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请善待你那上进的心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袁海艳
[导读] 一位学生曾跟我说“哪怕我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怪兽,我也想打败一个奥特曼”,孩子气的口吻却让人感受到他那渴求上进的心。
        袁海艳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  211504
        【案例背景】
        一位学生曾跟我说“哪怕我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怪兽,我也想打败一个奥特曼”,孩子气的口吻却让人感受到他那渴求上进的心。有道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上进的心!上进心是激发孩子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也能成为孩子的精神压力。当上进成为孩子不堪重负的精神负担,裹住了孩子想继续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是该引导孩子学会释放精神压力、善待并精心呵护自己那可贵的上进心?
【案例描述】
        “二模”成绩出来的那天晚上正好是我上晚辅导,同学们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大家都心事重重,在十分压抑的气氛中,我艰难地评讲完“二模”试卷,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来,这次发挥严重失常的小Y同学就来了,听着她那有气无力的脚步声、看她那憔悴的小脸和空洞无神的眼睛就知道她可能在成绩出来之前就预测到自己的失利而煎熬自己好几天了!
        “来吧,抱抱!”我赶紧起身给了小Y同学一个拥抱!
        “老师,我……”小Y同学哽咽了,“我没考好!”
        “我看出来了”我赶紧拿出纸巾递给她,“你还是笑起来好看!”
        她苦笑了一下,说:“老师,第一天考语文和数学,我觉得我没有考好,就回宿舍睡觉了,后面三科都没心思考!”“难怪这么憔悴的,敢情你已经煎熬自己近一个礼拜了!语数外三科有两科感觉不好,而你的总分距离本科线只差2分,足见你强大的实力啊!”我发自内心地感叹,希望她不要总看到自己的失利而灰心丧气!
        “老师,说真的,如果我高考考不好,我可能会去死的!”至于吗?我着实被看起来比较文弱秀气理性的她吓了一跳,稳住自己的情绪后问她:“你爸妈知道你这种想法吗?”她点点头。“那你猜猜,你爸妈是为你的上进心骄傲呢还是对你这种想法失望焦虑?”她沉默了。“如果十五年后,我儿子跟我讲‘妈妈,如果我高考考砸了,我就去死’,我会很伤心、会崩溃的!”“为什么呢?”她很诧异。“我认为珍爱生命教育在所有的教育中是排在第一位的,生命没了,什么都没了!如果我儿连生命都不珍惜了就击溃了我对他所有的教育和培养,我所做的还有什么价值呢?平安健康快乐永远是父母对子女最朴实也是最奢侈的愿望和祝福!”她若有所思。“我是一个妈妈,我能想象出你妈妈为你的上进欣慰的同时更多的可能是担忧,你觉得呢?”“别再把‘死’这个字挂在嘴边,别再挑战妈妈那脆弱的神经了,好吗?”她点点头。
        “高考考不好,我会觉得特别对不起老师!”她还没有彻底打开自己的心结。

“没必要,那是我的职责所在!再说了,对你们尽职尽责,你们好了可以为我的履历添上光辉的一笔,说不准还能拿点儿奖金为我家的‘建设银行’(指的是我儿子)添砖加瓦哩!”她忍不住笑了。
        “老师,您的话我就听得进去!我觉得您应该做心理辅导老师!”她语气变得轻快了很多。“得了,打住,干那活儿的话,天天遭遇你们这群不谙世事的孩子,还不得影响我的生活质量啊!实话告诉我,你那么在乎高考是你对自己的人生有全面的规划还是因为高考涉及到你的面子和尊严?”“应该是感觉面子上不好看,被人议论受不了!”她稍作思考便做出了肯定地回答。“我猜也是,高考确实是人一生中的一道分水岭,但不是通向成功的独木桥啊!不妨想想假如高考失败是不是真的就像你想的那样暗无天日?如果你因此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你就彻底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了,不是吗?那你永远就是一个失败者了!”“弦儿绷得太紧容易断的,对自己好点儿,别总把自己逼进死胡同!就像这次考试,你看到的是你的失利,而我或者说更多的知道你考试经历的人看到的可能都是你的实力!”她笑了。
        “我觉得最后这两个月,你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高考有智力的比拼也有心理的比拼!不妨告诉你:所有的科任老师都认为,你的学习已经不需要太多的指导,主要是要对你进行心理上的开导!可见,所有的老师对你的评价有多高!我想这种评价绝不会因为你考试失利而改变的,你有足够的理由自信啊!”她由衷地笑了。
【案例反思】
        目送她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向教室,我品尝到了教育的喜悦。这一次成功的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多思考。
        首先,对临近高考的学生,我们要正确处理自己的期待与学生的努力之间的关系,千万别让我们的期待成为学生的心理负担。临考的高三学生基本上都树立起了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有了初步的设想。只要和他们稍加交流我们就不难发现任何学生都渴望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考出让自己满意、令别人羡慕的成绩,在证明自己实力的同时也为自己打开未来之门赢得一块儿有分量的“敲门砖”。来自社会、来自家长以及来自自身的压力会让临近高考的学生不堪重负,结果出现目标颤抖效应,在高考中发挥失常!作为老师,我们不妨淡化我们的期待,积极引导学生释放精神压力、善待并精心呵护自己那可贵的上进心,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促使学生顺利应考,还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让学生终身受益。
        其次,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需要每位老师去践行。“以人为本”需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心关爱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抛开自己的功利心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跨越学科教学的界限,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在引导学生释放压力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尽管引导学生释放压力目的是要让学生恢复自信树立信心,但是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学生的优缺点,一味地放大优点回避缺点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者更大的焦虑。在引导学生释放压力的过程中要有真情实感,做到动之以情。教育是科学是艺术更需要情感,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有真情实感才能得到学生的真实回应,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引导学生释放压力的过程中要标本兼治,做到晓之以理。开导学生不能只注重安抚学生的情绪,更要引导学生打开心结,找到学生情绪波动的深层原因方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后,各科任老师要团结协作,加强交流。与学生交流时,我们不难发现转述其他科任老师对他们的好评往往比面对面地赞美他们更能激励他们。每位科任老师从本学科学习的角度对同一位学生会有不同的认识,加强与其他科任老师的交流,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从而使我们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更加有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