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印
威宁县岔河中学(贵州)553105
摘要: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说,学生从小学迈入初中阶段,其接触到的数学知识内容更加丰富,也有很多学生开始出现了对数学课堂的畏难情绪。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经历不够丰富,对于部分数学概念定理难以深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时一些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可能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初中部分的数学知识比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更多,也更难一些,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压力。在小学时期,学生依靠简单地背公式、背知识点、多做题等方式,就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这种学习方式在初中阶段并不可行,单纯地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初中的数学知识逻辑性强,难度也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害怕学习数学的现象。因此,老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时,要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教学课堂上,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以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质发展。
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尽管初中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理论性的知识,但这些知识都是从生活当中提炼出来的,并且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数学也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运用知识改善生活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因此,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有效地提升他们在数学课堂上的活跃性。许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数学课程,是因为知识抽象,理解难度较高,在学习中容易遇到挫折和困难,从而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生活化教学则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借助具体形象的情境来展现数学知识,能够有效地降低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减弱他们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将他们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生活化教学还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改变“高分低能”的教学现象,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运用的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不利于生活化教学开展
长时间以来,中国在中小学阶段都实行应试教育理念,这种较为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过去的确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实际上,培养这些专业技术人才的不仅是教学方式,更多的是一种理念,或者说一种信念,一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但是在如今的初中教育中,需要的更多的是教学方式的创新,因为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国家、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只有创新才是国家继续稳步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仍有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他们依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二)没有指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部分一线数学教师并未制订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比如说部分教师在备课以及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并没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之间缺乏衔接。在教师提出某一个问题之后,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局限,单纯地利用教材中的公式来解题,不利于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从而造成数学学习进入到一个不良循环中,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也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三、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一)重视生活化教学、提升教学改进成果
作为数学教师而言,应当高度重视生活化教学,进一步引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较多的人物及情境,强化了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的熟悉感,缩短了初中生和枯燥乏味课本中数学知识的相应距离,刺激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这样一来,必然会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比如,在对垂直平分线进行教学的时候,设置了一个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A村在黄河的北侧,B村在黄河的南侧,当地政府机关准备在AB两村间,建设一个公交车站,以便于两村村民的交通,如何设置车站的地点才可以保证站点到A村的距离等于到B村的距离呢?此题目一出,便在短时间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则顺势介绍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一数学知识,很快地处理了这一生活难题,将学生引入到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初中生的内心深处唤起对数学学习的渴望。
(二)将生活化理念融入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通过课堂预习可以让学生大致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因此,老师要将生活化理念融入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在预习中接触、认识、理解生活化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相似图形》这一节的内容时,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微课视频,利用合适的线上通信软件发送给学生,或者利用自习课,通过投影仪播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微课视频中,老师要增加生活化的内容,例如,除了基本的数学定义之外,老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并将其总结记录下来,激发学生的生活化学习意识。这样,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生活化内容,从而使生活化教学得以顺利地开展。
(三)布置生活化习题
实际生活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数学教学资源,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挖掘和应用好这些资源,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习题,借助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让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教师应当结合初中生实际生活经验和熟悉的事物来设置习题内容,在题目中创设一个更加真实的环境,通过生活化习题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也能够让其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对自己实际生活的价值与作用。例如,某市要修建体育场,其中需要设计一条跑道,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怎么设计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场地空间,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他们设计出的方案十分新奇,很多学生还应用了“圆”的知识点,无论学生最终得出什么方案,教师都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能够真正学会应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结束语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生活化教学已然成为初中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生活化教学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模式的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树立起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将生活中的素材合理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鑫,张婷婷.探究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74-75.
[2]钟建军.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9):10.
[3]王德山.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7):28.
[4]陈冬蕙.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生活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之我见[J].考试周刊,2020(76):58-59.
[5]沈兆云.让数学走进生活——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