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干部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与改革完善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第4期   作者:郭潇
[导读] 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拉动者,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样需要改革
        郭潇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兰察布电业局  内蒙古乌兰察   012000
        【摘要】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拉动者,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样需要改革。而作为国有企业中流砥柱的干部,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做出相应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建立现代化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基于此,本文将对企业干部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进行系统阐述,以便为相应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人事管理体制;国企干部;改革
        一、概述
        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是由包括工作动机、国企干部政治观念、政治价值观、政治品质等国企干部政治素质和个体知识技能所组成,它是指在党政领导工作下的国企干部中能够区分出绩效优异者与绩效一般者的特征,它为国企干部人才招聘选拔、绩效考核、培训开发等提供了基础性平台。基于党政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考量国企干部选拔条件,不仅考虑应聘者的外显行为特征,还对国企干部其潜在能力进行评估,能够进一步提高党政领导国企干部选拔工作的有效性。
        二、国企干部管理体制的重点问题
        2.1企业干部选拔的通道不够清晰。
        在晋升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存在选拔干部时相对比较主观,考察不够全面,这样有可能导致选拔出的人员不能与时俱进,可能选拔出的仅仅是一名基本合格的岗位人员,不具备开拓精神,无法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论资排辈来进行人才选拔的现象依然存在,固然,资历深的员工更熟悉公司的相关流程和制度,但这仅仅只是一个经验优势,随着时间的沉淀会逐渐消失。所以国有企业更要积极应对,科学合理的选拔培养干部,让他们发挥中流砥柱的带头作用。
        2.2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合理
        首先,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长时间不太受到重视,档案整理没有遵循严格的工作程序。一般档案人员仅仅作为一个资料的整理员和保管者,将有关个人的全部资料进行分类存放。其次,档案管理的整理和存档是一件十分严谨的事情,当档案中的信息需要大量存入数据库中时,许多企业往往是依靠临时工作人员进行信息输入,造成数据繁杂,导致干部档案利用率不高。最后,档案需要全面的数据化支撑,只有建立了员工电子档案的数据库,才能实现对每位员工的基本信息、性格特点、工作能力和特长爱好进行全面分析,实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2.3干部培训的效果不够理想
        国有企业在定期对干部进行培训时,培训的课程主要以管理为主。在传统的培训模式下,干部管理效果未得到显著提升,干部间的不和谐现象也偶有存在,班子不团结的工作情况也部分存在。纵观国企干部培训方式、内容和效果,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理论学习脱离实践。大多数人反映,在课堂上听的课程虽说有益,但面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依旧是习惯性地用老办法去解决问题,就算是时候细想用理论去联系实际也无法做出相应的举动;(2)课程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3)受训对象主观上对培训态度流于形式,有一些人认为培训可有可无,没有仔细地去听课,认真去消化。
        2.4干部的管理制度缺乏创新
        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运营管理过程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这片海洋也是波涛汹涌,而干部管理制度已经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存在着一定的诟病,这些诟病已经影响到国有经济的正常运转,而主要的影响因素依旧是干部的管理制度。可喜的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近些年正快速发展,并且不断完善,我们可以依据其理论和实践基础,来着重解决干部人事管理体制这方面的问题。


        三、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3.1明晰企业干部选拔通道
        首先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其次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干部的选拔任用标准、程序以及监督机制等。再次要创新选拔任用方式,如针对重要职位的选拔,可选择相应的专家团,比如在这个领域的专家,企业里该领域的领头人或与该岗位有相关联系的其他岗位的分管领导成立专家组,参与到选拔的考核评价过程中,让选出来的人具有更好的综合能力。
        3.2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说明书进行完善。明确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让工作更加规范化。主要体现在:
        3.2.1优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包括新员工入职的档案管理流程、现有员工新增档案的管理流程以及部分试点单位的档案监管流程等。
        3.2.2定期清点档案数量并建立月月汇报制度,汇报内容包括实有档案数量、新增档案数量、过期档案数量等各类动态信息。
        3.2.3定期进行档案信息录入,加强档案信息的核对,进行可追索的档案信息制度,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中,同时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效果进行绩效评分,每一位和档案人员有工作联系的员工将有权对档案人员工作效果进行打分并提出建议。
        3.3企业干部激励机制
        3.3.1建立好有差别的激励机制。从长效发展、管理效果增强等方面入手,并根据不同干部的特点及提出的意见、建议等,建立好存在差别的激励机制,将其实施到位,使得企业干部在实践中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对这类制度的科学应用。同时,在有差别的激励机制作用下,也能提高企业干部的自信心,按期完成不同的岗位工作计划,丰富干部管理方面所需的制度。
        3.3.2注重单一物质奖励的改变。传统的激励政策就是对表现优异、工作指标达成的员工进行物质奖励。这种刺激手段能够有效地促进干部进行高效工作,但由于物质需求并非是他们的唯一需求,因此,需要企业从名誉、晋升通道等方面入手。以多样化的激励形式,激发干部的更多工作热情,促使相应的管理工作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基础,给予自身生产计划的高效实施更多保障。
        3.3.3新的激励机制建立与实施。企业在加强干部管理、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也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新的激励机制建立与实施中,应重视干部使命感的培养,让他们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为企业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在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支持下,也能使企业干部管理方面得到有效保障,丰富其制度内涵,不断提高干部的工作效率及自信心,实现与企业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也需要加强企业干部激励机制实施效果评估,处理好其中的细节问题,全面提升干部的个人价值,为企业、为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并为相应管理体系的健全提供参考依据。
        3.4加强干部管理制度的创新
        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需要的是观念的转变,其次是对于优秀案例的学习、模仿和改造。观念的转变可以通过培训去解决,而优秀案例的学习是解决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缺陷的有效途径。依据人力资源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结合优秀案例的学习,对照本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模仿、改造的方法既可以步步为营也可以大刀阔斧,逐步建立起适应本企业发展的现代化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完善企业员工的晋升通道,充分调动国企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让广大员工有成就感和归属感,以良好的制度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企业和国家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未来在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细化干部管理工作内容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与之相关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方面的重视程度,完成好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的经营计划,为企业干部管理效果增强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世春.国企干部人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企业管理:人才开发,2018(10)
        [2]吴昊.国有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分析-以A公司为例[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3)
        [3]陈铭.国企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市场,20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