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雷丽 2陈正勇
1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大营盘学校 616650
2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西山乡中心小学校616650
摘要: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协作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可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如此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进而可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大力倡导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使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基于此,将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意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化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选出相应的小组组长。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小组的学习目标,并对学习目标进行细化,分配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人人上进”,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化学课堂上,让学生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某一道题,甚至是某一节课开展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让学生各抒己见,实现思维碰撞,可以显著拓宽学生视野,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进行培养,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很大帮助。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分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前,将班级学生分组是必要的步骤,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教师对班级学生的了解程度,做好学情调查才能让小组学习更加和谐、高效。首先,班级学生分组不宜超过三到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在六到八个人左右,这是方便教师兼顾每个小组的情况;其次,小组成员划分要从学生的学业成绩、性格、兴趣等各方面出,科学分组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组别中找到存在的价值,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比如,每个小组都应当分配成绩较好的学习,主导学习任务的推进;性格活泼的学生与安静的学生组队;调皮的学生划分到学习认真的团队中。力求每个小组都能够把学生的潜能激发出来,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其次,确定小组长,主要责任是进行小组学习任务的划分,收集分发作业等。小组长应该通过科学的方式产生,还可以实行轮流制。总之,让学生可以明白小组长的责任并承担责任,有利于加强小组的粘合度。另外,还需要在小组内部建立成员间的帮助机制,让小组内部组成学习伙伴,学业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生,一起共同提高学业成绩,还能够建立同窗间的友谊。
最后,小组还要协商定义组内的文化,如制订学习规则、口号、目标等,所有小组共同遵守,共同依照目标进步,这样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就像企业的文化与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样,一个团队同样需要共同的价值观与目标牵引,才能发挥团队最大的优势。
(二)选择合作内容
只有精心选择合作内容,才能彰显合作价值。我们知道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生命线,是组成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很多化学性质、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化学实验干涉因素较多,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传统的实验教学一般是教师先演示,学生再按照教师的步骤仿照着做。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阻碍学生的长远发展。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实验教学策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拟定实验方案,教师只对实验方案给予指导、修改,落实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课改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九年级化学实验《水的电解》一课时,教师利用实验装置电解水,让学生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发生的现象,学生可以直观地发现与电源相连的两极都产生气体,是什么气体呢?学生对此有各种猜测,有认为正极是氢气,负极是氧气;有认为两极都是氧气,有人认为两极都是氢气,还有的认为正极氧气、负极是氢气。对于学生的各种猜测,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实验验证。验证氢气的小组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将收集到的氢气靠近酒精灯,发现气体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由此判断这一气体为氢气,验证氧气的则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操作得到。就这样,经过小组合作,学生最终归纳总结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试想,若没有小组合作,面对种种可能性教师若要一一验证该需要多长时间?而通过小组合作就可以优化这一过程,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展。
三、制定科学的合作任务
每项教学活动通常由很多内容构成,从中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度,提升其参与力度,使其通过发散的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因此,开展初中化学教学课堂管理与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合作任务,通过合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其学习效率。
以《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第一课时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结合课标和教参,加深对本节教学内容的了解,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即通过对该课程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初步掌握由实验现象推出物质性质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化学素养。之后,教师以该目标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出相应的合作任务,即提出问题。这一过程应符合初中生的特点,初中生可以有效讨论问题,又能接受一定的挑战,如“在实验5-6中b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在实验5-6中c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受热时稳定吗?”等。通过设置这些问题,之后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寻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面向于全体学生的,顺应现代化教育需求,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教育理念,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教学策略。要想让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应注重对此进行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周汀.初中化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研究[J].新智慧,2020(08):95.
[2]刘才雄.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化学中等生转化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9(35):201-202.
[3]李爽.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中的实施[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热点讨论[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