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继电保护的发展及其故障处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期   作者:郭 志
[导读] 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传统的电力系统构成已经难以无法为生产生活提供稳定
        郭 志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临颍县供电公司,河南 漯河 4626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传统的电力系统构成已经难以无法为生产生活提供稳定、优质的电力供应和配送,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电力系统中必须要加强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以充分借助于继电保护装置来对系统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维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转。电力继电保护技术应用时,也常常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各个电力企业均需要加强对继电保护各类故障的处理。
        关键词:电力继电保护;发展;故障处理
引言
        变电运行是电力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在整体运转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用途。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供电的质量就取决于变电运转的环节,在此环节内,继电保护则是变电运行的基础。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在变电运行的环节中,继电保护,无疑是让系统稳定运转的基础。一些安全问题,也是因为继电保护的不全面导致的问题。所以,如何完善继电保护并且提高相关技术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
1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性
        以我国目前的电力消耗而言,已经占据了极大的比重,更成为最重要的电力能源市场。与此同时,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强调加强电力能源保障,相继加大了电网基础设施地投入,逐步形成了更加庞大的电力网络。事实上,电力系统的应用与保障,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上,从微观的继电保护装置应用中,同样需要加强关注与研究。继电保护装置主要应用于电力末端节点,避免因电压不稳、浪涌、短路等问题导致的设备损坏,通过对电力环境地监测及时进行保护,维护末端电力设备地安全运行。并且,依托对继电保护装置数据的收集,可以对电力系统故障实现快速定位、分类及排除,实现电力系统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
2电力继电保护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电力继电保护开关保护设备的问题
        电力系统的构建是为了向广大的电力用户提供良好的电力服务,在实际的电力供应和配送过程中,专业的电力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开关来实现控制的,如果电力系统为不存在继电保护的开关站,多采用的是负荷开关。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带有变压器的插座柜,在控制方面多是由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相结合来实现的,虽然这种控制方式具有很大的便捷性,但是,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因素,一旦在配电变压器插座柜上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发生故障的概率相对较高,难以保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转,甚至严重时会引起大面积断电现象。
        2.2继电保护装置的状态运行问题
        继电保护装置在一般运行情况下,通常会出现四种状态,分别是正常状态,尚可状态,不可靠状态和危险隐患状态。本文通过研究数据后,对继电装置运行的状况进行了分析阐述。在正常状态下,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属于可靠完善情况,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属于正常较佳状态,完全没有安全隐患的产生,也没有未知故障的产生,属于比较合理的状态运行。尚可状态。是指在设备运行状态中没有出现较大问题,但如果仔细检查,可能会出现一些没有检查出来的问题区域。不可靠状态,顾名思义,在运行过程中没有一定的确定性和可靠性,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必须要通过检测发现变电运行的问题,区域和安全隐患,以免在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区域,在这种情况下,设备只能勉强运行。危险状态则是具有较大的非安全性。
3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问题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时的故障同样会影响继电保护功能的实现,一般情况下,这一情况会造成以下问题:(1)电力的正常供应和配送难以维持正常,由于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存在安全隐患,继电保护功能将会受到影响,如果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源电压未达到预期标准,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检测和识别功能将会受到影响。

(2)干扰和绝缘现象,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特殊,其本身并不具备极强的抗干扰性,再加上在装置运行时对于绝缘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在出现漏电现象以后,将会引起较大的电力事故。
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故障预防措施
        4.1替换法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根据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要求和应用特点,在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时,应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针对其内部结构及元件实施检查,若判断为其相关元件存在故障,或者是元件功能不稳定等问题,则应直接采用替换的方式进行维修,确保故障得到根本上的排除。通常而言,替换法是继电保护装置最常用方法,操作中可采取替换检验的方式进行,当继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时,可利用周边备用插件、设备作为替代,若故障在替代元件后消失,则表示故障处理有效,否则应继续深入分析问题。
        4.2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出现存在未知性,出现的故障时间和原因都无法快速确定,对部分问题的分析缺少依据。因此,应该增加系统设备检查和维修的次数,缩短检查的周期,主要对一些容易出现故障的地方加强检查力度,提前检查出问题并做好防预措施,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工作人员要加强维护工作,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其运行的效率有很大影响,如果可以将设备的维修工作做到真正落实,及时发现问题,就能够为继电保护工作的进行做好保障。
        4.3减少电磁干扰
        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电感和电容的耦合作用下,将会使得装置运行受到一定的电磁干扰,尤其是高频电流通过高压母线的情况下,高压母线周边会形成电磁场,二次回路在感应时同样会存在干扰电压的影响。一旦继电保护装置中的接地系统与电磁干扰情况不一致,将会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时存在误动现象。因此,为维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转,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必须要在电力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适当降低设备的接地电阻,并在高频电缆中连接电容,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应对电磁干扰现象。
        4.4参照法在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顾名思义,参照法主要是依托于数据值的比较,以寻找异常数据信息,如将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参数与异常参数实施对比,判断故障的产生因素及故障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回路改造或者更换设备后,实施二次连接但仍无法恢复时,可以依据故障特点对同类型设备进行接线参照,如故障排除则表示接线错误所致。因此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接线中,可以适时采取参照接线方式,避免二次接线错误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对线头进行分类编码,以减少后续维护的压力。(2)在继电保护装置定值校验中,若存在设定值与实际值差距较大时,应优先对刻度值实施调整,而非是判定继电器性能好坏,通过调整和测量以发现问题,并及时更换。(3)保护带负荷试验中的数据难以确认时,可以参照同类型设备的数据进行读取,通过微机所显示信息进行比较,以缩小故障判断的范围。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变电站,它的运行为社会输送安全可靠的质量和电力。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是变电安全的基础,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消除隐患。在信息科技化时代不断发展的现如今,继电保护装置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突破,能够更大程度地确保变电运行。所以在智能化发展的现在,必须构建一个合理安全有效的平台,不断分析继电保护技术存在的问题,保障电力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宏波.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微探[J].电子世界,2019(22):202-203.
[2]杨宝林,刘雪飞,王耘.电力继电保护故障的处理措施[J].南方农机,2019,50(22):201.
[3]李恒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与对策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258+262.
[4]沈洁.电力继电保护的发展及其故障处理方法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237-238.
[5]黄志亮.探究电力继电保护的发展及其故障处理方法[J].低碳世界,2019,9(07):120-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