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长洲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中学 福建三明365113
摘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探讨了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生命力旺盛、朝气蓬勃的年龄阶段,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他们会因为敏感的内心和冲动的情绪而迷失自我,进而产生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对此,初中学校和生物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并在生物教学中逐渐融入生命教育。
一、开展融入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
要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更好地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生物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比如,在国际环境保护日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实施环境保护教育活动,还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研,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调研主题的权利,使得学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对生命和环境保护的意义进行领悟、在学生完成调研报告之后,教师需要评估学生的报告,并从学生的报告之中选出优质报告,并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优质报告,使得学生可以受到鼓舞,感受到自主研究的快乐,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也能使得真正学会尊重生命[1]。另外,生物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及校园内的场地资源,建设“生物角”来给学生提供种植植物的场所,使得在生物生长的全程都有参与性,这样不仅可以扩充学生的生物知识,还可以让学生逐渐形成尊重、关注生命的意识。
二、开展生命教育讲座
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亦是如此,他们的年龄特征就是爱好广泛、好奇心旺盛、想法活跃。要想真正想让学生产生关爱生命的意识,教师就需要开展生命教育讲座,从不同角度来给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奥妙,使得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之处[2]。
比如,在学习《生物圈的人》中《人的由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来组织学生观看父母孕育、生养孩子的动画视频,多样化的动画视频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生物知识,还可以使得学生体会到父母生养的辛苦和生命的珍贵,从而深化学生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
三、设计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阶段学生会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生物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都来自于生物课本教材,其中具有多样化的内容和明确的组织结构,并且极具创造性,所以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此,教师需要通过设计和加工来构建主题为生命教育的生物课堂,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生命的重视[3]。
比如,在学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这一课内容的时候,这一课中涉及到藻类、苔藓、蕨类、种子这几种类型的绿色植物,生物教师可以联合一定的文艺作用来对生命教育进行丰富。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些古诗词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其中描写的植物,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绿色植物,以此来对绿色植物进行善待[4]。
四、建立生命教育的教学情境
为了更好地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生物教师需要按照相应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建立生命教育的教学情境,使得各个学习基础、多样化的基础能力都可以在学习方面获得成就感,使得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生命教育中学习到各种内容。
比如,在学习《生物的多样化及其保护》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我与大自然做朋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居住的环境,或是旅行途中所遇见的各种生态环境状况等,依据不同生物特征来进行梳理概括。之后再借助互联网或是书籍文献资料的查阅,来书写生物调查报告,报告完成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共同交流探讨,以小组形式展开,最终来形成关于生物多样性,以及如何保护生物的这一主题-“保护宣言”。通过这样的学习,不同条件差异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并感受到了大自然生物存在的意义,懂得了保护大自然实际上也是在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这样宝贵的年纪,心理和生理都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此时是进行生物教育的最佳阶段。对此,生物教师需要通过开展融入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开展生命教育讲座、设计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建立生命教育的教学情境等措施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得学生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参考文献:
[1]林飞.培养生物素养,尊重生命先行——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观念[J].吉林教育,2018,0(18):18-19.
[2]曹宝明.培养生物素养 尊重生命先行--谈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20,0(2):92-93.
[3]刘聪,孙刚,房岩,陈野夫,王薇.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J].科技视界,2020(23):138-139.
[4]刘茜子.浅谈生命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3(3):174-17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