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4期   作者:杜春燕
[导读]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农业也在同步发展,跟随城市化建设的脚步
        杜春燕
        包头供电局固阳分局 内蒙古包头市014200
        摘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农业也在同步发展,跟随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其中也包括对电力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对供电企业降低电网线损提出了巨大挑战。企业需要效益,而电网线损率越高供电企业的效益就会下滑得越严重。电网线损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所以要求供电企业及时查找出具体的问题所在,追根溯源,从根本上降低电网线损率,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损管理;要点
1 目前技术线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电网结构有待完善,电网优化建设仍需加强
        配电网的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线损的大小。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的限制,超供电半径的配电网线路很多,而且各线路之间的距离也较长,特别是山区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经济落后,公用变压器多,迂回供电线路较多,负荷点分散,分支多,距离用电负荷中心远。由于分支多由中心向四处分散的这种供电方式导致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由于各用电负荷分散线路半径过长导致负荷率下降,直接导致配电网功率低,电网线损率高。在大部分电力企业的电网中,传统高损耗的电力设备仍在使用,企业自身针对线路损耗这一方面不重视就是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而且并没有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购买新的电力设备,所以对设备的更新造成一定的阻碍,加剧了电力线路运行的损耗程度[2]。
1.2 对无功补偿不够重视,无功补偿设备不足或补偿不合理
        当前,或者过补偿造成电压偏高,或者欠补偿导致功率因数不达标,增加损耗。10kV 配网普遍存在线路补偿设备偏少、低压配电台区无功补偿装置缺失或未按照要求进行投切等问题。
1.3 电网检修时的运行方式有待改进
        目前,公司系统大多数变电站和 10kV 线路能够实现电源互供,但是从经济运行减少损耗的角度来看,由于临时转供电和倒电源,将造成正常线路和变电站负荷加重,供电半径增大,形成卡脖子线路,电容器补偿容量不足,线路电压下降,功率因数降低,直接导致电压质量降低,电网损耗增加[3]。
1.4电网管理不到位
        一些供电企业疏忽对电网损耗的管理,部分工作人员对电网线损重视度不高,主要体现在:首先,电力设备保养维修不及时,导致部分电路出现放电和漏电的现象;其次,在抄表、核算、计量的过程中存在工作疏忽,漏抄、误抄都会导致电量收费的减少,在个别地区还存在偷电、窃电的情况。以上情况都是因为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工作人员监管不到位导致的电网线损率的提升。
2电网线损的分类
2.1 技术线损
技术线损是指电网中的一些设备的电子元件出现问题导致的电能损耗,因为电子元件的问题涉及电子技术等专业知识,属于技术领域,就要用科学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电网线损,增加人力、物力、财力以研发新技术、新设备,还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改造电网的供电方式。2.2管理线损
对于由企业管理者的疏忽和工作人员出现的工作漏洞、计量设备误差等原因造成的电网线损统称为管理线损。对于这种情况下的电网线损,要提高供电企业领导层对电网线损的重视程度,端正工作人员对电网线损的思想认知和工作态度,在日常工作中随时以降低电网线损为己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大监管力度,从而有效地达到降低电网线损的目的。
2.3 空负载损耗
        空载损耗也叫不变损失,主要指铁损,一般都是指变压器这种大型的电力设备,输变电变压器内部结构主要是铁制内芯,这种铁制内芯的生铁重量都不同,在供电运行中会出现输送的电能电荷量和变压器不对应情况,会造成变压器空载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电网损耗程度就和变压器的铁芯重量成正比。负载损耗也叫可变损失。在输变电变压器出现二次绕组短路的情况下,一次绕组流通的额定电流消耗的功率就被称作负载损耗。无论是空载损耗还是负载损耗都是特指变压器内部问题,所以在电网布局时就要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来降损。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
3.1 增加无功补偿设备,加大监测力度
        供电线路输送有功功率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无功功率的输送,尤其是距离比较远的供电,无功功率大大增加,从而提升了电网线损率。针对这种情况,要求在电路布局过程中充分考虑降损的措施,将变电站的集中补偿方式和用户端的无功补偿方式相结合,在规划布局时要合理设置补偿电容器的安装位置,增加电网中无功补偿设备,使用自动化的无功补偿设备并加强对无功补偿设备的监测工作,通过加入无功补偿设备不仅能有效降损,还能提高供电企业的电能质量。
3.2优化电网线路架构
        电网线损直接受到供电线路长度和线径的影响,线路越长、电阻越大,电网线损率越高。供电企业应优化电网架构,科学配置电源与线路,采用规避、迂回供电线路,以容量小、半径短和布密点为原则,对输变电变压器安装的位置进行合理设置,减小供电半径,从而降低电网线损率。
3.3加强巡视工作,打击违规行为
        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农村电网巡视工作,针对高压线路、低压线路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制定不定期的监督考核方案,对电网巡视人员工作质量、进度、效果等进行监督管理与全面评价,保证巡视工作能够逐杆检查电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线路绝缘损伤、杆子歪斜、低压线路下污秽物严重等问题,及时上报情况并马上处理问题[3]。为了提升巡视效率与质量,强化线路维护工作,进一步降低漏电等问题发生概率,及时更新配电设备,做好绝缘子清扫作业,对接触电阻进行定期测量,完成消缺措施,执行配电设备的检修保养计划,针对时有出现的违章用电、用户窃电等违规行为,采取突击普查方式,有机结合突击性检查与定期普查工作,实施专项整治措施,对违规用电行为加以严厉打击,保证农村电网安全风险管理与线损管理制度执行到位,为农村电网运行打造强有力的安全管理屏障。
3.4重视低压三相负荷管理
        要定期开展低压三相负荷测量工作,重视配变中性线电流管理,对乡镇学校、政府等负荷较大的低压用户,要做到计量表后用户内部三相负荷平衡。结合升级改造工程,要积极推行 Dyn11 接线组别配变,提高配变抑制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能力,降低电网损耗。做好低压三相负荷平衡工作,降低农村低压线损。首先,应适当在农村季节性用电负荷高峰、中、晚峰和重要的节日前、节日中对农村配变负荷测试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进行调整,特别针对日峰平衡而低晚峰不平衡的、晚峰平衡而日峰不平衡的情况进行综合、多方案反复研究,最终到达平衡,保证在负荷高峰时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最有效地降低线损;其次,对底层的用电户负荷进行平衡调整是做好三相负荷平衡的关键,力求做到线段上平衡、线路上平衡、小区域就地平衡。
3.5加强电网技术改造,降低电网自身损耗
        对线损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降损措施。如线路和主变需进行增容、升压改造,对单线单变的变电站和线路进行改造,淘汰无载调压主变等。其中台区建设应遵循小容量短半径原则,以新增为主。村内高压线路采用树状分布,从主干街道进入,走次干街道分流。规化村内配电台区分布,必须规划各台区的供电区域,考虑村内的较大用电负荷和出现时间,本着靠近负荷中心的原则,对配电台区进行合理布局[1]。
结束语
        降损增效,技术措施是基础,管理措施是手段,只有进一步加强技术线损管理,科学降损,才能不断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凤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9(36):247-248.
[2]徐安熙.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58-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