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吴莹
[导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和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吴莹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丹华小学   236800

        摘要:朗读是语文学习和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语言的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语言与他人沟通,培养学生语言思维能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引言
        课文朗读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琅琅读书声中,语音、语调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相比听课和默读来说,这种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制定一定难度的表演性朗读训练
        教师在学生把文章内容了解透彻之后,采用戏剧中的表演方式,利用自己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音语调加上个人感情来进行表演性朗读的活动,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表演性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感悟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出合理、准确的朗读计划。如果课堂上需要朗读一些故事情节变化波动不大的,或涉及的人物角色比较多的文章,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单独进行表演性朗读。个人表演性朗读的成效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言和情感的表达能力。如果教师想在课堂上举行朗读文章的活动时,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成不同的小组或者让学生在规定的人数内自己组成小组,教师根据朗读的文章内容给学生分配不一样的任务或者不一样的人物角色。单人朗读和小组朗读是两种比较重要的朗读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模式进行表演性朗读,把文章中的故事发展情节和情感通过学生的表达和表演的能力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表演性朗读这方面的训练,这样才可以准确地教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表演性朗读。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丰富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而实现提高现代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做好专业的朗读示范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而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要用普通话字正腔圆地朗读,朗读内容时应融入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才能从朗读中增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特别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给学生做好示范,让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体会到其中的关键,特别是教师的一些语音语调情感的处理,都能够让学生印象深刻。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小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通过自身表率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学会更多的技巧。教师自身对朗读的态度可以给学生直接的影响。

如果教师重视朗读,喜欢朗读,在给学生做示范的时候,很容易投入朗读的氛围中去。反之,如果教师自己对朗读没有耐心,也很容易带出这种厌烦的情绪,自然不能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教师要经常反省,觉察自己在情绪态度方面的变化,要给学生做好示范,在朗读的基本功方面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给学生做示范,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关键,所以,教师读完就要求学生进行朗读。当学生在朗读中遇到一些问题时,教师可以婉转地给学生指明,让学生明白该如何进行朗读。在朗读的技巧方面,告诉学生应该掌握哪些重点。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朗读专业水平。作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和引导者,小学语文教师的言行举止都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标杆。所以,教师应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提高对自我的专业素养的要求,让学生可以从教师的示范中得到更多的启发,也能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氛围中,有更多的朗读的体验,从而积累更多丰富的语感和经验,通过朗读得到更多的收获。
三、构建合理化评价体系,围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反馈信息
        教学评价是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对文本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改进自己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学活动开展、革新、完善的有效保障。围绕朗读教学进行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教师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教学评价的主体性。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教师和学生应建立相互反馈信息的机制,加强互动和沟通,以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形式和手段。其二,教学评价的合理性。朗读教学评价不仅应着眼于朗读效率、朗读水平等量化因素考核,还应注重学生朗读情感、朗读兴趣培养,以及朗读能力提高等非量化因素评价。其三,教学评价的全面性。教学评价应尽量做到细致、全面,细化到朗读教学的每个环节和细节,以及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朗读教学是小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小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逐步形成和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只有真正发挥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价值,保证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才可以帮助小学生拥有一个快乐的语文学习课堂氛围,并使其在这种氛围中自主朗读,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而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饱含的丰富情感。这样,在进行自主课外学习时,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课外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率。
结束语
        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朗读可以提高学生文章的鉴赏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思维逻辑,使学生积累优秀词句,提高学生的表达技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朗读活动,使小学语文教学展现出独特的灵魂和时代风采。
参考文献
[1]张小雪.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读写算,2020(08):83.
[2]蓝芝江.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科普童话,2019(32):93.
[3]孙学.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智慧,2018(29):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