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雯璐1 曾焕陆2
1.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2.福建省供电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泉州工作部,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供电企业营销服务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急需提升网格服务主动化、全面化的服务能力,为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提供支撑。
关键词:供电公司;城区低压网格;综合服务;体系研究
引言
在供电企业开展的经营管理中,对综合计划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要使综合计划管理具备较强的精准性、合理性及规范性,供电企业就必须对外部环境与经营决策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创建起相应的联动机制,以形成外部的经济及政策环境与综合计划的目标建立起有效的联合。同时,加强企业制度的落实力度、完善各项业务的流程,促使各个部门之间形成较好的协同,不断提高综合计划管理的执行水平,确保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网格化综合服务
1.1 发展历程
网格化综合服务是由网格化故障抢修、网格化运维及网格化营销服务衍生而来的,但因为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以及历史等原因,三者的网格划分并不一致。一般来说,网格化故障抢修依据区域或者用户信息的营业区域进行划分,主要解决低压配电网的设备运维及低压用户的用电问题;网格化运维依据设备进行划分,主要解决高压配电网的设备运维;网格化营销服务依据用户信息的营业区域进行划分,主要解决网格内用户的营销服务问题。网格化故障抢修、网格化运维的整合,即配电网高低压综合运维,“一次现场、一支队伍”解决网格内高低压用户用电的普遍问题,开启了网格化综合服务的第一步;网格化综合运维、网格化营销服务的融合,即运检、营销专业末端融合,解决了网格化设备运维、用户用电、用电服务的普遍问题,网格化综合服务初步形成。
1.2 必要性分析
构建面向客户的供电网格化服务体系,既是客户服务、外部环境的要求,更是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提升运营效率效益和供电优质服务水平,才能长期立足于世界一流企业。
2 供电公司城区低压网格综合服务管理问题
2.1 综合服务的编制不具备较高的效率
随着“三集五大”的深入建设,以往综合服务的管理要求、流程及现阶段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别。同时,企业应当深入整合自身的内部机构,各个机构的职责也因此出现了相应的转变,特别是各个专业及级别相互跨越的职责层面也需要进行深入规范,导致该项管理工作在各个部门联接中缺乏持续性,对综合服务的编制工作造成了影响。
2.2 管理工作缺乏制约性
由于在执行综合服务的过程中缺少了制约性,导致综合服务出现了随意更改问题,进而导致项目的工期出现了较大的变动,对生产、服务等工作质量造成影响,对供电企业所开展的经营活动具备的预见性造成了极大的抑制。同时,对企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3 服务模式建设探讨
3.1 建设原则
以客户为中心:客户需求为导向,快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交付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端到端的低成本运作。以市场为导向:组织贴近市场,聚焦客户需求,具备竞争力,准确经营决策。
3.2 划分网格区域
根据服务半径、网格服务总户数、网格人均服务户数,综合考虑地理区域、客户密度、设备状况、服务资源配置等因素确定,为更好的对接社区等社会化网格,将同一村组、社区的多个供电台区划入同一服务网格。
3.3 网格化综合服务内容
(1)夯实基础服务。针对居民等中小客户,努力提供便捷温馨服务,开展低压线路设备运维、抢修、业扩报装、分布式电源并网、用电检查、计量装置运维、抄表、交费提醒、服务咨询等现场服务。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开展线上渠道推广、服务意见收集与建议反馈、用电政策宣传,积极推广电子发票、线上办电、线上交费等线上服务,推进由简单服务向贴心服务转变。(2)拓展增值服务。策划、实施增值业务推广活动,保障居民等中小客户在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储能等新型设备高效接入的服务需求,大力服务再电气化,推广居民电动汽车、分布式电源、“多表合一”等能源服务,为居民客户提供家庭用能分析及改进建议等特色服务。(3)强化精益管理。强化现场服务更贴近客户、贴近设备的要求,强化集抄运维、计量巡视、营配信息管理、故障主动报告等“设备管家”职责,加强对台区线损、反窃查违、电价执行核查、电费催收等业务的精益管控,做好客户档案信息、标准化地址库、低压配电网台账维护管理,做好客户用能研判、市场维护与拓展等市场服务职责,努力夯实经营服务基础,提升服务质效。(4)提升业扩效率。在客户提出正式用电申请前,提前收集掌握低压非居民业扩接入需求,组织编制业扩接电方案,支撑方案现场答复、立等立取,提高主动服务客户意识和前端客户服务能力,确保低压非居民业扩全流程时间不超过13天。
3.4 运营管控体系研究构建
(1)三级考核体系
按照区局一级绩效考核办法,完善业务部门二级考核、健全网格单元三级考核管理办法,自上而下形成三级联动绩效考核全覆盖体系,实现责任有落实、压力有传导,以绩效杠杆作用促进业绩指标提升。
(2)运营分析。运营分析主要包括网格综合展示、客户服务统计分析、自助分析、网格员监控四项内容,具体如下:1)网格综合展示。主要展示网格划分情况、服务资源配置情况、客户构成、业务量统计、服务质量分析、重点任务跟踪等。2)客户服务统计分析。综合工作饱和度、服务响应时间、服务执行时间、响应请求率、服务能力度等因素,建立网格监控指标体系,对所属网格开展实时运行情况分析,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出具网格排名。3)自助分析。为监管人员和网格经理提供敏捷BI功能,支持对网格内部业务灵活分析,增强服务把控能力。4)网格员监控。对网格员工作饱和度、服务轨迹、响应时间、服务效率、异常情况等进行监控,实时督导现场作业。
(3)考核评价。1)指标体系。业务指标包括网格基础指标与各类业绩指标;服务指标包括客户服务质量评价、客户体验评价;营销指标包括新型业务与互联网+增值服务推广及网格产品创新研发成效等。2)考评机制。建立自上而下逐级考核和自下而上评价机制,通过排名通报、团队激励、个人积分、绩效挂钩、薪资挂钩等方式激发网格经营积极性。
结语
城区低压网格化综合服务模式的建设及推行是供电企业切实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构建现代化客户服务体系的根本举措,能有效解决当前专业条块分割、服务难以一次到位等突出弊端,实现客户经理制与设备主人制的深度融合,促进营配业务高效协同运转,服务质效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卫泽晨,赵凤展,王佳慧,等.网格化中低压智能配电网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电网技术,2018,40(1):249-255
[2]王硕,赵杰,刘国平,等.基于网格化的城市智能配电网规划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2018,37(4)
[3]孙洁,洪卫星,李玲.“网格化”供电服务管理模式探究[J].通讯世界,2019(16):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