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学一年级学生语言学习发展的成因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许新利
[导读] 语言学习是支撑交流能力与沟通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整个语文课堂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

        许新利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福隆乡中心小学   532303
        摘要:语言学习是支撑交流能力与沟通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整个语文课堂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对此,本文也将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成长为切入点,从语言学习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小学一年级学生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解决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学生;语言学习;改革方法
引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启蒙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意识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语文作为支撑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做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教师应当认真分析,低年级学生在语言交流中存在的障碍,要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语言的积累,巩固基础知识,增强口语交际能力。
一、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语言交流存在的基本问题
        首先,大多数低年级学生缺少语言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再加上,很多学生从小也缺少与他人沟通的机会,他们缺乏特定的语言交流环境,过着蛋壳文化的生活,长此以往,学生也丧失了人际交流的愿望和乐趣,他们的语言积累也变得十分匮乏。
        其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只是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但却并没有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看法和观点,重视读写,轻视听说,最终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很多学生都变得不会说话或者是不爱说话。在这里,教师仍旧把自己当做课堂的掌控者和支配者,只是让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完成任务,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他们的语言积累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无法实现延伸和拓展。
二、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和措施
(一)鼓励学生在模仿中积累语言
        任何学习都是以模仿为起点的,模仿也是学生感知这个世界的天性[1]。著名的教育学家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而且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模仿。对此,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课文内容寻找切入点,让学生在模仿中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四季》这一篇诗歌,让学生领悟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明确季节的基本特征。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展示出秋天丰收的画面,要让学生自行联想到自己的所见所感,然后再让他们模仿小诗人用课文中的说话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秋季的看法。在这种模仿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实现课外阅读的延伸和拓展
        教师不能只是把课堂当作学生语言积累的主阵地,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想象力。对此,教师应当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发展特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能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和韵律。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字经》这样的经典书籍,让学生观察这一本书中介绍的趣味故事,先在黑板上抄写出书本的前10句,让学生进行朗诵,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2]。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早读或者是午间诵读的时间,引导学生大声朗读书中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妙。
(三)注重生活的积累和总结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小学生的交往环境是相对闭塞的,他们被教师和家庭包围着,就如同鸟笼里的金丝雀一样,生活十分单调,大多数都是在接触电脑或者是电子游戏,与不同的考试班或者是补习班结伴而行,远离了多姿多彩的语言环境,与大自然的接触少之又少,只知道院子里高墙之上的四角天空,无法领略诗歌与花鸟的美好,也没有欣赏自然环境的机会。对此,教师就应当从低年级开始,让学生懂得感受生活,带领学生去花园,去公园,去博物馆,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只有这样才可以为自己的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内化语言,让学生观察校园花坛里的百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学生到操场上,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性问题。在这里,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当你们面对花坛中这一美丽的图画时,你们会送给他们怎么样的词语?让学生联系到百花争艳,五颜六色,万紫千红,姹紫嫣红等形容词,并引导学生分析花的生长形态,告诉学生哪些是花骨朵,哪些是含苞欲放,哪些又是欣然绽放。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春游,让学生快乐的奔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气息,寻找万物复苏的足迹,体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小学一年级学生语言教学的优化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丰富学生词汇的应有之策,也是提高学生文采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模仿,课外阅读,生活信息的提炼这三个角度,论述了语言学习调整的途径,充分结合了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基本特点与认知规律,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在未来,教师也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创设方法,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积极向上的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桂青. 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J]. 信息周刊, 2020, 000(005):P.1-1.
[2] 赵建文, 秦玉莲.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5):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