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教育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赵桂菊
[导读]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在各方面成型的最关键时期。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自己的向往和梦想。
        赵桂菊
        广西桂林市荔浦市龙怀乡德庆小学  546609
         
        摘要: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在各方面成型的最关键时期。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有自己的向往和梦想。如何使他们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实现梦想,并能够给予他们坚定的信念,这需要教师用热诚的爱去关心、用无私的爱去感化、用宽严相济的爱去教育。
关键词:浅谈 留守儿童 教育现状 教育策略
引言
        由于大批青壮年父母外出务工,他们的子女能跟随父母前往异地接受教育的毕竟是少数,多数外出务工的子女要留在家乡接受教育。这些留守儿童,或生活在由父母一方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过着由祖父母辈、外祖父母辈、亲戚朋友代为抚养的生活,有的甚至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些孩子在教育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白天在学校有教师照管、辅导。可是一回到家中书包一丢,就像脱疆的野马,放任自由,无拘无束,根本不会温习一下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如何教育留守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首先,家庭有效监管的缺失、代理监护人监护不到位,给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父母外出务工后,孩子的监护权一般都交给了祖父母辈或亲戚朋友代理。年迈的祖父母辈、外祖父母辈文化程度不高,有很多是文盲,由于和孙辈的生活年代不同,思想意识不同,社会环境、教育环境不同,既没有教育孩子的精力,也没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只能保证孩子吃饱穿暖不受冻。其次,留守儿童通常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孩子比较自卑,总是认为家庭条件没有他人好,父母常年不在家把自己扔在家里,从而心理埋怨,亲子关系冷漠。和其他孩子交往时,也会因为自卑而产生相处的障碍。情感难题对于这些孩子来说相当棘手,逆反自卑的心理从中滋生增长,更加恶化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留守儿童教育策略
        (一)创建友爱健康的学校环境,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
        留守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接受学习,甚至部分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这种情况下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所以想要给予留守儿童正确的教育,需要对现有的学校环境进行改善优化。第一,完善学校基本设施,如在洗手间配备洗手液,在教室内配备医药箱,在校园内增加一些锻炼器材和一些教育板报栏。第二,提高宿舍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使用质量好的建筑材料,配备舒适安全的床及相关生活用品。第三,积极开展相关校园活动。如文化节、运动会、主题班会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同时更主动地融入到学校大家庭中,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建立深厚的感情,更容易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第四,定期进行安全活动与安全检查。开展安全活动,能够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自救应急能力,便于在发生紧急事件中更好地争取时间以及帮助他人脱离危险。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能够及时解决校园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校园的安全,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及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二)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
        现在留守孩子家庭大多数是“隔代抚养”,父母都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抚养;其次是“单亲抚养”,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抚养。他们因受精力、自身文化、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留守监护人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管理教育孩子:一是他们坚信“棍子底下出英才”的传统理念,孩子出现错误时,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教育;二是特别溺爱孩子,以孩子为中心,娇生惯养;三是放纵教育,让孩子任其发展。为了引导监护人能正确教育孩子,作为教育孩子主阵地的学校,有必要定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让他们明白怎样配合学校、老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适合其子女的健康成长。
        (三)将心比心的爱唤醒学生
        师生之间最重要的就是沟通,用心沟通。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顾及到学生的个人情绪,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为学生着想,才能去理解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班上有位同学小欢是一名留守学生,经常违反纪律,骚扰同学这让老师非常头疼。如果只用强制的措施强行改变学生的行为,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以更多的犯错来对抗老师。做老师的要正确认识到问题所在,将心比心。让学生理解教师的用意:我明白你的心思和困惑;你希望得到老师平等对待;你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用“将心比心”的方法,实现了学生“以爱换爱”的目的,对这样的学生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定期家访,推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教师应通过定期家访的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在家学习的状态,以更好地针对留守儿童的情况制定对应的教育方案。比如针对家庭条件不好的留守儿童,教师可向学校反映,为留守儿童争取补助资金,以保障留守儿童的生活;针对能力较差的留守儿童,教师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为留守儿童提供更适合的学习方法;针对性格态度不好的留守儿童,教师可多与留守儿童的家人进行沟通,并到其家中进行一对一教育疏导,引导留守儿童形成健康性格。
结束语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一个人的性格、习惯一般在儿童时期已经养成定型,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谨慎,用心。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梦想。留守儿童过早地接触现实社会,父母远在他乡给不了他们爱,作为教师我门有责任用自己的爱心来弥补他们的那份童真。身为老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来为这些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
参考文献
[1]龚秀山,张浩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0(14):21-22.
[2]李兵.留守儿童教育现状与改进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0(11):13-14.
[3]李润.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19(A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