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的常见误区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期   作者:张东升
[导读] 目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张东升
        烟台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山东省烟台市 2614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承压特种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这也从侧面说明我国工业生产中的安全风险系数在不断升高,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则必须要保证承压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这样一来就需要对承压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测。本文特对承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常见的误区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承压特种设备的检测效果,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生产的发展,仅供参考。
        关键词:承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误区;
        前言:对承压特种设备进行检测时,很容易出现一些误区,因为这些误区的存在,直接对检验结果的精准性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承压特种设备运转出现一些安全问题,由于这些安全问题的出现,导致承压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其他风险事故,因此,必须要对承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研究与分析,根据其中存在的误区提出有效改进对策,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强化承压特种设备的应用性,预防安全事故。
        一、无损检测技术的相关概述
        (一)超声波检测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的原理就是超声波与材料之间进行相互作用,而后对反射、散射和透射波进行研究,这样就能够对材料存在的宏观缺陷或微观组织进行无损评价。当超声波进入物体后,遇到缺陷时,一部分超声波会产生反射,检测人员可以根据超声波信号的强度和高低,评估缺陷的大小或有无。所以超声波检测技术非常适用于非金属、金属以及复合材料的检测中。比如,采用超声波技术对金属材料进行检测时,可以检测厚度在1~2毫米的板材或薄壁管材,同时也能够检测钢材锻件,对缺陷的定位非常准确,特别是面积型缺陷,具有非常高的检出率。与此同时,超声波检测技术对一些内部尺寸比较小的零件也可以进行检测。总而言之,超声波检测技术属于一种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的检测方法,检测的安全性也比较高,见图1.
        
        图1    超声波检测技术
        (二)磁粉检测
        磁粉检测通常只应用于磁性材料检测中,而且只能够对表面缺陷进行检测,被检测的表面会出现堆积且不连续的磁痕,能够将不联系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直接显示出来,从而确定缺陷性质。因为磁粉检测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缺陷类型的限制,所以在应用时,应根据情况进行选择。
        (三)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技术的原理,是以毛细作用作为基础对表面开口缺陷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该检测技术通常应用在机械行业和特种设备行业的检测中。同时渗透检测技术又分为非荧光渗透检测和阳光渗透检测两种,其中荧光渗透检测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原子能、兵器以及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领域中。
        二、承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常见的误区
        (一)在对接焊缝检测中常用k2探头
        对承压特种设备进行超声检测时,往往会使用一些对接焊缝,而一部分检测人员因为缺乏对对接焊缝结构的了解,在检测时也缺少对工件厚度的考虑,只为了检测工作的便利性,所以会大量使用k2探头进行检测,K2探头也成为了检测中的通用型探头[1]。因为采用k2探头对焊缝进行探伤非常便利,不仅有利于定位缺陷,而且也更加方便计算,这也是检测人员常用k2探头的原因。但是如果所检测的工件厚度比较薄时,在焊接墙面表面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使用k2探头直射波查到焊缝表面积较小,所以所获取的k值也比较小,这样就无法准确的检测出焊缝表面高度危险性缺陷。我换而言之,如果选择不合适横波斜探头k值,可能会直接造超标情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会出现漏检的情况。
        (二)在调试敏感度的同时进行探伤
        检测人员在对重要部位的管座角焊缝进行超声检测时,所选择的参数,未考虑其他限制条件或灵活程度,这样一来,就导致所选择的参数出现错误,因为未考虑到焊缝的主体结构,很容易导致重点危险区域没有被检测到。采用直探头对管座焊缝进行超声检测时,通常采用工件大平底,对探伤的灵活性进行调节,而后采用回波声压公式计算标准瓶底和大瓶底之间存在的差异,但是声压公式的选择如果不恰当,也容易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测方法选择不当
        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应用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部分设计工作人员在对承压特种设备进行设计时,因为对超声波探伤存在错误理解,认为无法或很难进行射线探伤的设备,应该使用超声波进行探伤,最终导致超声波检测存在漏检的情况,从而留下安全隐患。
        三、承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中常见误区的规避方法
        (一)合理使用k2探头
        一方面在进行超声波检测前,需要对焊缝的坡口形状进行事先调查,比如如果是单面焊双面形状的焊缝,在进行检测前需要考虑到工件厚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决定是否使用k2探头,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增加使用对应的k1探头进行检测,这样就能够对焊缝尾部进行重点扫查。采用k1探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k1探头对端角反射敏感度比较高,这样就能够有效弥补k2探头存在的扫射盲区[2]。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作图的方式选择最恰当的k值,采用声束扫查的方式,可以对焊缝表面一大半的面积进行统一概括,同时也可以利用主升束直接扫查出危险性缺陷,出现几率比较大的部位。当工件厚度在15mm时,一般使用k2.5探头。
        (二)做好检测前准备工作
        对重要部件的焊缝进行检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第一,应查阅好相关的图纸,并根据每次检验报告了解焊缝的具体焊接结构、缺陷分布情况,而后按照检测对象所列出的具体条件,合理选择探伤设备,这样就可以明确的找到主探测面。第二,如果某一部件已经进行了第一次超声波检测,或缺少检测报告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对所选定的探头进行综合性的考量与分析,判断是否应该对探头参数进行计算,同时也要考虑探头参数是否能够满足所选定探伤方法的需求。总而言之,在对重要部件焊缝进行超声检测前,应先选择探伤工艺,在确保工件符合超声等级后才可以进行现场探伤。
        (三)强化检测人员能力
        光谱检测分析法对检测人员工作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人员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使其能够具备更加专业化的能力,从而更好的完成光谱分析工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承压特种设备在我国工业生产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承压特种设备的应用效果,及时对其进行无损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并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有效避免,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效果,使承压特种设备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阳文. 涡流检测技术在承压特种设备检验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科技, 2020, No.79(19):60-61.
        [2]赵阳, 张元鹏, 杨鹏. 承压设备常用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核查[J]. 工程技术与管理(英文), 2020, 004(002):P.167-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