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豪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小学 747000
【摘要】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此阶段的学科虽然基础,但对学生建立各学科认知、形成各学科能力和储备各学科知识都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小学数学科目迎来了巨大的变化,包括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形式的扩充、教学主体的确定和教学素养的培养等等,这些变化的进一步开展都共同保障了数学学科的前进,保证了学生学习与时代需求的契合贴切。[1]其中,教学形式是学科开展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针对小学生而言,游戏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形式之一,它既迎合了素质教育对寓教于乐的要求、遵循了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又将知识杂糅交互其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游戏 价值意义 运用策略
游戏是一种具有娱乐性的方式,可达到开发智力、锻炼思维和反应能力、训练技能和培养规则意识的目的。在教学中穿插游戏是对传统教学的冲击,也是对游戏多场所运用的尝试。
一.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的价值意义
(一)驱动学生学习动机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在自身的兴趣和积极性上,但小学采取的往往是系统性知识学习的方式,教学的重点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形成,并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在一成不变的枯燥的课堂中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和嬉笑打闹的问题。而游戏的运用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游戏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功能性,从娱乐性出发,游戏的运用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轻松自由氛围,使学生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减缓学习的疲惫感和紧绷感,增加身心的愉悦。从功能性出发,游戏教学并不是一味沉浸在玩耍娱乐中,教师应当去挖掘游戏中所包含的数学理念、过程、主题和资源,挖掘后进行封装,进行去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思考作用、探究作用和运用作用。综上,游戏教学灵活多变,能使学生在身心上得到极大的娱乐体验和知识体验,取代传统教学上只注重知识学习的僵局,从而使学生在游戏教学机制的驱动下形成学科兴趣和动力。
(二)拓展知识学习方式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多维且多变的过程,在诸多学习方式的共同支撑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真实需求、知识侧重去合理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从而使教学达到最佳的状态和效果。[2]其中,游戏教学并不单单指一种游戏对学科的融合,游戏的人数、内容、目的和场景都是可变化和可调整的,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可以轻松进行知识的引出、导入、拓展、互动、交流和讨论等多个环节,从而有效拓展知识的展开学习方式。
(三)提升课堂互动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习应建立在互动和交流的基础上,从增加学生表达机会、强化思路思考探究和提升学生互动体验等层面出发帮助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位中心位上。[3]游戏的导入和运用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的直接有效参与,使学生不惧基础知识、学科水平、成绩排名等因素的差距,能对教学活动形成正确的参与意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运用的策略
(一)利用游戏转变教学形式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教师采取的口头讲述式教学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因此,教师在备课环节可以整理出章节的要点和核心内容,再选择合适的游戏去凸显呈现出知识,使学生在快乐的参与和游戏中积极学习。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为例,此章节的要点和核心内容包括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等等,为了达到知识呈现和学习的目的,在传统教学形式下,大部分教师往往会通过算式和应用题去搭建教学的框架和基础,这种方式的呈现虽然能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但对于学生而言,单一枯燥的学习形式会形成被动学习的局面,难以真正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因此,对于加减乘除这类计算教学,教师可以开展“计算消消乐”游戏,比如在课堂开展前期,教师可以将1-100随机填写在黑板上画出的10*10方格内,两个数字为一组,组与组之间存在关联性,比如关联性为两个数字相加的和为50,教师擦去一组数字,再擦去一组数字,这时的学生可能处于一种好奇和疑惑的状态中,教师询问学生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在给予学生时间思考后组织带着答案共同走进本章节的学习,完成知识的导入。同时,在学习完章节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再回头来看这个“计算消消乐”游戏,教师可以随机指定一位学生去确定关联性,通过擦去组内数字让其他学生去思考得出该同学设定的关联性,用时最短回答正确的学生获得胜利。在这一个游戏中,教师完成了知识的导入、知识的思考和知识的理解运用,既自然流畅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利用游戏结合实际生活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生活对学科学习的价值,也难以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运用于生活,在这种形式下,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达到知识与生活结合的目的。[4]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节《分类与整理》为例,教师可以搭建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卡片游戏”。比如以超市情境为例,教师随机给学生分发不同的卡片,从食品区出发,卡片包括薯条、巧克力、棒棒糖、饼干……从学习区出发,卡片包括铅笔、橡皮擦、笔记本、书包……从玩具区出发,卡片包括奥特曼、卡车、机器人、飞机……教师发完卡片后,为各个区的商品划分区域,学生需要根据自己卡片上的内容去进行区域的选择,达到转变课本章节中的分类知识的目的。在这个游戏中,教师搭建了超市情境,给予了商品卡片,这些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过的场所和接触了解的物品,通过游戏的形式能有效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中的分类知识,思考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关系。
(三)利用游戏培养学生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能力的黄金时期,能力并不仅仅是指学习能力和学科能力,更包括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动手能力、联想能力……而游戏对于教学的运用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教师完全可以发挥出游戏运用的独特优势,在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形成一定的能力。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节《位置》为例,此章节的主要内容围绕位置的确定展开,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去组织学生进行“放大镜游戏和“平面镜”游戏。从“放大镜游戏”出发,教师将两张找不同的图片资源投映在电子白板上,并延伸图片的长和宽作为坐标轴,学生对比两张图片的区别和不同,发现区别和不同后需要快速说出该位置,找出最多位置的学生获得胜利。从“平面镜游戏”出发,教师将一张图片资源投映在电子白板上,并延伸图片的长和宽作为坐标轴,教师随机说出一个图片上的物体,学生需要抢答出该物体所在的位置坐标,答案累计最多的学生获得胜利。这两个游戏都融入了章节重点知识,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同时,这两个游戏的开展也能锻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大大强化小学阶段教学的目标。
三.总结
游戏对小学生而言有足够的吸引力,有效的运用不仅仅能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感、参与感和好奇感,更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学科喜爱,为学科后续的开展建立坚实的基础条件。同时,教师应认识到游戏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利用多样的游戏和策略保障课堂的有效和高效开展。最后,本文提出的策略希望能被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赖珊珊.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写算,2021(06):65-66.
[2]李海军.游戏化教学激发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02):63-64.
[3]朱玉娇.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的策略探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83.
[4]薛宏生.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