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中的重要作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梁伟平
[导读] 本文通过研究思维导图,并结合当今课程实施,证明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维品格和文化品格,从而能够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梁伟平
        濮阳外国语学校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思维导图,并结合当今课程实施,证明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维品格和文化品格,从而能够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从而提升思维品质。
        关键词: 思维导图、思维品质、 课堂教学、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的同时优化思维品质也是教学任务之一,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构建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必备品格。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The New Version of Bloom’s Taxonomy)中指出分析(Analyzing)、评价(Evaluating)、创造(Creating)属于高阶思维品质(Higher Order Thinking Skills),识记(Remembering)、理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ying)属于低阶思维品质(Lower Order Thinking Skills)。
        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英国学者东尼 博赞(Tony Buzan)先生提出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和思维导图(Mind Mapping)的概念。思维导图(Mind map)是从一个中心词开始联想出分支,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各关节点又可以发散出下一层级相关事物的可视化思维过程图(发散+逻辑+创新思维)。在英国、新加坡、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领域广泛应用,从小学就开始思维导图的教育。台湾、香港已经将思维导图纳入学习课程,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成效显著,是21世纪创新的学习方法。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部分学校已经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中。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使思考的过程可视化。有助于学生提炼核心结构,理清条理,把握知识点间的关联,从而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思维导图的核心作用是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把思维导图运用到教学中有极大的优势:
1.用思维导图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注意力,解读文章内容和结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多样性学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同类词汇的学习方法,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思维导图的色彩、图画、线条及关键词,能给学生以动感、美感,又能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技能,参与思维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分析文章时,从整体入手,分析语篇的中心思想,划分段落、总结段落大意、分析语篇的逻辑结构、语篇的特征,分析语篇的文体风格、写作技巧、写作特点、社会和文化背景及修辞运用等,从而使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并从字里行间理解作者含而不露的深层含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识别文章的篇章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深层理解语篇的逻辑结构,谋篇布局和主题思想。初中的文章结构基本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首都师范大学  林立教授

2.建构知识网络,提高记忆力
         思维导图把文本知识显性化,言语信息图像化,能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能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构建新的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课堂教学,培养学习策略,促进自主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系统化等多项思维方式的活动。同时,思维导图从中心话题出发开始讨论,在不同的分支上发散和延伸,产生出更多的观点和创意,具有清晰思路、开阔思维和启发创造的功能。
(1)利用思维导图解析文章内容,促进思维品质准确性的发展。
(2)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梳理文章内容,提炼文章的结构特征,促进思维品质深刻性的发展。
(3)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促进思维品质逻辑性的发展。
(4)利用思维导图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思维品质创造性的发展。
(5)利用思维导图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促进思维品质批判性的发展
实际上,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借助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创建
已独有的一个知识体系的过程。思维导图是思维过程的体现和知识结构的体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方便直观地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现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不断发展。教师抓住文本中作者情感和行为变化的词汇来分析。对作者态度和意图的正确判断和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品质,同一个文本,不同的思维导图的对比,还巧妙地培养了学生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开放性、创造性五种思维品质。
        思维导图所起的作用是呈现所学知识并帮助记忆,让学生自己学会独立绘制思维导图,才能达到绘制思维导图的真正目的---激活思维、整理思维。在阅读课上,我们要让学生们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画出文章脉络的思维导图。用以查看究竟有多少学生能够自己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理清文章结构,来实现自主阅读的目的。
        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绘制思维导图:
  首先,教师先示范,再培养学生迁移能力。教师先教会学生初中阶段典型的4种文章结构,一遇到这些结构,就让学生套用。中心主题必须具有概括性,有助于联想记忆。
        其次,文章体裁结构非常典型突出,有文章标题,还有段落小标题,这种情况也是让学生自主去画。
        再次,整理完善,有评价反思。完善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新的启发,是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同一主题的思维导图可以多画几次,利于学生牢牢把握知识架构,有助于学生长期记忆,也会使那些英语学习薄弱者有了信心。
        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它是以教学核心问题为主线,将整个教学看作完整动态开放系统,实现教学内容步步深入、目标渐渐达成的教学过程,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并且,思维导图式家庭作业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集趣味性、针对性、层次性和自主性于一体。学生在完成英语家庭作业的过程中自由发挥,各展其能。这样的英语家庭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展现个性魅力的平台,能够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