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影的艺术———皮影戏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任宏伟
[导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的过程。

        任宏伟
        济南市钢城区南下冶小学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其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并将这种知识和能力运用到生活实践,达到服务人类,造福社会的目的  。
        在学习了《影子》、《认识光》后,掌握了影子的形成条件和光的传播方式的知识,设计了一堂关于传统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课本上所学的光影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皮影戏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的目的。课程活动名称光与影的艺术活动目标  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使学生了解科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皮影戏这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间艺术的初步认识和欣赏;使学生从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对它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研究过程中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全面、形象、直观的呈现信息,指导学生直接与艺术进行交流,进行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确研究课题
        (二)1.教师播放皮影戏《龟兔赛跑》的视频片段,提出问题:视频中展示的是什么故事情节?它与一般的动画片有什么不同?
        (三)2.在学生表述的基础上,教师导入课题,我们视频中看到的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皮影戏,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深受人们的喜爱,至今人焕发出勃勃生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皮影戏的制作原理,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欣赏片段,探究制作
        1.教师出示几组皮影戏片段,让学生充分了解皮影戏的特点,激发他们探究皮影戏的浓厚兴趣。


        2.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并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皮影戏的制作过程和要领。学生发言,教师进行评价。
        3.教师示范制作皮影戏《西游记》中的人物剪影,并强调制作要领。
        4.教师邀请学生搭档,示范皮影戏的操作。讲述操作过程中,灯光的设置以及剪影的操作要领。
        (三)合作探究,动手操作
        1.老师准备了《西游记》中学生耳熟能详的角色图片: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沙和尚、白龙马、哪吒等,分组动手操作皮影戏剪影,教师来回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生分组展示皮影戏,小组间进行互相点评,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四)探究原理,总结收获
        1.教师提问: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皮影戏的操作原理
        2.引导学生在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体验到知识转化成能力的乐趣和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欲望。
        3.启发学生畅所欲言,谈感想,谈收获。活动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了皮影戏的特点、制作方法以及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巩固和检验了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由以前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关心活动的过程,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的积极,学生有想法,有见解,有创意,这对学生分析、探索、理解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提供的课件以及学生动手制作的作品,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提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这堂课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课本上冷冰冰的知识变成了有声有色的鲜活的实践,完美演绎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