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应始于小班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林黎君
[导读] 幼小衔接很重要,最适合幼儿的衔接教育,应从小班开始,帮助孩子在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好准备,使之能以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身心健康迎接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林黎君
        泉州市洛江区信和幼儿园362011
                                      
        【摘要】
        幼小衔接很重要,最适合幼儿的衔接教育,应从小班开始,帮助孩子在生活能力、运动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做好准备,使之能以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身心健康迎接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幼小衔接  始于小班  生活能力 身心健康 学习能力
        
        幼儿从幼儿园状态过渡到小学状态,是一个从学前期进入学龄期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幼儿园主要以游戏为主,而小学主要以课堂学习为主;幼儿园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约束,小学必须按照严格作息时间来约束自己;从没有读写任务到必须做读写作业;环境和时间的转变,任务、规则的约束等,都会给幼儿带来一些不适应。
        日本将“幼小衔接”列入终身教育体系,文部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不是要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学科内容直接连续的东西,而是培养儿童上小学后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为了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家长需要清楚幼升小要衔接什么?千万不要等到大班才来谈“幼小衔接”。
        一、提升生活能力,助力适应小学生活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有许多教育资源和教育契机。”生活中每一时、每一处、每一事都蕴含着教育因素。
        为帮助孩子提升生活能力,我们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儿童五大领域发展基本规律、学习特点以及《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从小班起,就精心指导家长加强日常生活管理,提出不同阶段的培养建议,提升幼儿的生活能力。 
        生活能力,不是一天练成的,必须从小培养,什么阶段学什么事:两岁吃饭,三岁穿脱衣服,四岁铺床,五岁扔垃圾,六岁收拾房间,……从小鼓励他们不断学和做,在一次次练习中,就逐渐掌握了。
        幼儿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做很多事,但回到家里,许多就变了样。我们引导家长树立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在家务劳动中邀请孩子加入。
        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培养幼儿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习惯;懂得整理自己的书包;学做值日生工作,会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并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锻炼其意志、品质。大部分家长密切配合做好老师的工作,认真指导孩子在家洗碗、扫地、擦桌子、叠衣服、整理房间、叠被子、整理轮滑鞋包和书包……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劳动,并在班级群打卡,分享孩子劳动的照片和视频,家长和孩子互相欣赏,更有干劲,获得成就感。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孩子不断努力和家长密切配合下,生活自理能力一天天进步,综合素质越来越强,家庭生活越来越充实,许多家长倍感欣慰。通过三年的准备,老师和家长深深感到:家长退一步,孩子进一步,家庭生活中的锻炼能带给孩子独立、自信、自强。
        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生活照顾比较多,上小学后,生活、学习不能再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一个没有自理能力、不会照顾自己的孩子,是很难适应小学生活的。


        二、加强体育运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坚持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让孩子从小喜欢运动,塑造孩子健康的体魄。我园积极开展体育运动,从小班逐渐增设体育活动,加强幼儿的体育运动。每周开展全园混龄运动大循环活动、足球、KDL体智能等运动,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在快乐中锻炼。
        孩子常态化的体育运动中,退缩感越来越少,越来越积极,越来越自信,提高抗挫力、意志力。当出现挫折,引导他们学会抵抗挫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获得经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不因自己的缺点感到沮丧,不会过多在于别人的批评,能接纳别人,包容别人的短处。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情绪稳定,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适度,没有过激行为和不协调行为。
        引导家长多观察幼儿,积极为幼儿创设运动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孩子从简单入手,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多表扬他、鼓励;再逐步提高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孩子不断提高运动能力,获得更大的进步。
        “健康心理 、健康身体”有助于“健康作息 、良好品德”的养成,对新环境或事物的变迁,能始终保持稳定而良好的情绪,良好的生活和社交能力、稳定协调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热爱新生活,身心健康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三、提高学习能力,受益顺利进入小学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之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一切能力都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幼小衔接”从大班开始,将导致有些孩子不能顺利进入小学。
        我们会发现一些孩子的问题:有的孩子虽然看似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学习、却神游四方,心不在焉;有的孩子做作业就像马拉松,别人都去玩了,他还很多空白,直到深更半夜,作业仍然字迹潦草、质量低、错误多;还有的孩子很不“安分”,东跑西跑,时而拿东西吃,时而上厕所,时而东张西望。
        幼儿园的孩子正是开发智力、启蒙学习的最佳时期,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一点一滴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和握笔姿势,专心听讲,认真细心,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加强幼儿看图讲述能力的培养,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从幼儿心理、能力和认知特点以及小学学习基本素质的要求,从学习品质与入学适应、阅读与书写、数学思维、运动等方面,引导幼儿做好情感与态度、能力与知识的准备,提升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思维能力。
        学习能力是儿童学习成长的必需品、学习发展的基础。从小班开始形成教育合力,每个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当前的主要问题,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提供相应的幼小衔接文章和教育策略,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指导家长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共同指导帮助幼儿。
        学习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它是由感觉动作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学业能力、社会适应性能力等多种能力组成的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强,孩子能轻松自我提升,学过的东西能记住。如果没有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和最近发展区,加与指导和帮助,忽视对孩子的关怀,错过关键发展期,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到大班很多地方就会弱于同龄人,对学习没有兴趣,将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学习。
        
        结论:
        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对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幼小衔接需要从小班开始,家园携手从点滴做起,帮助、引导、鼓励孩子做好相应的身心准备和能力准备,为入小学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旭花  李芳.《幼小衔接——帮孩子轻视上小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林秀娟.《幼小衔接教师指导手册》,福建人民出版社.
          [3]付小平.《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电子工业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