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亚珍
漳州市北斗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竞争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学习能力比较弱,在学习时不能自主的理解知识或者理解的囫囵吞枣,因此,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影响到长远的教学和发展进程。为了让学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领会更多的知识,教师应采用有效的导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引导工作变得更加有效,本文就问题驱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
前言:问题驱动指的是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进程中,应用一定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提升主动的分析能力,这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将自己学习的语言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进程,熟练的掌握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将会对下一步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也非常大,因此如果能够使用问题导学的方法,描述数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加以解决,必然是值得总结和推广的。
一、问题驱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一)问题驱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使用问题驱动突出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问题,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合理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思路框架内进行学习,同时又主动的寻求创新和求变。在原有的数学学习基础之上,学生掌握了新的学习内容,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之下,想到了更多的应用场景,从而能够使问题驱动,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课堂之上你追我赶,从而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问题驱动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主动性
更好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之上,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良好推动力量,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定性,而且对数学学习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琐碎的数学学习任务,使学生们有时候觉得非常头疼,因此,采用问题驱动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激励机制,学生的兴趣因为一些线索的引导而变得更为发散,甚至会为了达成学习目标,主动向教师或其他学生求助,形成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
二、问题驱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寻求问题驱动导入课程的最佳引入机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教师应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和新的教学方法导入课程,从而能够使得小学数学的教育进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问题驱动是以不同层次的引导性问题逐次提升小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教师的教学设计应该符合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并适当的拔高寻求问题驱动,将课程中的教育资源以最佳的方式导入,从而能够在探查学生细致学习情况的过程中,同步实现导入课程的有效性。
(二)利用问题驱动指导学生创新的自我学习
自我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素养要求的一种能力,学生也会在平时指导学生预习课程问题,导学法能够将每天布置的任务和问题相结合,把预习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布置,让学生能够展开积极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活跃性和能动性。学生如果能带着问题完成知识的探索进程,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就不会第一时间只会向教师求助,而是会自动开启思索的模式,在查阅资料时自己动手,或者借助一些信息化的查阅方式使思维和学习视野变得更为开阔,这是一种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一种学生创新的自我学习过程,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
例如,在教授小学《毫米、分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为了提升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便针对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以及性格进行合理分组,根据帮扶、带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成绩好的学生要积极地帮助其他学生解决疑惑,成绩差的学生也要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难,和同个小组的伙伴共同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努力,针对彼此的优点进行学习、针对对方的缺点及时指出并协助改正,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学生们在大脑建立了毫米、分米的概念,,进行“说理”活动,鼓励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心得,说说算法算理,形成了该部分知识的逻辑框架,对学生们日后生活中有很大的帮助。
(三)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思考
同样的,以问题导学的形式将新的知识注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利用问题实现对于学生引导的目的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内,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环节比较少。但是现在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并且完善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在提问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并且激发学生对于某一问题的激烈思考,这是一种类似于头脑风暴的形式,并且可以组合小学生的集体力量,集思广益帮助学生思考小学数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基本问题。
以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结束完本单元的教学之后,教师便可以设计一道随堂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长方体的相关知识点。例如,教师提问学生: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高增加2厘米后变成了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比长方体的表面积多56平方厘米,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一时无法找到切入点解决这道问题。那么,教师可以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例如,教师分别提问学生:有几种常规方式可以求长方体的体积;能不能直接借助题目中的条件求出长方体的体积;通过“表面积增加了56平方厘米”这个条件,可以得出哪些信息。借助这种方式,将一道大问题细分成若干道小问题,然后分层启发学生,进而帮助他们突破难题。
结论:问题驱动是一种比较新颖的而且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的发展进程中问题驱动的适用性很强,教师利用问题驱动的精神指导,对于问题进行合理设计,并且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以一些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和故事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并且能够不自觉的将数学知识内化到自己心里,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这是一种数学与多学科相配合的发展路径,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磊.问题驱动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新智慧,2020(14):6-6.
[2]黄祖焕.问题驱动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20(15):22-23.
[3]逄秀云.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数学教学改革[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9):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