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   作者:刘丽娜 付海杰 刘欣波 张莉 王玥
[导读] 探讨优质护理对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刘丽娜 付海杰 刘欣波 张莉 王玥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53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的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工作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利的信息内容,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图像质量
引言:随着近些年我国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提升,使该种病症的诊断方法,成为了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而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作为冠心病的常见诊断手段,具有流程简便、安全性高和操作时间短等特点,深受医学工作者的一致好评。本文详细探讨了优质护理对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的影响,以此为增强冠心病诊断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开始时间为2020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选取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的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在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4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1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9岁,平均年龄为(59.1±1.2)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8例,初中为9例,高中及以上为8例。在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3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2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48岁,平均年龄为(59.9±1.5)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9例,初中为8例,高中及以上为8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控制心率
        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心率变化幅度过大,会严重干扰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对后续的治疗工作也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医护人员应在开展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前1小时,对患者的心率状态进行详细检查,为接下来的CT扫描工作做足良好的铺垫。当患者的心率<70次/min,医护人员可以嘱咐患者放松自身心情,令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均得到较好的改善。当患者的心率>70次/min,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适量的倍他乐克,待患者的心率降至正常标准后再开展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工作[1]。
1.2.2 心理干预
        部分患者由于自身的相关认知水平较低,极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对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工作造成了严重的阻碍。面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文化接受程度,结合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的具体流程,向患者开展适当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的相关认知水平及情绪状态均得到明显改善,确保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工作的顺利开展[2]。
1.2.3 屏气训练
        在开展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工作前,医护人员应按照先吸气、再屏气、后呼气的流程,指导患者完成规范的屏气训练,避免胸部及腹部产生起伏的现象,
使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屏气训练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控制屏气时间,使屏气训练的整体效果达到最佳。通常情况下,屏气持续时间维持在10s左右即可[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主要以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作为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使用SPSS20.0进行专业分析。并以(%)标识效果,经X2检验后,以(P<0.05)标识数据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从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冠状动脉心脏CT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冠状动脉心脏CT图像质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相关数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工作中,通过心理干预、心率检查、药物控制、屏气训练和健康宣教等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扫描工作的依从性和认知水平,令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也均得到较好的改善。
        从本次实验中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及图像质量,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冠状动脉心脏CT扫描成功率,使图像质量也变得更加清晰全面,为接下来的临床治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高静波,王玉刚.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率变化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54-55.
[2]章黎思;曹淼;陈翰;.心率对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43-44.
[3]潘海琴.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准备及护理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8: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