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艳艳
大田县城关第一小学 366100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身心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对此,本文也将以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为切入点,立足于数学课堂的设计,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阐述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方法分析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教学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延伸,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新观念,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
一、新观念和新思维的引导
新观念不仅包含着新的认识和新的价值取向,也囊括了学习发展的全过程,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乎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只有不断的学习,积累自身的知识,才能形成新的认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养成更加有效的学习习惯。例如,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在学生时代就喜欢通过书籍来获取新的知识,并由此总结出了代数与几何割裂之间的弊端和不足,然后用代数的方法去研究几何的作图问题,找到了作图问题和方程组的解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发明了坐标法,把特定的几何曲线用代数方程的形式展现出来,主张把代数和几何深度结合到一起,在几何研究中应用量化的方法。而笛卡尔的这一新观点,也推动了解析几何学的问世和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技巧和知识,也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新的知识和领域。再加上,数学本身就是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所以课堂教学也应当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所在,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主动与学生展开交流和沟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贴近生活的元素和信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熟悉感和亲近感,这样就能够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迸发出更多的奇思妙想。
二、运算能力的培养
运算能力自始至终都是数学学习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也占据了考试的半壁江山,在整个数学课堂上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运算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探索问题的结果,也可以让学生针对题目的理论或者是概念进行证明,能够考查学生对数字的灵敏度和掌握程度,也能够检验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把重点放在基本的4则运算上,要让学生逐步积累更多的运算经验和技巧,熟练掌握运算的公式和法则,而且要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认真分析题目的意图,明确解题的思路和方向,然后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最为简单的解法,做到化繁为简。同时,教师应当尽可能拓展学生做题的范围,要让学生见识到不同类型的内容,学生也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运算的规律,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在学习与统计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一个月的日常开支入手,计算出自己每个月的消费情况,对自己的消费类型进行归类,并根据商品的单价计算出总和,这样就可以带领学生回顾100以内的加减运算,让学生巩固旧的知识,并把理论运用到新的实践问题上。当学生的活动告一段落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示出自己的统计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和探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1]。
三、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尽管小学数学知识结构相对简单,但涉及到的知识点仍旧具有灵活性的特征,并且也包含了许多图形的元素,这些图形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例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旧以口头描述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掌握图形的要领,那么必然不能让学生勾勒出具体的画面,反而会阻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和抵触情绪。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出具体的图像,例如,教师可以用水立方来表示长方体,用太阳或者是月亮来表示球体,用红领巾来表示三角形,用文具盒来表示长方形,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而后,教师就要让学生自行在纸上绘制出图形的样貌,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把不同的图形排列组合到一起,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图形组合的画面,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力和灵敏度,让学生获得更多探索的乐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准备相应的道具,可以对白纸进行分割和折叠,分成不同的形状,也可以用橡皮泥捏成不同的立体图形,给学生展示出不同角度的样貌,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再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叙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主动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2]。
四、合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都是较为有限的,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单独承担学习任务,那么必然会徒增他们的压力,会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对此,教师就应当把班内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引导学生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设计出合作类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例如,在学习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小组分配计算面积的任务,让一名成员负责绘制出平行四边形或者是梯形的样貌,一名成员负责收集图形的基本数据,可以是边长也可以是高度,一名成员负责挖掘这两类图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名成员负责面积的计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各司其职,并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才更应当引导学生针对知识点进行深度剖析和挖掘,这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应有之策,也是完善学生知识面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新观念的引导,运算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这几个角度论述了课堂改革的方法与措施,充分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结合了小学数学的具体内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朱永龙.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探究[J]. 福建教育研究, 2020, 000(002):P.16-17.
[2]郑文忠.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以小学数学学习为例[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7):80-81.
本文系县级课题《 提高小学中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立项批准号:TKTX—2039)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