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俏群
浙江省武义县下杨中学 321205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初中科学这门学科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照本宣科,单纯从要求学生背诵科学知识点的角度出发来引导学生完成掌握。而是应当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科学实践能力,培育科学精神,这也给初中科学教师的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题。本文将围绕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构建高效初中科学课堂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科学探究
前言:
传统科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存在效率较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多种情况。这些情况共同导致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升,需要教育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获取更大的学习收益。
一、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实验精神
初中阶段科学教学囊括了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学科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由于这门学科的理科性较强,不光要重点讲解理论知识的部分,还要注意实验技能的培养。日常教学遇到一些简单小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直接为学生进行演示型的实验。课堂一开始教师为学生讲解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然后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实验道具,在讲台上为大家演示酸碱反应的部分实验,带领学生共同探讨酸碱反应的有关问题。一边进行实验,一边讲解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酸碱知识,使用的基本都是强酸和强碱,危险性较大。考虑到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不足以完成这次实验,还有可能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危险,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邀请几名学生到讲台前来扮演自己的小助手让学生通过办配合的形式来完成本次实验的学习。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每操作一个步骤都可以提问学生:“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去闻试管中的酸碱物质时,不可以直接把鼻子凑上去闻吗?”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完成科学实验的探究,让枯燥的科学理论变成直观的科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实验精神。
二、引入生活实例,提高科学兴趣
在教学科学这门学科的时候,很多教师都会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特别浓厚。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学生不喜欢学习科学知识的两个根本原因,其一是学生此前对于本学科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获得自我效能感,无法将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其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科学知识过于抽象,运用生活化的知识,无法很好的对科学知识进行掌握。这两个原因实际上也是在提醒教师要注意转变个人的教学方法,尝试从多角度出发,把科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学习,降低科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分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有机物,无机物等多种类型的物质。但是学生此前并没有接触过这些概念,如果不从生活化的角度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就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对这些知识进行系统掌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建立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生活常识的角度来理解有机物,无机物等多种新鲜概念。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支做饭的短视频,让学生思考在做饭过程中,厨师分别使用了哪些有机物和无机物对视频中出现的物质进行分类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经过认真观看学生可以大体总结出在做饭过程中使用的水是无机物,而饭团是有机物,通过简单的教学分类,让学生一边学习生活化的案例,一边从中吸取科学经验。当校学完本节课的知识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生活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这样的有效引导学生对于物质分类,这部分内容的了解程度能够进一步加深,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把原本枯燥的科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烘托了趣味化的课堂氛围。
三、开展课堂游戏,丰富课堂内容
初中阶段,学生在学习很多科学知识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难度较大的科学问题,需要学生表现出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理解这些内容。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身就是一个难点,这也给初中科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有效的小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尝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
例如:在教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本节支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难度相对较高,学生需要掌握能量的互相转化以及能量的存在形式等多种复杂的问题,其中一旦一个环节出错,整体的思维框架都会崩塌。经过教学分析,教师就会发现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课堂一开始就要求学生理清楚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不仅不会提高教学效率,反而有可能让学生陷入混乱的思维状态,使学生思维变得更加迟钝。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小游戏。比如在探究光能电能热能的转化时,教师可以邀请三位同学到讲台前来进行角色扮演小游戏,一名同学扮演电能,一名同学扮演光能,一名同学扮演热能。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情景表演,其他学生可以一边观看一边思考三种能之间的转化关系,当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教师就可以对讲台下的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参与表演的这三位“能同学”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通过在课堂上开展一个简单的小游戏,让学生理清三种能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学习中的应用,也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整个科学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味,丰富课堂内容。
总结:
如今,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不断推进,构建高效课堂成为广大教育者都在极力追求的教学目标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人们高度关注并重视。立足于教学实际现状,采取切之可行的措施构建出高效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取最大的学习收益。
参考文献:
[1]张茂旺.初中科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探究[J].魅力中国,2020,(36):88.
[2]朱俭洪.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3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