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永
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71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事态发展良好,工业以及民用电能用量不断提升,风电为社会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大量能源保障,所以风电技术对于能源城市电网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针对风电运维实际工作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互联网+”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并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旨在助力现代能源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风险;运维技术;能源创新
随着我国进入到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无论是个人或者是团体在生产、生活以及工作学习当中都离不开电能的使用,而且对着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产业格局的变化,未来的社会对于电能会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技术是风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风电市场竞争力以及自身的产业结构规划都具有深远性影响[1]。
一、现代“互联网+”技术与风电发展
数据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前全球的发展重点,互联网不仅加速了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同时也促成了各种行业的互相融合,对于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创新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就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促进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深度融合,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自身技术优势、模糊实体生产边际、促成新的社会经济要素形成。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同时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相关技术也是我国目前的优势,因此也在互联网家的背景下将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注重走出自身的社会主义经济特色道路,实现产业结构重组与调整,并充分发挥互联网经济以及互联网核心技术的最大价值,为我国的风电产业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2]。
我国近二十年来事故经济有了质的飞跃,而风电技术的发展也随同社会共同进步,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生产行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行业发展都注重在自身的领域内进行精细化提升,这种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行业细节度不断提升,但是却没能将自身行业与其他行业进行融合,或者是行业之间的壁垒难以逾越,“互联网+”的概念就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智能AI等技术,实现实体业之间模糊边界,促成不同行业的融合,是技术革命的重要趋势,实现了跨行业的互联互通。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多智能化技术促成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融合,而我国在这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也是我国行业发展以及跨越阶层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充分注重“互联网+”对于风电业态的影响,并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注重智能化技术的提升,从根本上借助互联网技术改变目前的风电生产方式[3]。
二、“互联网+”技术在风电运维中的价值
“互联网+”技术通过存储器对操作指令进行记录,因此可以按照模块化的程序编撰方法操作风电运维机器,如果要对其控制功能进行更改,则只需对存储器中的对应参数进行调整,相对而言操控技术适应性更强,而且技术种类较多,可以根据风电生产需求不断拓展控制功能范围,对于提高风电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性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进步,生产厂家为了确保其安全性及可靠性,在其生产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的抗干扰措施,实践表明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可以保证风电工业安全平稳控制,相较于其他系统控制技术而言具有更高的可靠性。“互联网+”技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控制模块,因此相关操作人员只需对系统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即可快速掌握,其技术参数可以通过调整特殊数字进行优化,并根据即时需求控制。数字化的技术参数控制使得“互联网+”技术编程更加简单,在风电逻辑计算基础上进行操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
在风电发展实践中,“互联网+”技术不仅能很好的将传感器与设备中央处理器进行结合,有效的控制风电运维速率,并通过记忆模块方式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数据记录,同时还能通过外部的监控设备对作业条件变化做出相应反应。“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传统控制技术的弊端,并在与电子信息技术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智能自动化控制目标。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较为普及和广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尤其对于细微性操作具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可以根据风电运维需求进行高性能和大规模的系统编程,具有较为广泛的市场前景。
三、“互联网+”技术在风电运维中的运用实践
(一)注重风电工业物联网的有效应用
传统的风电运维系统编程需要提前做好参数设置,让风电机械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操作和运行,随着当前社会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风电生产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互联网+”技术应用与硬件与软件的有效融合,可以根据风电物联网的优势进行网络信息交换,这样可以使风电系统在各个工业生产及加工阶段都能对数据进行分享,对于突发事件或细节化能够进行智能处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风电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能根据风电生产流程简化程序,使得风电生产不断的自我调整和优化[5]。
(二)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
在风电运维中应用“互联网+”技术时需要对各个操作细节进行反复验算以及数据整合,为了达到更好的自动化效果,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风电运维实际需求进行硬件合理配置,这样才能达到“互联网+”技术的编码控制器最佳性能发挥。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风电运维的特点进行应用模块设计,并有针对性的选择硬件操作系统,同时要考虑智能化风电的业务拓展,在预留有相应接口时,充分考虑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细节,让硬件能够保证软件系统的平稳运行,实现风电运维的智能化水平提升。
(三)完善风电运维的程序设计
风电运维中的“互联网+”技术需要为其建立大量的运行参数模块,因此需根据风电运维的具体操作,制定基础指令和复杂性指令,建议通过构建梯形图形指令方式完成控制系统。首先,梯形指令图要根据风电运维的运行轨迹进行设计,保证风电运维仍能够在预定轨道内进行移动,这也是风电运维基础运行的重点。其次,梯形指令图有收集和完善风电运维的自动加区以及自动移动任务程序,结合相应的工作程序进行表格指令设计,注重不同算法的优化组合,使得风电运维能够适应不同的方位操作。最后,风电运维中的“互联网+”技术控制程序要多方面考虑其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建议采用自动化和手动化两轨制并行,这样不仅可以让风电运维提高灵活性,同时也能通过手动操作计算进行自动化数据整合,为智能化操作系统不断积累更多的数据[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数据化产业快速发展,目前的风电运维在加工生产领域有了更加广泛的用途,改变了传统人力操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升了现代化风电生产效率。其中的“互联网+”技术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能够适应较为广泛的风电加工领域,同时其操作系统较为小巧,具有很强的兼容性。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研究“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及优势,并将其有效运用到风电运维控制系统中,提高风电运维的自动化运行能力,促进我国智能化电力产业发展向前推进。
参考文献:
[1]毕武洋.风电场运维一体化与两票创新应用管理探究[J].机电信息,2018(12):34-35.
[2]陈传玮.风电物联网运维管理创新尝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0):353.
[3]刘鑫尚.“互联网+风电”带来的影响分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5(7):61.
[4]阎平,陈防,杜战朝, 等.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两阶段风电有功功率控制[J].电测与仪表,2020,57(9):89-96.
[5]朱跃辉.试析风电企业党建工作"互联网+"的实践[J].魅力中国,2020(31):91.
[6]唐熔.基于"互联网+新能源"的智能风电场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9,25(5):1.
作者简介:王晓永,1981.1.8,男,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新寨店镇东阳台村,汉,本科,项目经理,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风电智能运维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