组织体系结构,提升整体管理能力,进而让铁路交通运输有更高效的运输效率。 在开展运输工作时,可以根据货物主的需求来考虑运输计划,可以按照不同货物特点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运输方式。加强运输环节的管理能力,能有效提升铁路的运输能力,让铁路能够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


        3.2 优化铁路运输的集结方式,提升周转能力
        在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工作中,对列成进行科学的编组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与此同时,在进行编组工作时也要合理地考虑列车的长度和载物重量,在一般情况下列车在到达目的地前如果没有集结到标准要求是不能正常发车的,这也就造成时间的浪费和行车计划的改变,对铁路交通运输有着很大的影响。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定点集合的方式来进行改善,结合交通运输规定时间表来时列车及时地进行集结工作,这种方式能够让列车运输更加高效,也推动列车管理工作的进行,让铁路交通运输组织工作变得更加和谐有效。
        3.3 增强对列车运输的日常管理建立考核制度
        在铁路交通运输日常管理中,可以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约束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作积极性,对列车的良好运行有着重要作用。 在实际过程中,可以将列车是否准时发车和到达目的地,以及运输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作为考核标准,这能有效提高列车运输的效率。 在制定完善考核制度时,各列车要严格落实,确保运输质量的提升。 在日常工作时也要提升管理能力,创新管理方法,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铁路运输整体的工作水平。 为了能使管理能力更加高效,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对管理人员和列车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要提高列车运输工程中的监管工作,考核评定标准要科学合理、公正客观,将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做优,让铁路交通运输能保持健康的状态持续发展。
        3.4 优化高峰期的运输管理工作
        要想提升服务质量,就要提高高峰期的列车运输质量,让铁路运输能够保证更加高效的服务能力。 所以, 在对高峰期的列车运输进行科学的计划管理工作。 列车高峰期一般是在学生放假开学和春运时期,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人群特点进行科学的计划,及时地获取乘客的出行计划信息。 还可以运行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人们出行计划进行预测, 然后再进行列车安排,科学地控制高峰期的列车流量。 高峰期群众需求和铁路能力还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要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能力来合理安排高峰期的列车流量,尽最大能力来缓解高峰期人群的需求。
        3.5正确处理铁路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铁路交通运输工作服务的关系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要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因此,从全国交通运输工作涉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可以看出,铁路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服务主要也应该分为两大类,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与服务和企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现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交通运输企业来说,其管理和服务的内容和对象有别于服务型政府机关。我们知道,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它们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不再具有市场的监管功能,而单单是在企业自身运营过程中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和运转,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润。运输企业要把服务作为一个品牌,通过高质量的服务来获取服务对象生理上的舒适和心理上的愉悦,使服务对象更加认可该企业,接受更多该企业的服务,从而获得较高的企业利润。因此,运输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都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4 结语
        总的来说, 虽然我国铁路交通运输还在发展阶段,但想要实现整体质量的提升,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提升组织管理能力, 让铁路运输变得更加高效,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制定的管理原则,不仅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还要提升工作能力,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铁路运输发展,为铁路运输发展提供更加持久的动力,让铁路交通运输能够保持良好健康地发展,为我国经济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仁伟.对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29):57-58.
[2]高翔.浅议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策略[J].人民交通,2019(8):68.
[3]章志坤.浅议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策略[J].商,2015(50):228.
[4]雷艳红.铁路交通运输组织管理策略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6):158-159.
[5]谢克强.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策略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5(3):80-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