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运江
身份证号码:45212719821129**** 广西 53003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基础建设的发展迅速,变电站自身就是保证电力体系照常作业的关键部分,可变电站当中又包含了不同的器械,比方说一次设施、二次设施等,来达到电能的传输,完成电力实况的高效掌控,为电力体系贡献优质的运作空间。根据时代进步,大众关于电的需要量越发增大,关于变电站的荷载标准也愈发严格,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与他的作业可靠性、安全性都变成了重中之重。
关键词:110kV;变电站运行;维护措施
引言
电力与国家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近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非常重要。电力系统是否能够稳定运行,直接受电站的影响,必须做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全面掌握有可能在变电站运行当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这样可为供电和发展电力事业提供充分保障。基于此,本文针对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与控制展开了分析。
1电气自动化实现的途径
1.1总体构架
变电站的总体构架的组成部分分为三个方面:(1)感应和数据信息收集的关键层次是间断层,还拥有对电力设施的保效果。(2)为用传输当作主体的网络层,具有极高的传输功率,为变电传到提供了坚实的根本。(3)变电站总体构架的重要部分,就是站控层,对电力设备总体作业状况掌控是关键目标,包含一部分操作指示等,站控层能够对网络层和间断层完成操控工作,把硬件设施的养护作用体现出来。电力自动化经过实施分层分布,把二次设施要点摸清,继而完成总体高效的自动化操控,这一系列都不能离开软件和硬件设施的设计。
1.2硬件设计
根据分层分布的方法构架来策划变电站的硬件方案,就是让构架体系中的硬件设施专配得到进一步控制。例如当作中心的站控层,囊括到的相关硬件设施有监控器械、服务器等。而网络层当中囊括的硬件设施有通信光缆、光纤接口器、交换仪器等。间隔层中囊括的硬件设施有电能收集仪器、监控和安保器械等。这一系列硬件器械共同组建了变电器的电子自动化体系,在自动化进程当中,信息数据输送就是凭借网络层当中具有实用性的通信光缆,实施两个以太网输送,继而让电力的平稳工作得到保障,实施硬件装配时,还应该开关量的有关信号实施分离隔开。根据硬件二次设施的方案,来完成关于一系列正常电力作业一次设施的监管预备作业,为它的可靠性贡献的保证。
1.3软件设计
要想完成自动化的改造,要点在软件设计得合不合理,而软件设计得合理与否跟硬件设施的基础好不好有关,继而确保电力作业总体的安稳运行。第一根据使用功能实施设计,经过这样的设计A/D采集和计算机的完善就能够完成,能够把一般采素材解析成能够识取的数据,凭借使用功能设计,并且还可以经过解析信号含义,对系统方向有一定的影响,能够让信号含义当作隔离抑或是辨别:第二是A/D采集,能够用计算机实施数据信息解析,并将内容进行保存,将数据信息进行归类,在以后作业中让数据信息能够随时查阅、随时运用,还可以让人机交流互动得到完成,实时实施数据信息有关作业。第三开关量的输送,完成信号的输出和输入,读取档位相关信号。应该特别看重电能计算测量,确保快速地完成作业,数据信息统计变得方便起来。
2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完善途径
2.1强化巡视检查工作
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完善需首先从巡视检查工作的强化入手,以此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实际状态的实时掌握,同时保证巡视检查工作严格遵循规定要求。对于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故障灯及设备缺陷情况,必须严格进行记录,同时还需采取温度检测手段对运行中的开关、母线、变压器进行检测,设备重过载条件下的相关检测需得到重点关注。在具体的巡视检查工作实践中,必须明确巡检工作分类,包括正常巡检、会诊性巡检、特殊性巡检、监督性巡检。
正常巡检属于日常例行检查,会诊性巡检是围绕存在故障缺陷设备开展的巡检,特殊性巡检是在特殊保电任务、特殊天气等时期开展的巡检,监督性巡检属于围绕日常运维工作质量开展的巡检,由此即可针对性强化巡视检查工作。巡视检查工作的强化还需关注巡检周期的合理设定、巡检工作规范的明确。巡检周期的合理设定需结合人员配置情况及巡检工作量,以此合理制定巡检计划,并明确巡检工作内容,特殊情况下的针对性巡检也需引起重视。如恶劣天气发生后需对设备破坏情况进行巡视检查,新设备投运初期的针对性巡检、事故出现后的故障设备巡检也不容忽视;巡检工作规范的明确需结合巡检要求并明确运维队伍的巡检区域和任务,同时每一名运维人员均需熟悉变电站内设备的正常参数和操作方法,望远镜、测温枪、钥匙等必要巡检工具的全面配备也不容忽视。应两人一组进行变电站巡检,并将听、看、闻等手段与检测设备相结合,以此更好对设备状态进行判断。需做好巡检记录工作,并关注异常设备原因的查明,为降低设备缺陷危害,必须及时处理能够现场修复的缺陷。如出现紧急故障须及时汇报,无法临时处理的缺陷也需统一上报,不得出现漏报、瞒报问题,同时需由运维负责人审查巡检的结果及记录并进行评价。
2.2做好缺陷与异常设备的处理
为有效处理变电站缺陷,还需要从缺陷与异常设备的处理入手。缺陷处理前需首先进行针对性分析,以此保证设备缺陷能够及时发现,在详细记录和上报后,即可交由运检部门停运检修或消缺。具体实践还需要明确设备缺陷分类和处理要求,具体可划分为一般类缺陷、严重缺陷、危急类缺陷。一般类缺陷指的是处理期限相对较长且影响较为有限的缺陷,这类缺陷可于设备定期检修进行处理。严重缺陷指的是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停运且危险性较高的缺陷,为满足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这类缺陷的处理必须在短期内完成,规避故障扩大问题出现。危急类缺陷直接威胁设备安全且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因此必须立即进行处理,以此保证电网安全;异常设备处理需分析缺陷类别和原因,并严格遵循缺陷处理流程。如原因无法查明,必要时需请求技术支援。在完成设备缺陷定级后需加强相关设备巡视,并对缺陷发展状况予以高度关注,危机或严重缺陷则需尽快消除。缺陷处理后的设备验证也不容忽视,随后还需做好经验总结工作。
2.3对电力设备负荷进行准确判断
电力设备负荷可以直接影响电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因此为了使设备的运行更加稳定,需要以具体工作内容为基础来判断设备的负荷,然后对设备管理方案和制度进行完善,以此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效果。另外,当前在变电站中应用了智能技术,这项技术的出现不仅极大减轻的人员数量的影响,而且缓解了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压力,但对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变电站应对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针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将制度落实到个人,保证工作人员始终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开展运行维护工作。对工作人员而言,当前需要有效应用智能技术,对设备开展科学分析,将设备的运行负荷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转,这样便不容易发生风险。另外准确判断电力设备负荷还可为工作人员制定工作安排提供有效参考,从而进一步提升稳定性和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运行维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本文对此作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各变电站更好地开展运行维护,有效避免运行维护风险,进而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力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玉菊.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通讯世界,2017,05(7):193-194.
[2]成满妹.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科技风,2018,30(16):176-179.
[3]李帮爱.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21(6):65-68.
[4]李伊妮.220kV及以下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12):60.
[5]张小军,肖行瑶.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初探[J].中国设备工程,2018(19):68-69.
[6]黄利兵.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及控制方法[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8):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