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斐 何静
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021
摘 要:本文通过对公司污水站当前运行及管理现状的描述,以及对目前各污水站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公司污水站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部分措施经过现场试运行后效果良好,已推广至公司所有污水站。其余改进措施目前正在陆续开展。公司污水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将为公司污水站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污水站、标准化建设
一、现状
公司产生的废水主要有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 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等国家法规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10项污水站相关管理制度,对污水站人员上岗、设备运行、主体单位二级管理制度的制订、设备维护、事故应急等方面进行规范。各单位均将污水站废水排放纳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采用常规管理及应急管理措施予以控制,制定有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指导人员操作。安保部每年组织一次污水站专项检查、每月对污水站进行巡视检查,各主体单位主管领导每月、技环员每两周对污水站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闭环。公司将污水站运行情况纳入安全环保绩效考核内容,每月考核,奖优罚劣。
二、存在问题
公司污水站管理总体上满足相关环保要求,废水处理基本能做到达标排放。但是通过废水专项/日常检查及操作人员业务培训过程中,公司12个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由于污水处理工岗位在公司属于辅助且工资限高岗位,岗位稳定性较差,操作人员更换较为频繁或仅配备兼职操作人员,部分人员业务水平及技能不满足岗位需求。
2、部分污水站存在操作人员操作设备不够规范的问题。
3、有些污水站设备部分功能丧失或故障,导致设备处理效率低,严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存在超标排放风险。
4、部分单位环保工作自主管理意识不足,环保二级管理制度制定较粗放,不能较好指导人员正确操作设备。
5、污水站管理不够规范,必要指导文件在现场未放置或不是有效版本;设备、管道标识不全;运行及维护记录填写不规范。
三、标准化改进的必要性
近年来,公司污水站废水排放总体满足国家法律法规的各项环保要求,但是由于污水站整体缺乏人员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以及设备的标准化维护手段,因此各污水站在运行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各污水站虽然配备有污水化验工及环境监测工,但是对人员缺乏统一、标准的管理模式,操作工对待运行工作较为随意,人员优势及技能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制度管理的不完善都会导致污水处理设备无法按照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要求进行维护,这样不但不能使设备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而且容易导致设备寿命降低,增加运行成本;人员责任心风险及设备运行风险都会导致稍有不慎,便会造成超标排放风险。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污水站的标准化管理更是显得尤为必要,越来越成为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及污水站正常运行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四、改进措施
综合上述分析,污水站的日常运行管理需要从硬件及软件两方面开展管理改进,建立标准化管理模式,规范污水站的可视化管理看板、存档文件、操作规范、设备标识,从而不断提升各污水站人员运行维护水平,实现公司污水站系统的高效运行。
(一)建立规范化管理清单
在日常环保检查中发现有些单位因为环保管理人员或污水站操作人员更换频繁,业务交接不到位,对目前污水站管理依据;职能部门不断加强管理,出台的制度要求较多,层层传达过程中信息衰减,也造成指导文件在现场的管理较为混乱、新旧文件(或记录表格)并存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可以结合国家、地方等各级政府部门法规要求,以及公司相关程序文件中对环保设备设施的管理要求,梳理出涉及污水站管理的所有要求,整理形成管理清单,各污水站对照清单要求开展管理并形成相应管理文件和记录,基本能够达到规范管理的目标。
(二)建立设备操作点检卡
一套污水处理设施,往往由几十台(套)设备组成,每一类设备的操作要点、巡视周期各不相同,因此如何保障废水处理设施各个环节的正常运行是确保公司污水排放达标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可以通过污水站设备日点检卡的模式对污水站所有设备进行每日点检巡视,关键设备进行小时巡视及参数记录,进一步指导和指引操作者定期对设备运行动态情况予以关注和调整,使设备始终处于有效运行状态。
2020年11月,安保部以热表中心为试点单位,编制了《310污水站设备日点检卡》(见图1),分别对设备分类制定标准、分区进行设备状态点检,促进操作人员关注设备是否完好,对故障及时发现和暴露,及时报修;编制了《310污水站设备半小时巡视点检卡》(见图2),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动态参数进行记录,引导操作者关注废水处理工艺条件的过程控制,保障废水处理符合规范。并且将管理制度中对技环员和主管领导的检查要求纳入点检卡,使环保检查落到实处。
图1 310污水站设备日点检卡
图2 310污水站设备半小时巡视点检卡
目前为止,在公司推进的污水站设备巡视点检卡已经在污水站开始实施。由于点检卡涵盖项目齐全,在提升工作成效的同时也减少了污水站操作人员重复填报各类表格,在近期政府环保检查过程中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规范设置设备标识
标识的管理是污水站标准化管理的前提,为每个设备赋以唯一编号和名称,可以使操作规程等技术文件的制定更加严谨,避免歧义,避免误操作,也方便故障信息的上报和传递。建议各污水站参考以下方法,对站内设备、管道、阀门进行命名和编号:
1、设备设施标志
包括调节池(罐/箱)、反应池(罐/箱)、中间水池(罐/箱)、沉淀池(罐/箱)、气浮池(罐/箱)、清水池(罐/箱)、污泥池(罐/箱)、药箱、超滤设备、反渗透设备等,在设备正面粘贴或绘制标志,表达形式“编号+设备名称+容积”或“编号+设备名称”,如“1#反应罐5m3”、“2#防渗透膜组”。
2 、泵、阀类标志
包括提升泵、污泥泵、排泥阀、加药阀等,在合适位置粘贴、绘制标志或悬挂标志牌,表达形式“编号+设备名称+流量” 或“编号+设备名称”,如“1#提升泵10T/H”,“1#加药阀”。
3、管路标志
关键管路须表明液体种类和流向。执行GB 7231《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要求。
.png)
图3 污水站设备标识
(四)建立图文结合的“傻瓜式”操作卡
操作规程是指导污水站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技术文件,往往因为其描述细致严谨,文字繁复,导致一线操作人员很难直观的了解操作步骤,在这种情况下,针对设施操作的关键环节编制图文并茂的“傻瓜式”操作卡,并张贴在显眼处指导工人操作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式,使人员对本污水站工艺流程能够一目了然,快速上手。
操作卡应该具备工艺流程简单明了、关键步骤清晰可靠、具体操作准确无误等基本要求,并提示重要风险和注意事项,使员工对于所处岗位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步骤尽快熟知、提高工作效率及操作准确性。
图4 污水站操作卡示例
(五)制作污水站标准化管理展板
公司各污水站可以依据不同的环保要求对资料或措施进行分类管理,对反应污水站概况、操作人员使用率高的文件,如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指导卡、废水排放指标、处理工艺流程、应急处置措施、运行记录、维保记录、设备点检卡等进行显性化展示和管理,这样不但能够规范运行人员的生产运行作业,还可以通过展板,强化基础管理,利于监督和管理改进。《污水站标准化管理展板》如图5所示。
图5 污水站标准化管理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