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钧元
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15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中数控机床是近些年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自动化应用技术,其是高度机电一体化中的重要范畴,并在当今工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更新换代的加速,机械工业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中。需要对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和制造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基于此,本文针对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制造技术;创新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机械领域与国内经济的兴衰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中国机械工业领域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障碍。我国机床的设计水平较低,所涉及的领域过窄,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对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进行优质的设计,积极引进新技术学习新方法来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对数控机床的使用要求,同时对数控机床的内在结构也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1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优势
1.1更高的操作精度
在过去的车间生产流程里,大部分都是由人工操作机器生产的。但由于人的先天特性,人是感性思维的生物,情绪控制着人的行为。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疏忽可能会出现错误。况且人毕竟不是机器,没有机器的精度就无法掌握产品的整体质量,所以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会参差不齐,如果该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和使用,消费者的体验会降低。而数控技术可以凭借数字精确控制产品的生产规格和质量,即使是在小的机械零件上,也可以保证它们的质量。目前,许多机械制造企业都引进了数控技术。随着数控技术的应用,相信企业的生产效率会更高,用户体验会更完善。
1.2生产效率高
以前信息技术不那么发达的时候,企业的生产车间最重要的就是人工操作机器进行生产,车间生产人员按照生产线操作。手工操作机器进行生产,那么企业需要更多的员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会不断增加,而且员工素质可能不一样,在生产的时候对产品的性能不熟悉,生产效率会下降;同时,员工人数多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会增加人事管理的难度,员工之间有矛盾的话管理起来会很麻烦。如今,随着数控技术的应用,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企业的生产车间出现了模块化管理,整个生产过程由计算机控制,不仅加快了零部件和设备的安装,而且优化了生产人员的配置,提高了生产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了车间人员的数量,降低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支出。
1.3生产要素更加完备,生产工艺更加科学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生产车间的所有要素,也使整个生产过程更加完善和科学。数字化生产具有很强的数据整合能力,进行集中处理,快捷高效;数字化连接各个生产部门,可以实现部门间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数控技术控制每个生产阶段的设备,可以使设备之间的工作完美衔接,使生产过程更加顺畅。另一方面,由于数控技术可以监控车间设备的工作和使用情况,当某台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快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故障,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有了数控技术的参与,这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更加科学高效。
2数控机床主要机械构造
2.1加工程序载体
多数数控机床不需要让工人直接参与在内就可以实现高效工作,实际更需要将不同类型的编程程序更好地融入数控机床加工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一定的格式和代码将不同的加工程序存储在同一程序载体内部。包括穿孔纸带、软磁盘和其他不同的内容都可以借助数控机床来更好地发挥实际作用。
2.2数控装置
所有数控装置都是机床内部的核心内容,现代的数控机床主要可以配合CNC来更好地发挥实际作用。这种常见的CNC装置往往可以在将多个微型处理器集中在一起的基础上,再通过运用程序化的软件来更好地控制功能,所以这一类装置又被称为软件数控。多数数控机床内部的装置主要是由输入设备、处理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这些不同的部分都会让整个系统更好地发挥实际作用。
2.3伺服与测量反馈系统
伺服系统实际也是数控机床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重点是用来实现数控机床的控制过程。更多伺服系统本质的作用就是将来自不同装置中的指令信息在较短的时间内放大,并在借助整形处理之后来直接转换机床执行的部件。伺服和测量反馈系统可以在比较实际不同指令的基础上来让伺服系统内部的设定值达到所需的位移量。
2.4数控机床辅助装置
数控机床内部的辅助装置是为了发挥机床功能的必要装置。数控机床内部常用的辅助装置主要是由液压装置、冷却装置、润滑装置和其他不同类型的装置构成。数控机床是一种内部装有程序的自动化机床,更多的人可以在分析已经编好的程序的基础上让机床高效地加工零件。多数存在于数控机床中的零件主要是由接近开关、温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组成的,实践中主要是用来检测不同的直线位移、角度位移、压力和速度等不同的内容。
3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制造技术的创新
3.多方位一体化方向发展
数控机床机械制造技术中把新流通和数字化技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并且正在朝着单机自动化和生产线柔性化、信息集成化的方向上发展。单机自动化主要是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并且其自动化程度和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性越来越小,单机自动化水平程度越来越高。另外,在多工位柔性组合机床的生产加工中,传统性的组合机床都是刚性生产线,一台组合式机床需要对应加工一种零件,但是随着柔性化的发展,不单单实现了组合机床刚性线高效率的目标,同时还实现了其柔性化生产,一台机床可以更好的使用多组技术中结构相似,工艺相近的零件,只需要对夹具和刀具进行更换、调整就可以实现了。信息集成化的实现依托了数控机床的整体刚性、热稳定性技术、机器人、机械手等精度比较高的运动机械,通过保证其整体的可靠性来实现集成化生产。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数控机床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
3.2以模块化思想为基础来实现结构的创新
模块化建设实际是实现机床大规模设计的重要方式。所谓的模块化就是指的先通过将不同的机床分解成不同的模块,之后再结合实际的产品需求来重新组合。从机床布局来看,专业人员可以在具体分析产品需求的基础上来实现高效组合。但是常规机床的模块主要是由不同的硬件和软件组成的,不同的模块更有着统一的标准化界面对其进行支撑。因此,在实际设计机床时需要先分析不同的产品需求,再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机床的功能。高模块化的结构不仅使得产品具有更高的柔性,更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缩短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最终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产品加工的需求,更可以将机床内部的功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最终让大规模的生产发挥更好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控机床技术已经成为了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提高机床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保证我国未来数控机床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有效提高。并在创新机床设计结构理念的基础上更好地通过运用先进的数控机床技术来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最终自然可以保证数控机床具有较高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刘碧云.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新动态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23):135,139.
[2]邢智慧.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的运用[J].南方农机,2019,50(14):140.
[5]龙忠海.数控机床机械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新动态的探讨[J].农家参谋,2019(2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