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黄林 段小涵
[导读] 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重点,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茁壮成长,还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以此改善学生敏感、多变等心理状态。

        黄林 段小涵
        重庆市开州区敦好镇中心小学 405417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重点,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茁壮成长,还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以此改善学生敏感、多变等心理状态。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通过激励策略的有效实施,提升学生小学阶段成长需求,增强成长自信心。小学班主任可通过积极寻找有效激励策略,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正确自己的思想行为,达成健康成长目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前言:
        作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重点工作环节,小学班主任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并通过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有效实施激励,促进学生在小学阶段积极乐观的学习与生活。同时,针对德育教育进行道德教育,通过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并通过有效激励政策的探究,达成德育教育中激励实施的效果。
一、通过制度制定,正确德育激励策略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制定,促进德育教育工作良好效率的有效达成。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通过制度的制定,正确德育激励策略,并通过重视这两方面的因素,在制定激励策略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性格特点,并依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有效德育激励政策的实施。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对物质上奖励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反倒对精神上的一些鼓励与表扬更加感兴趣,更希望获得是精神上的一些奖励。因此,小学班主任应通过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切合实际的简单鼓励,激励学生继续做好自己,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
        如,小学班主任可以在德育教育中通过“好人好事”上墙的模式,在班级的板报墙上设计出一块专属的板报,并将这个板报上贴上所有学生的名字,哪位学生做了好事,就在他的名字下面贴上一朵小红花,记忆激励与表扬。同时还可以设计出一块“我是德育小标兵”的板报栏,将举止文明、德才兼备的学生名字贴在上面,并通过定期的选举,随时更换、随时累加,使学生养成坚持用德育标准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同时,作为班主任应养成记录班级内学生所受到的表扬情况,并定期依据排行榜,选择优秀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使学生荣誉感倍增,进而会继续保持自己的优良做法,延续良好行为作风,并通过担任学习干部起到带头作用,既可以提醒自己实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以自己为典范规范自身。因此,想要应用激励策略使学生保持良好行为习惯,作为小学班主任应意识到小学教育工作中开展德育激励的重要性,并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究,引导学生通过有效激励可以做更好的自己。
二、树立榜样,班主任以身作则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性工作探究,将传统德育教育说教式指导摒弃掉,通过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满足德育教育需求,以此满足学生在小学阶段健康心理与乐观性格的形成需求。同时,作为班主任应利用小学阶段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使学生将自己树立为榜样,并通过模仿自己,形成良好的德育标准。以此帮助学生在免受外界事物影响,从而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基于此,德育教育中有效激励策略的实施,树立榜样,以身作则极为重要,班主任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给予重视。
        如,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观看关于爱国题材的视频,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受到班主任爱国情绪的感染,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进而积极融入其中,有效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同时,教师在观看视频的过程,还可以通过自身对为祖国强大做出贡献的人们表达自己敬仰之情,使学生也融入其中,以这些优秀的人为榜样,树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国家有用人才的宏伟目标。班主任通过这样的德育教育的激励,以视播放实际生活实例进行激励,可以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德育标榜目标,并通过视频观看后发表自己的观看感受,在教师的观后感影响下,以教师的言行举止为榜样,畅所欲言讲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宏伟目标,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这些发言,应及时给予表扬,并通过循循善诱,激励学生坚守自己的目标做更好的自己。除此之外,小学班主任还可以挑选意愿强烈的学生对自己宏伟目标的设定进行演讲,可以是班级内的演讲,也可以是学校内的演讲,也可以在家长会内进行演讲,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坚定自己的目标。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励学生坚持正确德育行为习惯,培养积极向上乐观态度的人生观,还可以使学生获取荣耀激励与榜样力量引领下,达成学生生活中养成良好行事标准,从而实现小学德育中激励探究的目标。
三、建立德育标准,实践生活体验
        小学德育教育中有效激励应建立统一的德育标准,并通过实践生活体验,展示学生的德育风貌。同时,通过相关调查数据的实践调查,了解德育教育中激励有效性策略的实施模式以及方法,解决小学德育治标不治本的现象,将学生的状态调整为表里如一,并一直饱有保持良好的状态,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积极乐观、勤奋好学。教师还应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日常,并使学生通过家与学校共同日常管理,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品行。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通过科学合理德育,并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生活实际锻造出优秀。以此通过生活中德育激励,将学生的德育标准不仅仅设定在小学校园内,还应与校外生活紧密相连,以此杜绝德育限制校园内的现象,并研究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发掘德育激励有效的方式与方法。因此,班主任教师应通过与家长沟通,形成在学校期间学生的德育教育激励依靠教师完成,而走出校园后,基于出校后学生与家长呆在一起的时间会更多的原因,校外生活实践中的德育激励要依靠家长来完成,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应及时与学生家属取得联系,让学生家长应在在日常生活渗透德育,并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与激励,达成有效德育激励有效性。,
        如,针对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学生文明自己的日常举止做起:过马路的时候走斑马线,并且严格遵守红灯停、绿灯行得原则;坐公交的时候,主动给需要让座的人让座;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并且可以做到每天干净整洁出行,半尺良好的仪容仪表;遇到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并尊敬师长,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教师或长辈,都应积极主动的打招呼或敬礼,将这样的行为规范坚持下去,彰显德育教育的成效。同时,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与父母顶嘴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规范,使自己的品性得到更高的有效发展,以此达成德育教育的标准。作为班主任与家长在发现学生这些良好行为的时候,一定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并在表扬的过程中,通过物质表扬或语言表扬,使学生精神上获得激励,并通过这样的激励正确自己的德育观念,正确自己的德育行为,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做人目标,坚守自己良好品行准则,进而更加积极地做好自己,养成助力一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达成小学阶段德育激励目标。
总结: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实施有效激励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与品质的形成,还可以满足学生精神需求,使学生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成长为有用人才。为此,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度制定,正确德育激励策略;树立榜样,班主任以身作则;建立德育标准,实践生活体验。以此使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展开,达成小学德育教学标准,推进有效激励在德育工作中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海娟.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实施激励策略探析[J].新课程,2021,(1):225.
[2]王森.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策略的实施[J].速读(中旬),2021,(1):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