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
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穴位按摩对其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中医穴位按摩,并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并对不同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中医证候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中医证候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较低;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p<0.05),实验组较优,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穴位按摩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穴位按摩;高血压;中医证候;生活质量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发展,高血压群体逐渐增多,由于治愈率低、病程时间长、并发症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式[1],主要长期接受合理的药物治疗,则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稳定血压水平,避免诱发并发症,但是由于高血压患者以老年群体增多,而这类群体的认知程度以及依从性差,易出现不合理用药以及不配合治疗的情况,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本文从中医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和常规护理的干预差异性。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72例,均为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平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
参照组:本组36例中男性患者有20名,女性患者有16名,最小年龄者42岁,最大年龄者75岁,平均年龄为(56.77±5.41)岁。
实验组:本组36例中男性患者有21名,女性患者有15名,最小年龄者43岁,最大年龄者76岁,平均年龄为(56.65±5.12)岁。
以上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饮食上保证清淡性,遵照低盐、低磷、低糖的饮食原则,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禁辛辣、禁油腻,室内保证定期通风,做好室内清洁工作,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辅以心理疏导、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按摩:选取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每一个穴位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16周,一天两次,一次15min,以患者感觉局部酸胀,皮肤魏红为宜。在此期间,还应该保证合理膳食和科学起居,适当运动,避免劳累[2-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中医证候:以临床实际就诊信息为主,整理患者头痛眩晕、急躁暴怒、失眠耳鸣等症状信息指数的变化,症状指标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分值分别为0、2、4、6分。分值越大越不好。
生活质量评分:采取SF-36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分值100分满,得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处理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处理,以(±s)进行表示,当对比结果显示(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中医证候积分
如下表一所示,干预前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较低,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ng)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治愈率低,患病期间,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部分患者由于病情严重,会出现血压持续升高、头晕、头皮麻、恶心、烦躁等为表现。病情严重者甚至会诱发更多的心血管疾病,威胁生命安全。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属于“头痛”“眩晕”“心悸”“胸痹”等疾病范畴,病因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尤其是情志的影响,是高血压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在中医学上,需要重视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在饮食等方面上,规避疾病的影响因素,以控制血压的平稳,再辅以中医穴位按摩。中医穴位按摩是中医特有的技术,本文的百会穴属阳,有平肝潜阳息风功效[4-5],此外,该穴位对微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也有调节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足三里具有通经活络、调理脾胃气血的功效,同时也具备血管收缩、舒张的改善功能,并且能够改变血流变学,降低血清胆固醇,而合谷、内关具有通经止痛、行气活血的功效,可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调节血管收缩功能,因此诸多穴位共同协作,可以提升干预效果,并且按摩起来操作便捷,安全有效。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的中医证候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中医证候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较低;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p<0.05),实验组较优,说明,中医穴位按摩相比常规护理更加有效,分析原因为:中医按摩更具备针对性,其不像常规护理内容一样较为笼统,其是结合患者的实际病症,选取对应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干预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更加有效。
综上所述,中医穴位按摩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并且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晓琴.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应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的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年30卷7期, 339-340页, 2020.
[2]解丽花. 中医针灸和按摩护理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016(005):208-209.
[3]柴喜春. 中医穴位按摩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科技风, 2019, 371(03):209-209.
[4]张顺华, 王伟中. 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 9(18):14-16.
[5]张翠君.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给予中医推拿治疗的效果观察[J]. 心理月刊, 2019, 14(05):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