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期   作者:缪智兵
[导读] 我国的能源问题一直是比较受重视的问题之一
        缪智兵
        身份证号码:44142419860804****
        摘要:我国的能源问题一直是比较受重视的问题之一,电能作为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之一,也是我国最想要减少浪费的资源之一。所以对于电力工程建设的问题国家也是非常重视的,是我国实现电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无法满足现代电力工程的实际需要。在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大量弊端,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的进步发展。所以,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通过改进电力管理模式可以让电力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进我国电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应用
        1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保证项目实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构建往往需要在大的框架下对现有职能进行重新划分,让各个职能部门能对自身职能情况有良好的认知。在明确职能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工程的各个环节做到责任分工的效果,从而保证了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划分,保证在出现工程和管理事故的过程中能做到责任事故的划分,保证在工程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对现有职能进行划分,能够保证在某些职能部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针对于该部门的职能范围进行职能的剖析和分解,使其他职能部门进行职能替代,保证电力工程活动的正常开展。
        建立良好的企业交流平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建立并不仅对该企业的电力管理进行建设,更多的是联合各电力企业进行信息的整合和交流,让电力企业能够在长久的交流过程中做到资源的置换,帮助企业能够互相补足短板。通过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建立能够让电力企业能够提供更好的交流和合作平台,为企业以后的交流施工工作做好基础,帮助企业互相了解,让企业间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2电力工程经常选用的管理模式
        2.1业主自建模式
        业主自建模式是由业主自己承担并进行对电力工程的监管工作。在国家颁布有关电力工程监管有关法律条文之前,业主自建模式是在电力工程监管中最常见到的监管模式。但是很多的业主并不了解相关的业务知识,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导致整个电力工程的成本增加,质量却不怎么样的现象,同时还造成了部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电力工程产业的集体发展。所以,随着社会发展,相关条例的完善,这种模式也逐渐被更加科学的管理方式所替代。
        2.2CM管理模式
        是最常见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之一,也就是常说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该模式更倾向于将工程中的电力工程部分进行整体外包,让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进行电力工程的建设工作,而在这过程中电力工程的实施单位并不会直接参与到具体施工过程中,仅是作为施工的监督者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管。按照理论的理想情况下,电力工程的建设会通过专业团队进行建设,在提升了电力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整体施工单位的工作负荷。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监管失职及电力工程建设和整体规划不符的情况,这也制约了CM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2.3EPC模式
        该模式的施工过程是设计—采购—施工。EPC这种模式相较以前几种模式来说更加的专业化,具有很高的成熟度。有承包商自己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这三个方面。
        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充分地增加了这三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业主自行采购材料或者设计方案,导致开发商功能的缺失,导致工期延长,这就让EPC模式最初的目的失去意义。
        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方向
        3.1强化创新管理思想
        想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新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推进,首先需要进行管理思想上的创新,从基础的管理观念上进行革新及发展。

我国的电力工程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相对较晚,在电力工程的管理的整体观念上和发达国家相对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从而导致管理思想落后,创新能力较差的情况出现。
        为了提升我国企业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首先需求就是做好基础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让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对国内外的专业电力工程管理知识和模式进行分析剖解的方式进行吸收,从而对我国现阶段的电力工程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管理方需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两者间的共性和特性,从而针对于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具体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使用,保证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能够适用于当前的施工工程。在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运作阶段,需对当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通过观念创新的方式来带动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
        3.2在成本和资金管理上的创新和应用
        电力工程的经济利益受到成本和资金管理的直接影响,因此对于这两方面的创新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首先,成本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主要是在原有的模式基础上进行二次优化,以满足现代电力工程需要。成本管理的创新最重要的就是结合工程实际,切忌盲目推行。相关部门应该在对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在充分掌握情况下结合自身工程需求,对工程资金开展全面的管理规划。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管理人员不能急于求成,要从电力工程的大环境出发,再结合企业自身诉求制定出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策略,实现成本降低。其次,管理人员不能只追求效益,从而忽视了电力工程的质量问题,要在兼顾质量和利益的情况下进行优化,要确保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3.3创新成本管理策略
        在当前的市场整体环境中电力工程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公司纷纷发挥自我优势进行市场份额的抢占。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就需要电力相关的企业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优势的凸显,这一观念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体现就是对电力工程的成本进行管控。这要求在进行电力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加大对使用成本的控制,在保证原定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对成本进行尽量地缩减。通过进行电力工程管理项目的创新应用,让电力工程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进行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整合。通过成本管理途径剔除多余成本支出项,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资源的分配,让企业能够在建设电力工程过程中做到成本的最低化和利润的最大化。
        3.4落实责任管理制度
        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身上,这对于提升电力工程监管质量及监管人员的对于工程的重视程度具有极大地提升意义。想要落实这一政策,就要求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自身诉求制定相关政策,尤其是相关的奖惩政策,明确每一个岗位上员工的具体工作及责任,确保每一名员工都能认真负责的对待自己的工作。
        3.5加强人员培养
        在当前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运作中,最常出现的就是相关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的缺失,因此需加强对于人员的多方位培养。一方面需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育出符合施工单位需求的管理人才。不仅要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还需协助进行理论和实践联合的培养方式,使管理人员能快速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保证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需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养,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知识水平和常规地安全问题处理方案,使施工人员在日常的施工工作中能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意外,同时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避免出现较大的安全事故,以保证电力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
        结论
        综上,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现有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中出现的弊端和缺点进行改革和优化。通过电力管理系统的创新应用,使企业能够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重新梳理以符合施工需求。同时通过对职能部门的划分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工作要求,从而达到良好的部门和部门之间、部门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协作氛围。最后通过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安全宣导模式来保证执行人的能力,通过多种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来保证电力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从而保证整体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张楠.基于安全规范化管控系统的电力建设安全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6.
        [2]裴爱根,戚绪安,等.输变电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内容和管理工作流程研究[J].建筑经济,20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