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配电系统线损分析与降损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期   作者:林兆群 林建龙
[导读]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就是电力资源,所以一套先进稳定的电力系统尤为重要
        林兆群    林建龙
        福建省供电公司有限公司  350000
        摘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就是电力资源,所以一套先进稳定的电力系统尤为重要,想要拥有更加节能安全的电网发展需求,首先就要降低实际配电系统线损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实际配电系统线损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
        关键词:实际配电系统;线损分析;实施措施

        电能是当前世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在当前能极度紧张的环境里面,如何通过高效地利用能源是专家学者主要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实际配电中降低线损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因此现阶段的电力企业均加大了对线损问题的研究力度,希望通过分析线损成因来制定有效的线损控制措施,降低线损率,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
1实际配电系统线损问题分析
        供配电线路在运行的过程中,电流流经导线必定会产生一定的电能损失。同时,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变压器、电容器等设备也会消耗一定的电能。在电力行业中,将供配电输送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损耗称之为线损。线损问题的产生不仅反映了供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问题,还标志着电力企业的供配电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线损问题也会直接作用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因此备受电力行业的重视。线损问题分为三大类:固定损耗,指变压器所产生的损耗;可变损耗,指线路与配电变压器所产生的损耗;管理损耗,具体而言是由于抄表人员的失误导致计量数据不准确所引发的电能损耗现象。其中的管理损耗可从管理层面入手,加强对抄表人员的管理工作,规范抄表人员的作业行为,以此来降低线损问题发生率。而技术线损则需要对相应的供电技术进行改良来控制线损。
1.1实际配电系统线损存在的原因
        一是电能产生的磁场会损耗掉很大一部分的电能,一些交变磁场的建立以及维护使得电能进行电磁转换时出现一定程度的电能损耗,通常这种损耗被叫作固定损耗。二是供电线路中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使得电能出现耗损,电能在供给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的线路进行传送,这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在这些线路的电阻中产生一定程度的热量,这些热量产生的原理就是电能的阻损耗,但是也有一些人将其称作可变损耗。三是因为电能的管理不合理导致出现线损,如果相关的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没有通过科学地方式进行供电管理,那么也会出现一定的损耗,例如:部分用户窃电,电量计算设备计算有误差、电力设备维护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线损出现,一般情况下这些被称为不明损耗。四是电能在输送的时候也会出现其他类型的损耗,例如在高压的线路中,电晕放电就会使得电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这种损耗也可以称作电晕损耗。总之,线损出现的原因是非常多的,而且有一些也是不可预防的。
1.2供电电压线损
        在供电过程中,电压对线损的影响是直接的,负荷引起的损耗(线损和变压器铜损)与电压平方成反比,而变压器铁损与电压平方成正比。所以在高峰负荷时,由于负载损耗远远大于变压器铁损,提高电压能够取得明显的降损节电效果;反之,在低谷负荷时,特别是配电网有功负荷不大时,无功负荷随着电压的升高有较大的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在调控电压时,在允许的电压偏移范围内,实现高峰负荷时较高电压运行,而低谷负荷时较低电压运行的逆调压,达到电能损耗最小的目的。
1.3导线横截面线损
        首先,导线的横截面对电流产生的电阻作用会降低电流的功率。其次,电流的输送会引起导线电阻发热,从而引起电能到热能的转换,造成电能损耗。最后,导线横截面的大小,对特定电压的输送造成影响。导线横截面过大或过小,导致线路长期轻载、空载或过负荷运行,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引起损耗升高。


2实际配电系统降损的措施
2.1通过管理措施进行降损
        在供电系统中,线损的存在对电力企业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可以说,降损的技术手段越高,那么说明供电企业在电力输送管理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所以在实际的配电过程中,为了可以有效地降低线损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供电企业应该能够进一步地建立健全对于供电系统线损管理责任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约束不断加强线损的管理,同时还应该能够对多个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责任监督,通过管理制度使其能够进一步地落实降损措施。此外,相关的电力企业应能够通过线损理论值为参考,结合实际线损的情况制定降损策略,根据实际供电能中一些影响线损升、降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通过综合的分析最终制定一个更加科学地能够符合标准的降损计划。相关的线损部门应该能够进一步地去搜集与线损有关的资料,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有效的统计,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正确的数据,定期定量对供电线路线损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最终通过更多科学地方式改进供电措施。
2.2合理控制导线截面
        线路运行时的电能损耗量与线路的电阻和电抗存在直接的联系,同时线路的电阻与电抗均与导线截面、长度和材料密切相关。为了控制线路的电阻与电抗,则需对导线进行合理选用。在进行导线选择时,首先应明确导线选择的标准,如果是以减少线路的电阻值与电抗值为目标,则需优先选择截面较大的导线,而考虑到经济性因素则应综合分析线路损耗与材料成本间的关系,遵循成本费用最小的目标来确定导线选材和截面。为有效控制成本费用,在敷设条件确定的情况下,要求导线截面应控制在经济电流范围内,在选择电缆型号时,需结合经济电流的密度曲线来明确电缆的截面大小。从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如能采取此种选线方式,可减少近40%左右的线损问题。
2.3做好电网线损管理工作
        电网线损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电网分层管理、指标管理、后期维护管理三方面。分层管理是指在电网线损管理中,以管理制度为标准,实现分工、定职、定责管理。指标管理是指在电网线损形势下为每个部门以时间为单位,制定控制线损的指标,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向。后期维护管理主要是指电力运行的最后阶段,需要工作人员准时进行系统监测,对线路用户进行排查、记录,对于偷电、乱接线路的行为及时制止,确保供电数据的准确性,降低线损。
2.4提高信息采集系统的覆盖,全面收集用电信息
        提高线损管理的水平重点在于提高信息采集覆盖率与信息采集成功率,以更准确更全面更宏观内的对线损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以此来制定更好的线损管理制度,提高线损管理的质量。首先对电力用户与电表安装用户进行比对,针对电表缺失的用户进行电表的安装。第二是对电表状况进行排查,对不符合规范的电表及时进行更换。
2.5其他技术措施
        除上述几点技术控制措施外,还可从设计方面入手,通过控制供配电线路的长度来减少线损量。此外在设计线路时,考虑到三相线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对线损问题的影响,进行线路规划时应合理控制线路负荷,尽量保障三相负荷的一致性。同时严格控制线路中所产生的谐波,争取从源头上控制谐波影响。对于多回路供电工程进行施工时,可优先采用供电形式的回路施工方式,使其能够同时承担负荷,以免产生更大的线损。
结束语
        为更好推动电力行业发展,要求各电力企业能加强对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视,密切关注各类因素对线损率的影响,争取从线路设计、线路施工和线路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加强自身的线损管控能力,通过控制线损量来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构建起节能高效的供配电线路系统。
参考文献:
[1]周恬.浅析10kV配电线路同期线损日常管理[J].产业创新研究,2020,12.
[2]王世威,吴贺伟,等.10kV供配电线路的配置及线损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3.
[3]曾楚云.10kV配电线路线损管理分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4.
[4]丁长江.10kV配电线路理论线损计算方法[J].宁夏电力,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