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清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小学
摘要:创新培养策略是提高小学美术教学主体互动性、生活实践性与趣味高效性的重要措施,也对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想象创造力及动手能力等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简要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具体合理的新措施来提高其培养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动手能力;措施
以往小学美术教学活动过于强调小学生美术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与绘画技巧的掌握,忽略了小学生艺术鉴赏及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美术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变得困难重重,因此,老师应创新美术教学模式,从教学理念、方法、内容及评价等五大层面来培养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锻炼小学生动手及艺术创作能力,助推温馨活跃、科学高效美术课堂的建设。
一、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美术教学理解认知出现偏差。部分老师思想上轻视美术教学活动,很少会主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调整完善美术教学方案,习惯性的沿用往年的美术教学方案或直接组织开展临时性的美术教学活动,降低了其对美术课堂教学环节与节奏的把控力。同时,许多老师将美术教学等同于画画,低估了其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及想象创造力的影响力,甚至将其看作会占用小学生学习时间与干扰小学生正常学习的事情,对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做其他学科作业的行为采取默许的态度,经常同意其他学科老师对占用美术课堂的要求,造成了美术课时数量的不断减少,这些不仅造成了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下降,也容易让小学生形成美术学习根本不重要的错误观念。
2、美术教学方法的落后。许多老师仍然使用解说式、示范模仿式的教学方法,口述解说美术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让小学生模仿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及绘画风格,要求小学生背诵记忆其认为较为重要的理论知识,无形之中造成了美术课堂教学氛围的沉闷压抑,很容易引起小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抵触情绪。
3、教学内容的局限性。美术教材知识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理论局限性,与小学生生活实践活动、兴趣爱好的关联性较弱,大多数老师只是从美术教材中筛选出其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很少从网络平台、图书馆资料等途径来获取课外美术知识,间接造成了美术教学内容的局限性、理论性,无法为提高小学生美术动手能力提供更大的理论支撑。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措施
1、更新教学观。老师应从思想上重视美术教学,科学看待美术教学、小学生综合素质及动手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经常总结以往美术教学活动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并在结合小学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及美术教学现状等基础上来调整教学方案。
学校还应适当增加美术课时数量,优化升级美术课程体系,提高动手能力在美术教学目标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美术课堂纪律管理,端正美术教学态度,促使小学生形成美术学习十分重要的认知,增强小学生美术学习内动力。另外,老师还应通过美术主题的讲座或探究交流会来帮助小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美术学习发展观,加快小学生美术学习态度从敷衍应付到认真努力的转变,促使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认真听讲,自主探究学习美术知识技能,扩大了小学生主体能动性对提高其美术动手能力的促进作用[1]。
2、创新教学方法。老师应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能锻炼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法,利用传统实物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来创设与美术知识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帮助小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激发了小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游戏教学法则是将美术知识融入到一个个新颖有趣的游戏之中,实现了小学生美术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共同提升。
例如,在学习美术三年级下册《未来的建筑》相关知识时,老师让小学生认真观察周围建筑物的形状、颜色等外貌特征,详细介绍建筑物的历史文化及分类作用,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不同时期或地区的标志性建筑物,激发了小学生探究和制作建筑物的欲望,同时,老师鼓励小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来绘画出未来的建筑,用卡片和剪刀等来制作立体化的建筑物,有效锻炼了小学生动手能力[2]。
3、创新实践活动。老师经常组织开展手工创意课,为小学生提供剪刀、卡片、胶棒、彩笔等不同的制作材料或工具,鼓励小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与工具来创造性的制作新颖独特的手工艺品,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创意与美术操作能力的机会。同时,老师可以让小学生欣赏和点评各种艺术品,鼓励小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环境及事物,强化小学生艺术创作的意识,激发了小学生动手创作的欲望。另外,老师还应利用网络平台等途径来获取更多具有较强生活实践性的美术教学素材,丰富美术教学资源,为小学生动手制作更多艺术品提供知识支持。
4、创新教学评价。老师应创新美术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标准,将动手能力作为美术教学评价核心内容之一,让小学生从老师设定的3-5个主题中选择出其喜欢或比较有把握的主题,利用现有的材料来制作与主题相关的手工艺品。老师鼓励小学生介绍自己手工品的设计理念、运用技术等等,让小学生自主评价及不同小学生相互评价彼此的手工艺品,随后,老师科学评价小学生手工艺品,肯定小学生的独特创意,表扬小学生独自动手操作的行为,增强小学生动手实践的信心[3]。
结论:正视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及小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意义,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机制等途径来提高美术教学效率,锻炼小学生美术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为实现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及小学美术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英.小学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7):65.
[2]吕向伟.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讨[J]. 中外交流, 2019, 026(046):223.
[3]汤红丽.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32):22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