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姚贵于
[导读] 计算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

        姚贵于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实验小学校  四川省自贡市  643200
        摘要:计算能力作为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不可取代的地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受到学生思想认知、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等各方因素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局限性。打破思维定式,提升学生计算能力极具必要性。现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学生计算能力现状,并针对如何攻克教学难点展开探讨,以期提升学生的计算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引言:计算贯穿整个数学学习生涯,计算能力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数学精确、严谨的学科特性,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了严苛要求。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首要教学问题。小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教学引导,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计算习惯,形成灵活的计算思维,严谨的计算态度,为数学科目的深度探究奠定坚实基础。
        1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现状
        目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不容乐观,各类计算错误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打击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而且不利于限制了学生数学学习成果的有效提升。而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方面。第一,重视程度不足,计算缺乏严谨性。相较于其他知识模块而言,计算更易于掌握,导致学生对于计算题目不够重视,盲目追求计算速度,计算过程缺乏耐心与细心。因此,公式及法则记忆不牢固、审题不清、抄错题、漏题等计算错误屡禁不止。第二,计算方法不恰当,计算效率低下。在素质视域之下,小学数学计算更加侧重于计算思维及计算方法。但是小学生基础知识薄弱、逻辑思维不足,加上刻板的题海战术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数学思维受到禁锢,以单纯的公式套用完成计算,欠缺创新意识,难以应对日趋灵活的计算考核。第三,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记录计算过程,但是由于懒惰心理作祟,很少有学生能够百分之百的落实教师的要求。随意的选择及使用草稿纸无疑增加了计算错误的发生频率。此外,学生并未形成错题归纳、举一反三的良好习惯,同样的错误反复出现而不自省是小学生较为严重的计算习惯问题。
        2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2.1构建教学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兴趣是保持学习主动性,端正学习态度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通过调整计算教学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在组织“一位数乘两位数”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展示两张图片,图1共有3盒鸡蛋,每盒6枚,图2共有30盒鸡蛋,每盒6枚。让学生分别计算每幅图片中共有多少枚鸡蛋?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一位数乘法计算法则,能够快速的给出图1的计算式及结果并说明含义。此时,教师借助知识迁移,进一步追问,引导学生列出图2的算式,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探讨,如何计算。学生由于思考角度不同,可能给出如下答案,如逐个数数方式、运用加法20+20+20,又或是2个1乘以3得到6,那么2个10乘以3得到60等等,教师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带领学生归纳整十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教师借助生活情境提升计算教学趣味性,促使学生正视计算教学价值,提升计算能力。


        2.2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数感
        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数学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提升计算的准确性、高效性。例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相关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算理,总结计算规律,提升计算能力。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探索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给出计算式60÷3,让学生借助小棒分一分或是动笔画一画,以具象化的实物操作探索除法运算规律,获得计算结果。通过动手实践与交流探索,归纳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即可以把除数视为若干个十,再进行除法计算;还可以利用逆向思维,运用乘法推到除法的商;又或是只看除数十位上的数,依据表内除法运算法则,得出商之后再乘以十,完成运算。教师转变注重结果式教学思维,注重算理的推到过程,促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建立数感,以多样化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计算灵活性。
        2.3 强化计算练习,渗透计算思维
        所谓熟能生巧,有针对性的计算练习是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需求,采取差异化的计算训练。首先,教师进行学情分析调研,通过日常观察、随堂测试等方式收集学生学情资料。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层次划分,制定相契合的计算训练计划。其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个性化专项练习。如一些学生由于审题不清,题干关键信息提炼不准确而形成计算困难,教师可以设置审题专项训练,向学生渗透数学阅读技巧,促使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题目要求,提炼数学信息。而一些学生由于公式理解不到位、记忆不准确等造成的计算问题,教师可以加强公式推到讲解,以简单的公式套用类题目着手,逐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最后,强化计算练习并不等同于题海战术,要以传递计算方法,培养计算思维为目的,做到精讲精练且由浅入深,助力学生计算能力的快速发展。
        2.4注重错题干预,培养计算习惯
        对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而言,良好的计算习惯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引导环节。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规范计算步骤。针对小学生粗心大意,计算过程欠缺严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强制性的约束,引导学生形成规范的计算步骤,包括审题、计算以及检查等环节。例如,以草稿本代替草稿纸,并对于学生草稿本定期检查,借助外部力量促使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计算过程,减少计算失误。第二,对学生的易错题进行适当干预,引导学生自查自省。错题是学生计算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的直观反应,是学生自我审视的有效依据。教师可以设置错题课,对学生的计算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带领学生分析原因,讨论解决方案,提升计算能力。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合理、高效的运用错题本,对知识性计算错误进行总结,并定期复习,寻找类似题目进行巩固,弥补知识漏洞,强化知识体系。
        结束语:
        计算占据数学科目的核心地位,扎实的计算能力是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就目前而言,学生对于计算题目的态度不够端正,加上计算思维存在局限性以及缺乏科学的计算方法等问题,导致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尽人意。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需求对计算教学进行革新与优化,加强计算过程引导,渗透计算思维,提升计算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36):142.
        [2]邬东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