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星海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电力技术也逐渐科技化,其中智能电网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重要。其加快了我国电力技术的发展,并同时使得我国电力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本文首先对智能电网进行一定的分析,然后讨论其现状与应用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技术;电力系统
电力是许多企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我们国家进步的推力,而在以往的电力系统中存在一定的人工缺陷,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还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而智能电网采用信息化的形式,使得电力系统变得更为准确,高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的使用,提高效率。
1. 智能电网概述
简单来说智能电网便是电网的智能化,是将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等的技术进行联合使用,使得电力系统可以互相联系,从而构建成信息共享的电网。其主要具备高效,环保等特点,促使电力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少一些隐患。并且,其采用了传感技术和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通过计算机反映给相关人员。但是,智能电网在我国并未完全覆盖,某些地区还无法使用,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使智能电网的运用更加广泛。
2. 智能电网技术存在的不足
2.1 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问题
在智能电网的实施过程当中,必须要秉持着以实现电力覆盖目标为原则,开展相应的管理活动,这样可以有效的对项目的相关资源进行一个合理的配置。在这个实施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协调不同资源之间的联系,让它更好地运用到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可是在整个过程当中,由于管理人员的管理业务能力不足,在管理过程当中,并没有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让电力系统的建设朝着更好的方向完善。除此之外,在整个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达不到相应的建设要求,从而导致电力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长期运行。相关企业单位要想智能电网在我国得到全覆盖,就必须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在资源配置当中进行合理的优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可以更好的运行。
2.2 设备陈旧,影响利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多,这便意味着相关人员和设备的工作量不断增大,但是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以及所对应的开采设备相对有些落后,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虽然我国发展迅速,但是在智能电网建设所使用的设备上更新速度却较慢,甚至有些设备没有得到更新,导致我国在进行电网建设的时候设备经常发生故障,无法有效保障工作时间,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的质量。除此之外,一些老化的设备经过维修之后还一直在持续使用,从而导致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降低了我国电力系统整体的工作质量。
并且由于一些设备并未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导致在建设过程中仍需要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才能完成,进一步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有一些电力单位未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与保养,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的浪费。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目前设备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所以相关人员即使再有能力也无法超出设备建设的最大限度。
2.3 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尽管设备已经逐渐信息化,但是人力资源仍是构建智能电网的基础。因为技术的不断更新,所以相关人员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证掌握最新的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如今许多电力企业忽略了对员工知识的培养,导致其专业素养有所欠钱。针对智能电网的构建来说,主要需要完成施工设计,工程检修等过程,而在这些环节中一旦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不仅可能会延误工期,更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管理者必须重视对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
3. 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1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此项技术是通过综合电力电子,通讯,微电子等技术而形成的一种可以灵活控制交流输电的新技术,为电网的输电提供了更好的载体。并且运用此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交流电网的稳定性和降低电网的消耗成本。
3.2 智能用电计量技术
用电是智能电力系统的最终目的,而在以往的电力管理中,居民只能借助固定的电表得出自己所用的电量,并且电表有时记录数据会出现偏差,给工作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智能用电计量技术的应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准确的查看用电量,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用电量的变化,以便可以及时做出输电量的调整,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给用户带去更好的生活体验。
3.3 网络通信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在电力系统进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众多信息数据与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中,这些工作只能由人力完成,不仅效率较低,错误率也比较高。而智能电网运用网络通讯技术,可以将多个数据进行统一化整理并且通过信息共享传给下一级的工作人员,节省其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4 自动检查
智能电网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远程电力输送,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时检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一旦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得到相应的信息,及时进行维修。
3.5 自动执行
在智能电网的协助下,不再需要工作人员时时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并根据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因为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有着很强的自愈性。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其可以根据信息做出分析,并做出一定的反应,完成相应的工作,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4. 提高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中使用频率的策略
4.1 提高技术员工的门槛
在上文提到技术人员仍是智能电网构建的基础,因此要想智能电网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提高技术员工的门槛,保证其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在智能电网的构建时需要员工有过硬的本领,精湛的技术,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快的完成任务。并且即使员工技术已经达到了标准,也需要定期的对其进行技术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找到他们技术存在的不足,并给他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除了培训,也可以在他们工作过程中安排相关人员进行检测,及时的指出他们的错误,提前排除掉隐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质量问题。
4.2 加强相关管理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当中,电力企业首先要明白工程技术的整体管理目标,从思想上重视,只有提高相应的技术传输管理水平,才能够为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一体化管理提供强而有力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提高智能电网工程的建设速度,质量与效率,首先第一点就需要加强质量管理。智能电网构建工程的管理其实包含着非常多的内容,就比如说对某些设备的更新与维修,或者是对电网构建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以及对相关人员的技术管理等。另外,在针对一些重要的数据内容时可以做多重的备份和保存功能,在技术管理方面,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管理的内容,研发出更加先进的研究技术,才能够保证智能电网的建设的质量逐步上升。通过加强对智能电网的构建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速度和质量,从而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其的使用需求。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对于我国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的规划有着重要作用,相关单位应该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以保证智能电网可以为我国电力提供更大的助力。其次,需要加大智能电网的覆盖率,以保证更多的地区可以通过智能电网更好的完成电力构建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雷.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J]. 无线互联科技 ,2018,15(24):140-142.
[2] 薛辉 . 浅论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J]. 电子制作 ,2018(23):80-82.
[3] 梁志强 . 浅论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 低碳世界 ,2019(1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