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教育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韩鸿宇
[导读] 垃圾分类教育能够帮助幼儿识别各类垃圾种类,进而实现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韩鸿宇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晓古街幼儿园   628400
        摘要:垃圾分类教育能够帮助幼儿识别各类垃圾种类,进而实现对垃圾的分类处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垃圾分类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的数量,改善生存环境状态。因此,培养幼儿垃圾分类习惯能够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使其形成积极正向的价值观。
关键词:幼儿园;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教学策略
引言
        垃圾分类正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践行的常规行为。环保意识的树立和垃圾分类行为的培养,需要从幼儿阶段开始抓起,让幼儿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并且结合宣传活动、游戏活动、实践活动等,让幼儿对垃圾分类有充分的了解,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一、垃圾分类实践力求游戏化
        游戏是最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最能满足幼儿心理需求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儿园区域游戏承载着幼儿自由、自主、自发的主体性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
        案例:造纸
        “老师,废纸也可以变废为宝哦!”笑笑拿着几张碎纸片神秘地对我说。“是吗?碎纸片怎么变废为宝呢?”我问。笑笑说:“我们中国的四大发明就有造纸术呀!我们可以把废纸变成新的纸,这样就可以循环利用啦!”“好主意,那你知道怎么造纸吗?”我继续鼓励。浩浩说:“秒懂百科呀!”隔天,笑笑的造纸工具带来了,并且把材料一样一样地介绍给大家。希希说:“你会造纸吗?”笑笑说:“当然!”说完,笑笑把废纸放进一个盆里,倒入了水,然后用搅拌棒开始搅拌。希希说:“为什么要把纸放在水里呢?”笑笑说:“我要先把这些废纸放在水里搅拌成纸浆,然后才用捞纸器捞出来,再晒干就能变成新的纸了。”希希说:“我也帮你搅拌吧!”终于,笑笑捞了捞纸浆说:“好了,废纸都变成纸浆了,可以用捞纸器了。”笑笑对乐乐说:“你把纸浆捞起来铺在这个网上,注意要铺均匀,这样新纸的厚薄才均匀!”乐乐接过勺子,希希拿着捞纸器,在笑笑的指挥下把纸浆铺在捞纸器上。铺满后,幼儿把捞纸器转移到阳台上,期待着惊喜的到来。
        “变废为宝”作为幼儿之间的讨论热点,笑笑结合之前主题中了解的四大发明的经验,对造纸术产生了兴趣,“垃圾分类”理念下的探究活动由此产生。将教室里产生的“废纸”变废为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关注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供选择和创造的机会。当笑笑提出废纸可重新造纸时,我适时鼓励,支持幼儿自主探究,从遇到问题“如何造纸?”就“秒懂百科”到造纸,我发现幼儿已经形成了遇到问题及时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法的习惯,这便是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体现。
二、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深化幼儿的环保认知
        在反复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中,幼儿能够逐渐加深对垃圾分类的认知,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的思维模式具有直观性,情境化、实践化的教学模式更能够提高其认知能力。主题活动的开展能够深化幼儿的认知,因此,教师应带领幼儿参与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幼儿通过动手实践,能体验活动的乐趣,积累相关经验,取得的学习效果远远优于教师的说教。这样,幼儿就会在具体形象、富有动感的活动中,主动、自然地接纳活动带来的积极影响。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我是环境小卫士”活动。首先,教师组织幼儿畅谈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垃圾种类,并让幼儿说出教室、家里会产生哪些垃圾。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寓教于乐,让幼儿了解哪些是能回收的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学习识别分类垃圾箱箱体的颜色。其次,教师应引导幼儿将垃圾和垃圾桶一一对应,学习分类投放垃圾。在垃圾分类活动中,教师可以每天在班级中选出一名“环境小卫士”,让他组织全班幼儿将一天学习、生活中产生的日常垃圾进行归类;在下午离园前,组织全班到园内垃圾分类投放点投放垃圾,让幼儿自己评论垃圾分类投放结果。这主要考查幼儿垃圾分类方法是否正确,投放的位置是否准确,从而达到现场教学和现场示范的效果。
三、拓展家园共育体验场
        幼儿园可以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向家长发放《垃圾分类调查表》,了解家长的看法以及幼儿在家里的践行情况。向家长发出“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倡议,利用微信、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指导家长带动幼儿把家里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正确分类,进一步巩固幼儿垃圾分类社会性行为的培养成果,让幼儿意识到垃圾分类就是对家乡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爱家乡、爱劳动、爱祖国的情感,用一个个大写的“爱”孕育一个个健全的人。
结束语
        垃圾分类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需要全社会给予重视。培养幼儿的垃圾分类意识以及行为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运用不同的宣传方式,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使幼儿对垃圾分类常识有所认识与了解。要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还要通过家园合作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发力,从幼儿抓起,才能真正把垃圾分类落到实处,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李滢.幼儿园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20(42):11-12.
[2]戴晨诗.幼儿垃圾分类行为养成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A1):157-158.
[3]曲玉芬.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9):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