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与安全控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4期   作者:吴鲸
[导读]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在电能方面的需求逐年增加
        吴鲸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在电能方面的需求逐年增加,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发达且覆盖范围广的供电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电力行业的工作量。变电检修作为电力操作工作重要的一环,要求变电检修人员具备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实际检修操作中,很多设备都处于带电运转的状态,若检修人员无法掌握并及时分析存在的危险点,一方面会影响变电检修工作的进展和质量,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会给检修人员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为避免上述这些因变电检修危险点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检修人员清晰认识到存在的危险点,并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确保电力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安全控制方案
        引言
        变电站的运行情况与质量直接影响了供电效果。所以,为了提高供电效果,必须增强对于变电监控以及维修,明确各项变电设备检修的工作重点。因此,需要深入学习研究变电站的变电优化检修管理工作技术要点和变电优化解决方案。
        1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
        1.1电力系统内部设备陈旧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电力企业所配备的设备与技术也随之加强,但仍有部分企业、部门所配备的设施较为陈旧,部分零件老化,难以应对现阶段的使用要求。老旧的设备已经超出了设备能够承受的使用年限,仍旧停留在一线进行电力作业,这一现象会降低工作效率。老旧的设备以及陈旧的零件将会加大对检修人员以及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威胁。事实上,设备本身无论新旧,都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长期使用的陈旧设备其老化的零件以及设施将会极大地增加安全风险。
        1.2检修环境与天气条件
        不同的地域、环境、天气等外界因素,都会给变电检修工作带来不同的隐患,对此,检修人员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工作情况,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例如,检修人员处于极度潮湿或干燥炎热的环境中,应考虑到此时空气的导电能力会大幅度增强,检修人员需要事先穿戴绝缘手套、绝缘服等以保证自身安全。再比如,检修人员需要在高空状态下进行工作时,应考虑到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高空坠落,除了佩戴安全帽、安全带以外,还需要采用专业的防坠落设备(如:登高车、移动平台等),大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1.3检修现场的错误操作
        变电检修现场情况较为复杂,工作繁多,常常会造成检修工作的遗漏缺失,或由于任务繁多导致检修人员的敷衍。检修现场的操作过程中,检修人员对检修设备的核对工作并不能够全面完整地进行,导致出现诸多纰漏,使得检修现场埋下大量的安全隐患。比如,对线缆的接地制度的忽视、压板保护万用表的错误调试、对防误操装置的错误使用等等都会导致电力系统内部的设备故障,进而对电力系统内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2变电检修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
        2.1状态检修优化
        根据有关规定,变电站在改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设备的运行信息进行广泛搜集,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操作风险进行评估,然后制订完善的设备检修计划,并实行检修项目的评估,具体状态检修程序如下。(1)信息收集。在收集信息过程中,需要收集和整理全过程的信息,即在投入前的信息、运行时的信息以及可能存在故障运行的信息等。(2)对状态的评价。根据有关技术标准,收集变电装置的特征参数,确定其运行状况。

在这一过程中,可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具体包括定期和动态评估。(3)风险评估收集到与设备运行状态有关的信息后,可以对设备状态做出评价。要求综合考虑设备的经济、社会、安全等因素,确定风险的类型和严重性,确定风险范围。(4)设备检修。在设备检修过程中,要以设备的整体状态为主要参考依据,并且应当在电网发展的整体趋势的要求下,进行合理的、妥善的检修工作安排,且需要制定妥善的检修方案。(5)检修方案和计划。变电设备具有一定的寿命周期,在其寿命周期内,应当制定相对应的年度、长期、不定期检修计划。不定期检修计划一般以三年为期。(6)检修实施。检修的实施需要根据变电设备的实际状态及参数情况,并根据检修方案进行实际实施,在检修之后,还需对检修结果进一步分析和考核。这也就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确定考核策略及目标,以达到对检修工作完成度、适应性、有效性进行合理、合规的评估。
        2.2断路器故障预测与检修方式
        首先,可以代替人工对室外设备进行精确巡检。利用视觉伺服技术,能够对云台进行精准定位,明确故障巡查点。根据具体的巡查内容客观、标准完成检测作业,有效改变人工巡检检测数据存在的结果不客观等问题,保证变电站设备巡检更加精确。在自动巡检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节省运维人力,避免人员操作而受到电磁辐射造成的影响。其次,不受恶劣天气等影响。无论是大风、大雨还是冰雹、冰雪,都能够正常按计划行事,有效解决恶劣天气下人工巡检受到阻碍的问题。其三,不受巡视时间的限制。人工巡检通常在白天进行,白天处于用电高峰阶段,无法实现停电检查。智能巡检系统可以在夜间的凌晨段或者3点段,按照人工选择的路线进行巡检,保证电力系统稳定供应。最后,还能够实现红外巡视。通过自动设置测温点可以对故障设备进行红外测温,能够与人工测温数据进行对比,真正减轻人工测温的工作强度。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相关设备进行历史温度曲线分析,帮助人工巡检更加精确。运用数据库技术对软件系统进行自动升级,保证变电站巡检系统能够正常稳定运行,还可以实现后台管理,设定日常巡视特殊巡视,客观标准完成各种作业。按照传统人工巡检要求开展日常值班巡视,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保证数据更加精确。利用后台专家库能够对数据进行长期科学的管理和智能分析,自动检出巡查报告,在实现远程操控模式下,可以对巡检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进行全时跟踪。
        2.3严格规范变电检修现场的操作
        检修人员在工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检修制度来进行规范操作,还要遵循标准化流程对危险点进行预测、分析。例如,对小于110kV的变电站进行大修时,应该根据相关调度部门制定的停电顺序,按照制定的检修模式,对大修操作制作文件包,从而提高了倒闸操作的安全性,提升了设备停复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检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再例如,检修人员对现场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后,需要及时记录并保存相关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出平面图,然后在平面图中清晰、准确地标记存在的危险点,以保证变电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结语
        变电检修的有序、安全进行能够有效地确保电网系统长期运行,实现变电检修工作的顺利推进。对检修工作中存在的危险隐患进行分析,针对种种危险因素提出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变电检修人员的专业素养技术水平,能够在危机时刻审慎分析与观察,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检修制度,使检修工作能够有序进行,这都是实现中国电力行业稳定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江顺乐.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2(11):48.
        [2]姜培兵,石巧莉,周晓琴.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与安全控制策略解析[J].科技与企业,2016(2):8-9.
        [3]肖寒.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防范控制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1):95-96.
        [4]焦文涛,李志华,李果.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J].科技传播,2013,5(2):118,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