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4期   作者:王林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也逐渐提上了日程。
        王林
        呼伦贝尔供电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02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也逐渐提上了日程。电网建设的自动化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为实现智能化电网的建设目标,需要大幅应用自动化技术,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城市配电网的升级换代是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应对电力需求增大的情况,应当合理规划配电网结构,建设高效、经济的系统,维持城市电力的稳定运行。城市配电网技术的革新能够解决需求与实际供应间的矛盾,我国已然领会到电力系统升级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加大对配电网的投入。但由于输电线一旦出现故障,就会连带多个区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要积极探讨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的方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做论述。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具体应用
 引言
        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推动电网安全化、稳定化发展,满足电力系统需求,提高电力系统的多元化,压缩电力生产成本,让电力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因此,需要对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进一步推广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应用。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规划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首先是主站系统规划。主站系统规划是配电自动化应用的重要环节,渗透技术内涵构建的自动化区域主站系统应当具备多种功能,其中较为重要的功能有:实时监测馈线的运行状况,出现故障时,在短时间内可以判定故障产生的位置以及类型,保护隔离区域和整体线路的运行安全。区域主站系统规划内容的制定要在添加远程控制和通信设备之后,工作人员结合发来的数据信息,利用远程操控的手段,将线路重构,维持网络信号的通畅,及时给未出现故障的区域送电。在抢修前要将抢修命令及时发布到系统中,并在抢修完毕后给出恢复意见,形成作业的闭环。其次是规模规划要点。规模的设定要结合配电网的覆盖面,根据城市建设的要求,在配电网系统中设置主站结构的一般形式为中型,利用DAS系统精准控制市区内的配电网络,发展高效的供电水平。DAS系统是由SCADA系统衍生出的监控结构,不仅能够完成实时的监控任务,还可以准确调度配电网的停送电过程。DAS系统能够定位故障的区域,并隔离断电区域待检修完成后恢复用电结构,将配电网络重构。该系统具有事故处理的功能,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基本结构与继电保护的运行过程相似,兼顾可靠性的特点。DAS系统可以实现内部信息交流,领导登录局域网即可查收到配电网发来的具体信息,加强事故处理的保障力度,便于整体管控,提升配电管网的运行水平。
        最后是中心计算机的规划。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建成在设置好远程遥控和通信手段之后,还应当规划中心计算机结构。计算机是将数据信息转变为最终判定结果的工具,并对后续接收的信息一一筛选和处理,完成非故障确定的环节,实现机械信号的传递过程。中心计算机发挥具体效能的前提是检修人员应当具备极强的素质水平,抢修人员能够控制计算机的正常开关,可以结合现实的信息确定开与关的作业内容,维持自动化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2电力负荷
        对于工厂的运行而言,电力负荷的设计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针对设备中的电力负荷可靠性与出现故障后的影响大小,可以对电力负荷进行等级划分,而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中根据等级制定不同的应对方案。对于因出现故障终端转换而导致社会用电出现影响的电力负荷问题,而该等级的影响主要是集中在某一片区域中,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所以,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人员必须要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严格执行,同时还可以多准备一套设备,保障在出现故障时,系统在断电之后仍旧可以及时供电。而相较于一级负荷而言,二级负荷的影响相对较小,造成的影响范围也相对较小,但是两者之间的原理十分相似,所以二级负荷的处理也同样可以根据一级负荷的处理方式进行,并且不能与国家制定的标准脱离。而三级负荷的影响相对较轻,无需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只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定期进行维护。
3配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自动化程度低
        在自动化方面,目前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与输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整体的供电水平并不是很好,它极大地改变了电力的质量,大大降低了电力的可靠性。
 3.2配电网布局不合理
        在我国城市配电网络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设备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当前城市网络运行过程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电力使用规模不断扩大,这就相应地给城市用电网络布局的规划造成影响,需要电力企业不断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来完善配电布局,提升配电网络的维修和建设效率,提升城市居民的电力使用质量。最大限度地防止配电网布局建设过程中造成的不科学现象和电力企业运行成本增加,减少对电力能源的损耗。
3.3管理方式不科学
除了建设衰落之外,电力系统的管理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可能会出现频繁停电、电网过载、停电严重等问题,对用户日常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而电力部门的维护工作则面临巨大压力。
4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4.1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智能配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网规划对于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首先,智能自动化技术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技术人员的便捷性。在自动化方案方面还能够优化方案,促进智能调度信息一体化功能的实现。其次,智能自动化技术还是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配备了智能预警模式以及实时监控模式,因此技术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配电网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和应对,降低故障对配电网正常运行的影响。最后,智能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实现调度以及远程监控功能,还能够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得到用户用电行为的偏好,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以及用户的服务体验感。
 4.2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
        分布式能源技术的主要用途是将电力分配给用户,采用科学合理的结构,可以通过客户端软件进行控制,以确保用户的主动移动性。与传统能源模型相比,分散发电技术比你灵活,风能、太阳能等清洁绿色能源可以用来补偿传统能源的问题,同时实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结束语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电力公司通过引入车辆的智能充电和更换技术、自动能量分配技术、参数测量技术和分散式能量产生技术,加大了在改善电动汽车分配方面的投资。电网的可靠运行具有积极作用,这是确保配电网供电质量以及保持供能公司与电厂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保证,它也为能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综上所述,智能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菲.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探究[J].通讯世界,2019,26(12):255-256.
[2]张晨,王鹏恒,向腾飞.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在城市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3):17+45.
[3]张倩.智能配电网技术的配电网规划研究[J].时代农机,2019,46(10):22-24.
[4]郭龙,刘旸,鲍海泉.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J].内燃机与配件,2018(04):223-225.
[5]杜梓坚.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运用之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02):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