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4期   作者:王晓忠
[导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了我们当今生活中离开不了的东西。
       王晓忠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喀喇沁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赤峰市   0244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了我们当今生活中离开不了的东西。不论是何种领域想要发展都需要建立于电能的基础上。电力能源在社会发展中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但是在此发展下又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断电就困扰着许多居民用户,电力企业无法正常供电。为此,电力企业应该着重加强线损管理方面的研究。避免不必要的电力损失。线损管理同时也是农企一直困扰的问题,降损节能对企业来说是反应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将就农村电网的线损管理进行讨论。
       【关键词】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线损管理
1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和四分线损概述
电力计量系统是电力营销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力计量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综合组合,旨在全面、实时、有效地收集和分析电力信息。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有公共移动通信网和电力专用通信网两个基本载体,并设有多个计量点,以保证整个电网的全面控制和管理,实现功能最大化。本文详细分析了四点线损。所谓四点线损分为电压、面积、线路和变电站面积。分压就是站在宏观的角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电压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从而实现对电能损耗问题的统筹;分区就是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并且分析不同区域内的线路损耗情况,统一计算线损率,从而掌握不同区域内的线路损耗情况;分线就是管辖区域内的各条线路的损耗进行集中的统计、分析与考核,从而可以分析出送点线路等相关设备的使用效率;分台区就是分析一定区域内公用配电变压上电路的电力损耗情况,并进行统计、归纳和管理的过程。
2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运用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扩大电网规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降低电网的线损率。线损不仅会增加电网的运行成本,还会降低电网的稳定性。电能计量自动化技术在网损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电网的线损率,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此外,目前的电能计量方法正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低效率和高误码率的缺点。电网系统的电路损耗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其本身特点而造成电力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管理线损指的是电力工作人员在进行量表时由于自身的疏漏、电表显示不清晰等原因导致的电能损失。用人工来进行电力计量,费事费力,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事,而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省去电力计量中的人力成本,而且可以增加电力计量的准确度,减少电能的浪费,增加电力系统的经济效应。当电力系统出现问题时,自动化电力计量技术也可以更好的找出问题的所在。
3电力计量自动化中线损的原因
3.1变压器容量
       变压器对于整个电力行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常见的设备,通过这种设备可以良好的将电能的电压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状态来方便传输。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变压器的容量很容易产生一些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对于这些不同的情况来说都是会产生相应的损耗。变压器若是容量过小的话就会使得整体的运行会处于一种超负荷的状态,这样就会增大了变压器的损耗。而若是容量过大的话就会容易出现轻载,甚至空载运行的状况,一旦发生这种状况也会导致整体电能的损耗。
3.2配电网布局
       对于整体电力运输的过程来说,想要进行运输和传递的话必然需要相应的配电网,因此良好的配电网布局是可以有效地保证电力运输的质量和效率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这种配电网的布局也很容易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而因为这种不合理的布局也会导致整体耗损情况的发生。如果配电网在传输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合理情况,那么相关的工作人员在选择相应的导线尺寸时也就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基于这种情况进行电力的传输就会导致整体的线路损耗加大。

比如,在进行供电的过程之中,供电位置与负荷地距离比较远,那么相应需要传输的距离也就会比较远,那么线路的损耗自然就会增大。若是选择了一些截面不够大的导线进行传输的话,那么在传输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耗损的情况。
3.3计量装置
       造成电力传输过程中出现损耗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应计量装置的问题,在计量装置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而存在质量问题的计量装置往往都无法良好的保证整体计量的精准性,从而造成一部分电量的损失。而另外一种就是选择的计量方式出现了问题,或者是计量方式不适用,这些都会导致整体电力损耗的情况出现。
4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4.1构建线损模型,开展线损计算线损率计算公式如下: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即根据       电路线损的模型计算出实际的线损率情况。而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对以下几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现有的各种馈线;大型用电客户的信息;变电站计量点,之后再创建出相关的线损模型,并根据系统中包含的监控资料对线损模型进行更新。因此,通过创建线损模型的方式有效的解析和计算出抽取计量电能以及电力的线损率。
4.2计量自动化系统可生成线损报表
       在电力企业中合理的用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线损报表。有关管理人员开展线损管理工作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统计四分线损,然后结合计算结果生成相应的线损报表。同时,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对不同时间的电损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对月线损情况和日线损情况进行分析。这可以给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线路损耗数据。因此,企业在生产时,一定要随时对线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例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计量故障、窃电等问题,或者人为因素计量错误等,线路中的线损率就会出现异常。
4.3自动统计线损
       进行线损管理工作时,科学进行计量自动化设计,可以实现线损的自动统计。在自动化统计基础上,通过四分线损可以对线路线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果引入了计量自动化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在不同电压等级的情况下,对所发生的损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还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周期,按照周期对各个电压等级进行线损统计工作。由于线路非常多,而且长度很难计算,因此如果可以判定该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统计效果也将有限。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分担管理人员的一部分工作。在监测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还可以及时跟踪处理。
4.4监测系统的应用
       将计量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到线损管理中,可以确保多维度分析,然后再对相关故障进行有效诊断与监测。在一天时间内需要对每个节点的功率、表码、电压与电流信息进行监控与采集,再将它们传递给终端,由终端对各个步骤进行检测、分析与处理。此外,该系统还能在一天时间内对运行情况进行计量,进行自动化控制。当营销系统与系统结合后,再将数据应用到营销系统,以避免人为失误,如此不仅减小了线路损耗,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精确度。
结语
       现阶段,电力企业发展中,要想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加大线损管理力度。传统的电网线损管理措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网建设和发展的需求,计量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凸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加大对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该技术的功能,为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凌霄,张建伟,李鹏,等.云南计量自动化系统电网线损管理探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8,44(6):71~74.
[2]徐海蓉.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2018,11(35):42~44.
[3]?陈桂力.电力计量自动化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视界,2018(34):251-254.
[4]?贾晓旺.线损管理中电力计量自动化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171-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