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奇峰
陕西省兴平市赵村镇界庄小学 陕西 兴平 713103
习作能力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据我多年在农村语文教学发现,农村学生知识面窄,学生习作中存在着许多不足,空洞无物,很难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针对这一现象,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点自己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看法和做法。
一、以读促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
1.注重课内阅读积累 。以课堂为“主阵地”,立足课堂,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众多专家深思熟虑、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我们学生习作的范文,我们要从中学习作家如何运用修辞方法、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写作方法并积累好词佳句。教师在上课时要扎实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紧扣单元习作教学训练重点,读写结合有效指导单元习作。在习作教学中,借助课文这些经典之作,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2. 推荐好书,开拓学生知识视野。叶圣陶先生在50多年前就说过“但凭一部国文教材,是够不上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于是,我让学生每周争取读完一本书,做好读书笔记,中年级的读书笔记主要是让他们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并写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有读、有感、有积累、也有收获。
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为习作积累素材。
生活就是一个万花筒,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处在校园、家庭、社会生活中,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学校、在家里……每天所看到的事物何其多,但许多孩子缺少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我紧扣课堂这个阵地,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将语文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了《乡下人家》后,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校园一年四季景色的不同以及我们乡村四季景色的变化,由于我们的孩子都生活在农村,对学校和乡村的自然再熟悉不过,让学生走进生活,养成观察的习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加强口语交际,为习作奠定基石。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能让学生自信心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有效的口语训练,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还能丰富学生们的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逐步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能准确地表达所见所感。
1、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安慰》,是说生活中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往往心里很难过,此时,如果有人安慰他一下,心情肯定会好一些。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根据课本上的三个场景,把学生分成角色,上讲台大胆地一一情景对话表演,学生的兴趣很浓厚,语言流利、通顺,而且学生还能够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然后我引出了习作《记一次运动会》,让学生写一写运动会上发生的事,写写自己身边的事,先说再写,结果这次作文内容详细、具体,写的很成功。
2、联系生活展开口语训练。生活是语文的世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口语训练的良好素材。同学之间发生的不愉快,一件令人难忘的事,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电视上的热点新闻都可以作为交际的素材,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而且还能让学生的倾听表达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教学中多练是关键。
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内容不限,字数不限,哪天记忆深刻就多写一些,哪天觉得没有什么要写,可以少写一些。这样,从思想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我紧扣单元训练,让学生有法可依。如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习作是《写观察日记》,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我也让学生试着进行连续观察,并记录自己的收获。让学生在花盆里种下几粒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让学生养几只蚕,经过认真观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蚕宝宝的一生;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开始变色了,让学生记录树叶颜色的变化;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们要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还有让学生观察家里养的小猫、小狗,写成观察日记。
四、 个性习作——给予学生展现舞台
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个性化习作就是要学生用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真实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1、内容开放,富有个性。在习作内容方面,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所写内容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尽量少写让学生无话可说的命题作文。教材中的作文练习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就写,与学生的实际远离的不写。每一个学生可以在主题活动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体验和灵感自由选择。
2、方法开放。用学生愿写的方式,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使用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去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畅谈个性化的认识感悟,抒发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和体会。
3、让学生开放习作的思绪。在作文时,尽量采用半命题或自由命题,教师只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写作方向和写作范围即可,具体的细节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能写多细,就写多细。每一部电视连续剧都是把每一个重要的关键的细节细化出来,而学生的作文就为什么不能写细呢?作文的字数也不要作出死硬的规定。能写多长,就写多长。于我而言,学生写得越长,我就越是鼓励。写得长,证明作文写得细腻,写的细腻证明学生对事物的观察细致,感悟深刻。
4、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评价者。我采用“自我赏识”、“小组赏识”“教师赏识”等方式去发现孩子习作中的亮点,赏识孩子们的创造性。因人而异,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要求,设置宽松的评价环境,力求人人参与,人人成功,人人进步,力争提高每一个学生的习作能力,增强每一个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总之,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大量的阅读无疑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强化平日的训练,是我们语文从教者需孜孜以求,终生探索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