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继电保护的故障诊断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4期   作者:安志坚
[导读]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安志坚
        天津国能津能滨海热电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9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由此人们越来越关注电力系统是否能够平稳运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根据继电保护故障进行了诊断分析,并且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假设电厂一直忽视这一内容就会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也会对其安全性产生很不利影响。
        关键词:继电保护;故障诊断;现场处理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迅速,电力系统的建设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功能为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漏洞,为电力系统的正常平稳运行提供保障。如何及时发现继电保护故障,做好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是目前电力工作人员广泛关注的一大问题。通过对继电保护出现故障原因进行全面分析,能够为制定故障处理措施提供保障,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1继电保护的作用
        发电厂在检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异常情况,发电厂继电保护可以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提前处理故障。发电系统发生故障,发电厂继电保护可以及时切断故障源头,保障其他电力设备的安全性,降低发电厂的经济损失。发电厂需要全面分析继电保护装置,保障发电厂继电保护运行稳定性。在电力系统中配置继电保护装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发生电气设备故障之前,可以提前感应事故信号,并且及时隔离故障设备,有效保护其他电力设备,同时利用继电保护装置可以避免发生长时间停电故障,维护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2继电保护的组成及要求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基本可以分为测量部分、输入部分、逻辑判断部分、输出执行部分。通常情况下,对现场信号的输入部分均需要做好前置处理工作,包括隔离、低通滤波、电平转换等,促使继电器能够对施工现场的物理量进行合理化检查。另外要将测量信号转换为逻辑信号,再根据测量部分的输出量大小和性质、输出顺序、逻辑状态等信息,依照有关逻辑关系组合运算,确定最终的执行动作,由输出执行部分结束末端工作任务。对继电保护装置提出的基本要求是须满足一定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要求。选择性是在运行工作过程中,保护装置只切除了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器件,缩小了停电范围,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中没有出现电力故障的部分正常运行。速动性是保护装置应尽可能将发生短路或者出现故障的部分切除,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或降低线路设备遭受损坏的程度,降低对故障设备造成的影响,提升自动重合闸及设备自动投入的工作效果。灵敏性是在出现故障、不正常运行时的反应能力。可靠性是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的可靠度。
        3继电保护故障的常见类型
        3.1设备故障
        通常情况下,设备在通过长期的使用后难免会使用寿命缩减,出现一些自然磨损情况,其性能也逐渐下滑,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保养和维护,或者及时更换老旧设备,极易引发继电保护故障问题。除此之外,在建设和发展电力系统的初期阶段,如果需要对设备进行更换,则无法对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会导致一些性能不佳、质量较差的设备应用于继电保护体系中,并且在后期应用过程中发生一系列故障问题,产生相应的故障问题。
        3.2运行故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故障是保护装置丧失了正常的使用性能,无法正常发挥其装置作用,无法正常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属于继电保护测量设备的终止点,其能否够正常工作会对二次系统的运行产生较大影响,是决定保护装置是否可以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和电流是二次回路以及保护开关正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继电保护装置的关键环节,若运行出现问题会引发一系列故障问题,应加强工作环节的管理工作,有助于减少故障发生或者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4发电厂继电保护的故障诊断与对策
        4.1发电厂继电保护系统故障的诊断方法
        (1)分析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种系统出现重合闸故障的时候,我们就会使用分析法对故障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分析时,需要对系统的每一个部分的数量都进行调查研究,并且把得出来的数据和正常的数量的值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和对比就能够得知输入量是否异常,并且在这个前提下来寻找发生输入异常量的原因就会变得更加有效。(2)电位变化法。电厂继电保护系统故障诊断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为电位变化法,对此种系统而言,相应电位复杂多变,且二次回路故障更难分析,而这种方法进行检测时,可以实时的监测每一个部分的电位的情况,这样一旦有故障发生,就能够及时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判断。(3)参照法。参照法是以继电保护设备参数为数据依据,对比正常设备以及故障设备,从中找到差异处,确定故障点。一般情况下,参照法可用于排除接线错误问题、排除定值校验中实际值和预期值存在差池的问题。若更换后依旧存在故障问题,应对相同设备进行接线处理。(4)短接法。基于短接线的基础上短接回路部分,判断短接线处是否存在故障问题,缩小故障范围。一般情况下,短接法适用于检测电磁锁失灵、切换继电器无法正常工作、判断控制、判断电流回路开路等转换开关接点时其性能是否完好。实际工作中须,将回路中一部分或一段用短线接入,采用此方法能准确地判断故障范围,缩小检测范围,以最快速度确定故障点。
        4.2人工神经网络下的故障检测
        人工神经网络相关继电保护以及故障检测主要是以生物神经科学为基础诞生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故障检测主要是以生物神经系统为基础,借助模糊逻辑、遗传算法、进化规划相关智能化技术手段,针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保护。结合其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以及并行处理、模式识别功能和分布式信息存储等特征,借助人工神经网络针对故障距离、故障类型进行准确判断,从明确主设备保护以及相应的保护方向。比如借助BP模型针对方向保护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对故障所处方向进行准确、快速判断。
        4.3设备状态检修技术
        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处理中使用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能够大大降低工作中的隐患发生率,为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且该项技术能够为输变电设备提供保护。维护人员在检修工作中的工作强度较大,安全隐患较多,如果每一步骤出现失误,极可能导致严重安全事故,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所以应将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应用于故障处理中,通过该项技术能够实现对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根据监测所得数据制定合理的处理措施,确保设备维护工作频率的合理性。
        结语
        为了能够及时对电厂继电保护故障进行诊断并且处理,促进电厂的稳定运行,要对继电保护进行动态监测以及静态监测,这是重点内容,并且还要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来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处理,在这基础上提出更为针对性的措施,尽可能消除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隐患和故障,推动电厂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李煜磊,江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分析及事故解决方法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04):111.
        [2]王莹华,高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检测方法的创新[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209.
        [3]刘益,张军,赵博群等.电气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2):367.
        [4]杨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故障分析与检修技术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9(5):116.
        [5]胡海波.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1):3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