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实施效果评估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4期   作者:杨瑞
[导读] 光伏发电的开发利用需要与生态环境同步,以减少项目实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杨瑞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 010000
        【摘 要】光伏发电的开发利用需要与生态环境同步,以减少项目实施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本文采用现场调查和监测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项目实施对土地扰动有明显影响,水土流失控制程度和残积土保护率分别达到96.4%和98.8%,表土保护率、残积土保护率、残积土保护率、残积土保护率、残积土保护率、残积土保护率和残积土保护率分别达到96.4%和98.8%,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达标,水质良好,水土保持实施效果正常。
        【关键词】光伏发电;水土保持;效果;评估分析
        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利用方式。做好项目开发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共生、水土保持和项目同步建设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根据工程所在地不同的地理特征和水土流失问题,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和工程布局,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恢复区域生态环境,尽量减少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水土保持监测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占用或扰动的地表和土壤、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数量、影响范围、危害及治理效果进行动态监测。
        1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的概念
        目前,水土流失已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水土流失是由于水、风、重力等多种外部自然力的影响,造成水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匮乏和地表侵蚀,使原本肥沃的土地不再适合植被的生长。人们较早地认识到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但人们对目前的物质文化水平仍不满意,各国继续大力发展工农业,不断砍伐森林,使土壤遭受雨水侵蚀,造成大规模荒漠化。水土流失造成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流失,降低土壤肥力,不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使人类逐渐失去天然的绿色屏障。另一方面,水土流失使沟壑逐渐扩大,耕地变得支离破碎,阻碍了正常耕作。而且,随着河流流速的减缓,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淤积在河底,河床逐渐抬升,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的必要措施,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对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水土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以充分实现水土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水土保持的措施探讨
        2.1科学制定规划
        一个切实可行的规划应该做到:规划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结合,征求规划所在项目区群众的意见;设计人员要深入项目区进行详细调查,征求项目区群众的意见从建设内容、组织实施、成果管理和保护等方面,把群众的合理意见吸收到规划设计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劳动的承诺制;规划中要做好地形的实地勘测,做好工程的布局措施要有针对性,不能流于形式,以达到规划指导水土保持实践的目的。
        2.2认真编制实施方案设计人员根据批复的规划编制的实施方案要使其能保
        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设计者应做到以下几点: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当前水土保持工程除了治理水土流失外,还应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坚持人工调控与生态自愈相结合。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是生态效益优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在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中,硬措施的比例不应低于30%,即封闭面积可达到总控制面积的70%。这一要求促进了大规模的封闭和保护。可见,水土保持的原则是遵循原生态,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2.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施工质量关任何一个施工队伍都首先在获取利润的前提下去进行
        仅靠监理来监督工程质量是不够的。作为施工单位,有必要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从政府到相关参建部门、县级水利质检部门,再到建设管理单位自己成立的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层层负责,权责分明,从而提高施工各环节的质量,只有这样施工队伍才能按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同时,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具有季节性强、工期紧、任务重的特点,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到现场对施工单位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监督。

进度控制是指监理人要求施工单位在开工前提交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的施工进度。为了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三控”,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土保护措施
        根据水土保持方案要求,本工程临时工程措施为:发电区防尘网罩3300m2;管理区防尘网罩160m2,洒水降尘450m3;道路区防尘网罩170m2,洒水降尘918m2;30m2防洪区防尘网覆盖,洒水降尘24m2;施工生产生活区防尘网覆盖140m2,洒水降尘270m2,管理区绿化0.14hm2,植树97株,灌木156株,全部完成。现场调查结果表明,工程防护布置与绿化措施齐头并进,有效减少了运营期水土流失。本工程永久占地面积58.85hm2,包括发电区、道路区、管理区、防洪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期受到扰动。经现场踏勘,生产经营区已进行平整和碎石封顶,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道路区,流失面积2.55hm2,仅占总面积的4.3%。
        3.2 土壤侵蚀及流失
        可见,基坑开挖主要是在发电区、管理区、道路区、防洪工程区和工程生产生活区进行的,土壤暴露和扰动,造成135t的土壤侵蚀,工程实施前,土壤侵蚀模数为1500吨/次。km2·a,实施期间增加到3400t/km2·a,新增水土流失757t,比实施前增加27.4%。因此,土地扰动对土壤流失的影响是明显的。
        
        3.3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3.3.1 水土流失治理度
        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保护措施,控制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根据现场核实统计结果,表2显示工程建设占地面积58.85hm2,其中建筑物及场地硬化0.98hm2。通过工程措施和绿化措施,水土流失控制面积56.75hm2,水土流失控制程度达到96.4%。
        3.3.2 渣土防护率
        临时土总量2.53万m3,有效挡土量2.5万m3,挡渣率98.8%。综合防渣率指标达到控制目标要求。
        3.3.3 林草植被恢复率
        虽然项目地处干旱地区,但注重在项目区植树造林。管理区实际绿地面积0.14hm2,供水条件充分。项目规划设计任务已完成,植被恢复率满足水土保持要求。

        结束语
        根据主体工程特点,水土保持措施合理有效,按照水土保持规划完成水土流失防治。根据发电区、道路工程区、管理区、防洪区水土保持综合监测,工程建设期水土流失量1351t,比实施前的594t多757t。项目建设水土流失控制程度96.4%,残体保护率98.8%,表土保护率和植被恢复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晓瑞.浅谈光伏发电中水土保持的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8):118-119.
        [2]贾志军,李江华.浅析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效果[J].河北水利,2018(02):31.
        [3]范鸿磊.光伏发电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及结果分析[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8(04):41-43.
        [4]GB/T50434—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