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吴银芳
[导读] 素质教学改革下,教育行业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关键品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其中就包含有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吴银芳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渔浦小学 311256
        【摘要】素质教学改革下,教育行业对学生关键能力和关键品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其中就包含有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抗挫折能力有利于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以更加沉着、冷静的状态加以面对,从而让学生在社会生存中有更好地发展空间。以下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性建议,同时在此基础上助力小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学;抗挫能力

        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身体成长和心理成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教学模式的陈旧以及教师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以至于教学质量不甚理想。为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革新教学模式,积极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和积极转变自身认知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与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当前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教学模式陈旧是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非常普遍的问题,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枯燥的语言讲述方式来让学生认知和学习体育相关知识,缺乏趣味性的同时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激发对体育学习的兴趣[1]。其次就是在户外锻炼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在演示教学之后让学生自主锻炼,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导致学生的锻炼效果不甚理想。由此,在这样一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之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便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素质教学改革一再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并不够重视,只是单纯的引导学生认知体育及参与体育锻炼。而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教师的认知错误,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养,而对于学生能力素养和品质素养的培养是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其次就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足,导致无法有效的、良好的对学生的关键能力进行培养。
(三)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尽管素质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全面加强了体育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但是在很多小学学校中体育教学的地位还是略显低下。即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不少小学学校还是以分数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而对体育、音乐等学科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学校在体育学科的课时安排上非常少,基本上一周只有两节课,甚至是只有一节课;其次就是体育课堂被其他学科教师“霸占”的现象严重,即在下雨天无法开展户外体育教学时,一些主课教师就会对体育课进行“霸占”。
二、小学生抗挫折能力薄弱的原因
        现如今,小学生抗挫折能力薄弱是一个存在非常普遍的问题,而之所以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现如今,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大部分家庭的生活质量都较为良好[2]。同时,很多家庭都只生育有一个小孩,所以对于孩子的溺爱可谓是非常严重,基本上孩子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以及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和受委屈。由此,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其抗挫折能力都是非常薄弱的。
        其次就是教师缺乏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现如今,在素质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行下,教育行业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其中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全人格、思想品德等关键品质的培养。尽管抗挫折能力也属于关键能力和关键品质中的一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其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也没有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培养。由此,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就普遍低下。
        最后就是小学生本身的年龄因素限制等。小学生年龄尚小,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其所遇到的困难非常少。有些困难其可以自行解决,而有些困难会在家长及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解决。由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没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而与此同时,小学生由于没有什么事情是必须要达到的,所以很多时候当其遇到困难的时候,其若无法解决便会自主选择放弃,这同样也是导致小学生抗挫折能力无法有效锻炼的因素。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挫折
        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挫折是有效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在正确认知挫折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去直面困难与挫折。小学生年龄尚小,生活阅历较少,所以体验挫折的机会并不多,因此,有不少小学生认为挫折是不会出现在自己生活中的。基于此,教师必须要让小学生认知到,挫折是始终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是无法避免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遇到的挫折会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大。在这一点上,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让学生充分明白和认知[3]。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小时候所遇挫折情况来向学生表达挫折是无处不在的。同时,教师也可以让班上学生来谈一谈自己所遇到的一些不能解决,或导致自己难过、放弃的事情。这样一些已经发生在个别学生身上的一些困难和事情,都是这些学生所遇到的挫折,同时也极有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如此,通过案例式教学能够让学生真切的明白,挫折是无处不在的,是需要我们自身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勇气来加以正确面对的。而在学生正确认知了挫折之后,教师需要以挫折来积极鼓励学生。如教师可以采取语言激励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告知学生挫折并不是坏事,他是磨炼我们意志力、锻炼我们勇气以及提升我们力量的元素所在。因为在不断克服挫折的过程中,我们将变得更加坚强,同时我们也将更加充满力量。如此,在这一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挫折,并鼓励学生正面面对挫折,能够为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二)打开学生的心理防御性
        每个学生基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抗挫折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抗挫折能力,教师需要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首先,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困难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还是因为目标的达成太难,抑或者是事情本身以及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更或者是自己的运气太差等等。而在找出了困难的相关因素之后,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寻困难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一直沉浸在失落、自我谴责或者是放弃情感下。即引导学生将困难化为自身的动力,要么更加努力、要么改变策略、要么多次做尝试等等。与此同时,为了打开学生的心理防御性,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去面对困难和挫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个诉说心里话的主题活动,即让学生在课堂上当众说出自己最害怕、最不愿意参加的体育项目及其中的原因。而在学生说出心里话之后,教师需要发动全面学生来帮助其想办法或者是陪同其一起进行该项项目的锻炼。通过这样一个主题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直面内心所惧怕的东西,同时在教师与同学的鼓励、陪伴下来有效克服自身的这一恐惧心理,并在其中获得成就感。由此,学生将建立起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勇气,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但凡遇到困难与挫折都可以更加从容、自信的加以面对。基于此,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将得以有效培养和提升。
(三)以竞赛活动来进行培养
        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最有效的也是最直接的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就是通过竞赛活动的组织来对学生进行锻炼和培养[4]。竞赛活动的组织必然伴随着成功与失败,而每个参与竞赛活动的学生都需要做好面对挑战以及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如果缺乏这样一个心理准确,那么学生将在比赛失利之后变得非常失落,同时学生也不能够非常轻松的投入到比赛之中去。基于此,体育竞赛的组织是锻炼学生勇气、与抗挫折能力的有效方式所在,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课堂上对其加以高度重视和有效落实。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体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两人三组的接力比赛。或者为了锻炼学生的体育技巧和身体素养,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篮球对抗赛。所有比赛都需要设立丰富的奖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加热情和专注,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失败的感受。而在这一基础上,教师便可以对学生加以良好的引导,引导其正确面对挫折,从而构建起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四)积极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最为重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所以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积极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开展工作。首先就是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即学校需要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到一些专业的机构、高校进行教学能力的培训,或者是积极邀请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培养讲座。其次就是加强体育教师的招聘要求,即学校需要提高对体育教师的招聘要求,以及花高薪聘请一些更加专业、素养更高的体育教师来校任课。总之就是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与强化来提升体育教师队伍水平,从而,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及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抗挫折能力。
四、结语
        对于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良好的抗挫折能力能够帮助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好地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从而获得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提升自身素养,以此来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挫折和面对挫折,而在此基础上助力小学生构建起良好的抗挫折能力,并为其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永红.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J].教育界,2018,15(28):176-176.
[2]李虎程.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抗挫能力[J].文渊(中学版),2020,23(8):894-895.
[3]杜春荣.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1,10(007):90-91.
[4]桑林军.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意义和途径[J].文学教育,2018,1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