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陶行知思想融入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2月4期   作者:张婷
[导读] 本文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将陶行知思想融入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教学方法。

        张婷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宣堡小学 江苏 泰州 225400)
        摘要:近年来,农村小学校园问题层出不穷,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很多农村小学生由于父母在外地打工,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得不到帮助,因此产生了一些列不良反应,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与学生密切接触,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生活学习上的问题,积极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农村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将陶行知思想融入其中,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和育人原则,本文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将陶行知思想融入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  农村小学;  班级文化建设
        近年来,农村小学的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农村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影响着我国下一代国民的平均水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村小学由于种种现实因素,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面临着一些困难。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理论对教育事业有着深刻影响和重要的意义,广大班主任教师应积极探索如何将陶行知思想更好的融入到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
        一、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以班级为单位,从日常教学,班级管理,学生精神文化,身心健康等层面上进行的教师管理和约束,因此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大有助益,也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面临着种种困难,我国农村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照顾学生的都是年迈的老人,因此教师在举办一些活动时不能够得到有效支持。农村学生所面临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也比较复杂,农村学校教师资源短缺,很多班主任教师要身兼数职,因此精力不够,应试教育下的弊端导致很多教师及家长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素质道德的培养和性格的养成,这些都阻碍着班级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二、将陶行知思想融入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健康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仅能够让学生成绩有所提升,也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发展,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是每一个班主任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以科学之方,新教育之事”是陶行知的教育改造思想、“培养生活力之创造”是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教师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应践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将班级建设成为一个良好和谐的小家庭,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温暖。


        (一)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方式 加强师生互动
        小学生虽然年纪小,社会经历浅,但是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行动的能力,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真诚平等的面对学生,理解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并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很多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会把学生当成儿童对待,面对学生保持着教师的严肃与威严,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能做到充分理解,而是苦口婆心的说教寄望于学生能够听进去,然而这种师生交流的方式并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教师要做到平等地对待学生,充分的理解学生,不要一味的指责说教,要心平气和的与学生沟通。这里所说的理解是要理解学生的行为活动与心理想法,了解每个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会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压力,除了学业上的压力也会有生活中的压力,对学习会有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要一味惩罚,否定学生,而是要通过平等的对待和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学生在与教师的相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才能真正敞开心扉,愿意与教师交流,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也是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真谛。
        (二)创建良好的班级环境
        良好的班级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陶行知先生认为环境对于人格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阳光明媚的蓝天让人感到心情愉悦,而乌云遮蔽,阴雨绵绵则容易让人情绪低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都会给人的心情及行为造成一定影响。笔者上文提到由于大多农村小学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物质支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班级环境自我改造。例如用彩色粉笔画出积极健康的板报,写上鼓励性的标语,学生们看到鼓励性的话语会从精神上感受到动力,同样教师在面对学生时也要时时刻刻鼓励学生,除了精神层面的鼓励外在环境也非常重要,外在环境能够让人身心愉悦,保持教室的清洁与卫生,利用花草进行教室装饰,班级有一个展览角,定期有不同的展览物品,如学生们在美术课堂上的手工作业,画作,秋天收集的树叶标本,春天从山野采摘的花朵等,教师鼓励学生举办图书角等活动,每人定期拿出自己的书籍放在图书角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换,让学生们创造条件进行知识共享等。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都无形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举止,干净清新的环境能让学生找到家的归属感,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能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的形成。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对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班级文化的建设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快乐有趣,因此为学生打造丰富多姿的课外活动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种,农村小学不像城市小学那样有着更多的娱乐休闲设施或课程讲座,因此农村小学教师要积极开展各种丰富活动来进行班级建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更加快乐的学习生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农村小学生的现实情况,因材施教,进行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多关注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心理变化,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与习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难题,通过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让农村小学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孟银;城乡结合部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1期
[2]胡婧;;潜移默化,浸润心灵——班级文化建设浅谈[J];新课程(下);2014年0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