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春丽
广西玉发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水平,直接决定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输配电线路结构复杂,运行环境恶劣,影响因素众多,且多为不确定性的因素,任何一个细节管理不当,都会引起故障,轻则需要停电检修,重则会引发对电力设备造成破坏,甚至引发火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基于此,开展关于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输配电;企业标准化;实施路径;
引言
输电线路在不断的建设中,并且线路的结构也会越来越复杂,线路的运行安全对于整个电网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对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以及安全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对于一些能够影响线路运输安全的因素,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有效地保证线路的正常运行。如果输电线路在日常的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不仅会影响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也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一些可能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现有标准化技术与方法实施难点
作为制造型企业,为了提质降本增效,产品标准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既可以作为新产品开发的工具,也可以成为老产品升级的途径,助力设计质量、产品品质、用户体验提升。具体来讲,就是提高效率降低差错率,控制成本提高可靠性,统一的外形设计及内部构造方便用户操作。产品标准化是输配电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永恒主题。由于输配电产品基本以定制化生产为主,每台产品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组成结构差异性较大,客观上给产品的标准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果将采取批量生产方式的日用消费品的产品标准化模式复制到输配电领域产品标准化上,实施效果不会太理想。单件制作的产品特性决定了输配电产品标准化工作的特殊性。从输配电企业自身来看,产品标准化纵深挖掘不够。以大带小(容量)、以高带低(电压/电流)产品难以系列化、通用化。局限于产品的局部标准化,未从产品发展整体上设计标准化方案和路径。每个产品都有专属于自己的内控标准,未形成统一的产品标准。产品标准作为输配电领域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不系统、不全面,从而影响整个企业标准体系建设。
2新标准化技术与方法及其应用
2.1系统运作的整体开展方案
配电系统的高品质运作很大程度上关乎着大众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品质,若配电系统产生故障问题会对大众的日常带来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的甚至会对国内整体经济带来不好的作用。因此配电线路在线故障的诊断系统也需依据严格的流程方案来执行,从而更好保障配电线路的运作品质性。第一,对故障开展检测。配电系统在平稳化运作的阶段,需要针对线路开展检测,运用优异的科学技术将产生的故障问题探明清楚;第二,针对故障进行分类。在相关故障问题被检测探知后,可妥善运用HHT的方式对故障开展较为严密的类别划分,借助此种方式可让专业工作人员针对现行情况开展实际解析,对故障开展精准的解除;第三,定位故障。当故障分类全面完成后也需对故障开展定位,故障开展定位核心是运用电力线路的分支定位,运用在配电线路中安置的传感装置获取有关数据,同时对相关数据开展严密的解析与处理,最终实现对故障区域的精准定位。
2.2产品标准化
输配电企业应结合新产品开发计划、技术改进计划确定产品标准化项目,主要涉及电力变压器、中高压开关、新能源箱变/组合变、中低压成套设备、避雷器、互感器、电容器、母线槽和自动化产品,以变压器、中高压开关、箱变、中低压设备等产品为主阵地,运用标准化工作原理及方法,形成全套产品图纸标准化、零部件图纸标准化、企业标准编制三个递进层级,强化标准化指导,增强标准化参与度。公司电气标准化部门运用“简化、统一、协调、优化”企业标准化四原理,优化变压器铁心截面形成设计标准、改进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模块选型提升为标准间隔选型,绘制标准图及产品用密封件、气体计算选型手册。
国网10kV组合式变压器优化及图纸标准化,40.5kV新能源组合式变压器箱体优化及标准化,40.5kV新能源预装式变电站高压装置图纸标准化。中压成套开关设备、避雷器、绝缘子、高压熔断器形成标准图纸,提高设计准确率15%,充分利用PLM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约85%工程订单通过系统实施。沉淀设计标准、标准图、技术文件、产品选型手册等方法及经验。产品对标,开展产品功能性能指标先进性评价。全面梳理变压器、高压开关、中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等核心产品的主要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南)网标准、主要竞争对手执行标准进行分析对比,提出了标准对比的优势与差距。结合外部标准要求及技术指标与标准或同行的优势及差距,将技术指标优势形成企业产品标准,以此作为产品标准化的指南。制定并实施产品零部件提升计划。结合PLM系统图纸物料规则及相应要求,按照产品零部件的通用性、模块化、标准化等要求,清理各类产品零部件,制定并落实改进提升计划。以产品零部件标准化助推产品整体标准化,并纳入产品标准化协同推进工作内容。
2.3企业标准体系建设
对标GB/T15496、15497、15498、19273等系列国家标准要求,调整完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架构。开展企业标准体系现场自我评价,通过评价,按新版国家标准要求重塑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依托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评价活动,为体系正常运行保驾护航。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部分企业仍可沿用原有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的企业标准体系架构。外部标准采集。输配电行业标准众多,依靠以往纸质标准管理的模式工作量大而且繁琐,标准化部门应建立标准检索系统,与外部标准库实时对接,改变过去纸质文件发放形式,保证标准有效性。重点关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主流电力市场企业标准。跟踪采集国际、国家、行业、团体、地方五级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标准执行情况检查监督。企业拥有标准检索系统并不能完全解决标准使用的有效性问题,在引用这些标准的技术文件或产品图样中可能存在作废标准未更新的情况,需要企业标准化部门采取自下而上统计,自上而下现场核对的方式梳理所有文件、图纸引用标准的有效性,制定整改措施,并监督整改,彻底杜绝无效标准的使用。每份文件、图纸逐一核对,每项引用标准逐一比对,标准化部门和使用部门双层把关,避免遗漏。
2.4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管理是项目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本次项目中制定了详细的质量管理目标,措施包括:落实责任,确定质量管理细节。在相关参建单位、业主方以及监理人员的配合下,本项目出台多个质量管理细节,包括《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技术交底纪要》、《输电线路工程标准工艺规划》等,并通过工程质量会议的方法落实了管理责任。本项目中由项目经理以及技术主管成立施工质量管理小组,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贯彻标准工艺,推广工艺样板制度。在输电线路中应该兼顾工艺创新与美观实用两方面原则,以《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为标准,针对关键施工部位,确定样板标准,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落实标准工艺。通过推广工艺标准能保证施工质量,减少风险发生。
结束语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各输配电制造企业“十四五”规划编制已近尾声,产品标准化作为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内容,必将在规划中占有一定篇章,给标准化工作带来了机遇。正泰电气十四五科技/产品规划明确了电力变压器、中高压开关设备、自动化等全产业链技术标准化内容,这可以成为今后标准化工作的行动计划,借助规划的实施同步推进。
参考文献
[1]唐应斌.浅析输配电制造业标准化技术与方法创新[J].中国标准化,2021(05):144-147.
[2]潘瑞辉,杜博文,张士也.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建议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20):124-125.
[3]张彬.浅谈输配电网线路规划与建设标准化发展[J].时代农机,2019,46(09):30-31+33.
[4]尚刚,刘峥.试分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9(08):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