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洋洋
(山东省泰安师范学校附属学校,山东 泰安 271000)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我们的孩子必须具有多种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在这样的形势下,死记硬背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习需求,取而代之的将是对资料的搜集、整合、应用与创新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明理明智。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重点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引导学生爱上阅读。
一、一年级学生阅读现状
一年级开学初期我对我班学生的阅读情况做了初步了解。大部分的家长重视孩子的阅读,家中也为孩子准备了各类图书。平时也陪孩子一起看书,但是阅读时间和内容较混乱,缺乏计划和坚持。从而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加之各类电子产品的诱惑,低年级学生对读书并不是特别喜爱。
因此基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引导他们爱上读书这两点,于是我们与学生们一起展开了读书活动。低年级阅读习惯的培养主要从校内阅读和家庭阅读两个空间维度展开。
二、阅读引导措施
1.校内阅读
(1)书香教室 共享氛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是我们肩上的责任。为此,我们首先要在班级内致力于营造一个饱含书香的氛围。在教室布置上,我们可在教室四周的墙壁上贴上学生的阅读绘画作品及手工制作等,使学生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学习和读书氛围。同时开展了捐书活动,充实班级图书角,另外还从阅览室借阅部分适合低年级阅读的绘本故事,童话故事等书籍。让学生们有书可选,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可在教室中多开辟几处图书角,目的是方便孩子们在闲暇时间随时取阅自己喜爱的图书。班级成员共同遵守书籍约定:小小图书,人人爱惜。原处归还,不出教室。配备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书籍。我们希望首先通过环境和规则的影响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美好与神圣。
(2)国学诵读 浸润心灵
我们的目标是让低年级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喜爱阅读。基本方法是以读给学生听为先导,并逐步将听、看、读、演、讲相结合的阅读模式。
在周一至周五的早读时间诵读国学内容,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由于低年级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起初教师可以以动画的形式将国学内容展现给学生。利用同学们都喜欢的动画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进入安静的学习状态。古文朗朗上口的韵律适合小学生反复吟诵,进而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国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单。反复诵读,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帮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经典、浸润心灵,开启心智。因此这一过程中引领学生诵读是关键。随着学生对拼音的深入学习,我们的学习方式可由原来的动画和老师领读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拼读,同学促读或小老师领读。学习重在反复、积累的过程,依据遗忘规律曲线教师引导学生把每天学习到的一、两句内容利用周末时间复习背诵并录制视频上传到学校网站在线班级。
(3)阅读引领 思维碰撞
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所以开学之初教师可以读书给孩子听。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到老师的讲故事声,原本乱糟糟的教室立刻变得鸦雀无声,一双双闪着星星般光芒的小眼睛紧紧跟随着你。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爱听故事这一特点,每两周给孩子们推荐一本书。
从开学之初到现在已推荐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狐狸列那的故事》、《格林童话》、《小猪唏哩呼噜》、《吹牛大王历险记》、《飞上天的鱼》这6本经典儿童文学。每天节选一个或两个故事读给孩子听。教师声情并茂的讲,孩子专心致志的听,正讲到故事高潮或快结尾处的时候戛然而止。就书中内容与学生互动。或引发学生的思考,“你们猜猜看,这是小猪唏哩呼噜干嘛去了?”这时学生则会联系前面的故事内容进行猜测,七嘴八舌的争相发言。在猜测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很好的训练。或将阅读延伸到家庭中。“这个故事太有趣了,你们想知道后续的内容或更多的故事吗?想的话回家请找来这本书和家长一起读。如果你知道了故事的结局,或知道了这本书中更多有趣的故事,老师会请你来讲给大家听。”
本身故事情节就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加上还有自我展现的机会,大家就更加积极踊跃的去阅读。
(4)好书推荐 交流共进
好书推荐我们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教师推荐,二是学生推荐,三是家长间互荐。
一般教师通过“读故事”活动推荐好书。每周也有学生给大家推荐书籍。内容大多是绘本。有《猜猜我有多爱你》、《树真好》、《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小兔彼得》等。除了学生在班内上台推荐外,多数同学可以录制视频传到学校网站在线班级进行分享。大家通过查看同学们的推荐,互相分享有趣的书籍。同学之间的推荐不仅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还锻炼了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家长间互荐一般是家长定期在微信群群中进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孩子喜欢读的书及孩子在读书中的趣事。这既可以使家长朋友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同时也是孩子读书趣事的记录、分享平台。
2.家庭阅读
家庭阅读主要是从家庭书香气和亲子共读入手的。
首先要在家庭中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开学初期我就给家长推荐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学生读的书,包括图画书,整本书和人文百科。建议大家充实家庭书架,做到学生信手可拈到喜欢的书籍。并倡导家长放下手机,拿起书和孩子一起阅读。并将这一项作为我们的每日阅读作业——“我的阅读日志”。制作此阅读记录卡的目的是为了使家庭阅读更好的实施与落实。阅读记录卡一周一张,每天的目标有1.大声诵读10分钟。2.亲子共读10分钟。3.自己阅读20分钟。阅读卡是从学完拼音后开始启用的。根据每天的阅读时间在表格内打钩。超过目标40分钟就可以得到一颗星星。一个月根据得到星星的多少评选读书小明星,颁发表扬信。学期末最终胜出的读书明星老师会赠送书作为奖励。下面还有我推荐的书和画一画,写一写。画一画写一写这个栏目使学生的读书活动变得更加深刻,由过去单纯的读完到现在读完后回想和想象再创的过程。最后的栏目阅读中的童言童趣由家长记录。这个栏目增加了情感的交流,使我们的阅读日志不仅承载着读书的快乐还承载着读书中的亲子之爱。
总之,通过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风气,一种氛围。让好书伴随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