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海岱镇初级中学 云南省宣威市 655409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是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理念的最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阅读写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措施。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途径
引言
俗话说得好:“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在你的写作中体现出来”。初中阶段作为学习语文的关键阶段,要求学生必须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学工作者必须重视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出炉,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也需要随之进行完善提高,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探究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写作是将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的方式,所以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是若想将写作的内容写得尽如人意,那么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只有有一定的阅读量之后才能将自己所想表达出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检验学生的写作水平就是在检查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是否积累知识,并考查学生是否能将自己脑中所想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要考验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向之一,阅读和写作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学生在阅读时应该学习阅读的技巧并将学习的内容印在头脑中,在写作时将头脑中的知识筛选,然后留下重要的一部分。在写作时一定要筛选有关的内容,将无关内容排除掉,让写出来的内容和主题息息相关;阅读和写作并不是直接的促进关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所阅读的内容要根据学生身体和心理进行选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学生所需要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初中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策略
2.1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兴趣和习惯
要想写出一篇好的作品,那么一定要有知识、有词汇,只有不断读书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老话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多少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书读的越多积累的知识和素材越丰富,自己的情感领悟也会更加深刻,在写文章的过程中,自然是游刃有余,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过程是漫长的,知识是一点点获得的,不是一蹴而就,更不要急于求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学校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以专业的阅读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来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由浅入深、有简入难,为学生一步步铺设阅读的道路。阅读书籍一定要覆盖范围广泛,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科学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得到全面发展。
2.2基于阅读技巧运用的习作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技巧的训练和强化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章阅读和分析能力,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提高这些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且在写作练习中进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习作的质量。因此,在写作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阅读教学的知识性和技巧性的内容进行回顾,建立联系,然后根据相关的技巧设计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任务,进而帮助学生形成习惯,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运用在阅读文章中出现的相关表达和写作技巧。例如,在进行“……,我永远忘不了你”这一题目的写作练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结合人物描写的相关文章进行回顾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这一题目对文章中的相关表达技巧和结构安排等知识进行筛选,去掉于主题内容不想关的技巧,然后设计仿写等写作训练活动来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在完成练习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完成整体的写作练习,并且对学生习作的结果及时进行评价,并且给出指导意见。在这样的写作课堂上,阅读与写作是互为基础,相互联系的,对阅读文章的分析以及技巧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在写作中加以运用,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3扩大阅读量,夯实写作基础
写作是表达个人思想情感和思维模式的直接途径,要想提高写作能力,最根本的方法是要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和语句。初中生本身对于语文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学生以阅读量的积累为前提条件,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扩展学生的基础知识,这对于写作活动的开展是极为有利的。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量阅读经典著作和经典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写作基础的提高。在写作教学活动中,通过鼓励学生阅读大量课外经典文章,要求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记录下经典的文章段落和觉得精彩的语句。之后进行总结和仿写,以此提升写作经验和仿写能力。
2.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作为被动的学习者,学生的想法和学生的思维往往被教师的行为所限制,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较少,往往是教师将自己的想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将老师的想法记在脑子里,并没有加以思考,从而学生不能独立思考。这也就影响了学生在阅读时,将阅读的内容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影响学生在写作时将积累的素材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内容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教师只能去引导学生并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思考,并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于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为学生未来在写作时的内容具有创新性而做铺垫。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处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关键阶段,教师要针对初中生读写结合能力弱的特点,寻找相关有效策略,以高效的教学指导帮助初中生提升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增加自身文化素养,拓展知识视野,为其今后成长道路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学军.初中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的有效开展漫谈[J].考试周刊,2020(05):63-64.
[2]罗天福.初中语文以读促写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9(12):56-57.
[3]王秀娟.初中语文“以读促写”策略实施探究[A].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