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大东英才学校 628017
摘要:语言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的窗口,只要教师认真分析,有效利用这一因素,就能最后纠正学生的错误,使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准确地掌握英语知识。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纠错艺术;探究
课堂是学生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场所。从某种意义说,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发生错误和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由于英语学科的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生错误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它学科。面对英语课堂频繁发生的错误,教师不要责怪学生,而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了解发生错误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学生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目标语。在达到预期目标前,他们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语言内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语言错误是极为正常的,而且有时它对语言教学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导致接受能力方面的差异。在同一班级中,有的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数理能力发展早一些。即使在同一学生身上,不同能力的发展水平也会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或者由同一个老师教,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会有所不同,发生语言错误的多少也必然有所不同。
合理把握纠错的时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他们主张“有错必纠”。随着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的了解和对错误性质的分析,人们又认为语言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不可避免的部分,而且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这种观点也造成了一些人对错误的“过分宽容”。“过分纠错”和“过分宽容”都不可取。因为,过分纠错会影响学生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大胆运用语言。根据中介语理论,过分宽容也不利于学生对目的语的假设和验证。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学生语言的“石化”现象。那么,何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笔者认为,不仅要与我们课堂教学期待的目标有关,而且还要与我们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类型有关。如果我们期待的活动结果是学生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能流畅地用英语表达思想,就不能过多的纠正或有错必纠,教师可以待学生完整表达思想之后才纠错,如果老师过多地介入学生“说”的过程,势必会影响学生流畅地用英语来表达。反之,如果我们期待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准确地使用目标语,那么,纠正错误就是必须的。但是,有些学生语言水平较低,或有些学生比较腼腆,教师对于他们不宜过多纠错。
鼓励学生,自行纠错。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自我发现、纠正错误。如果给予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是能够自我纠错的。 如果给予时间与鼓励,学生可以自行纠正50%到90%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能使学生有成就感。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我纠错的意识,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态度。
如果有必要立刻纠正某个错误,教师可稍做停顿,学生如能自行改正错误,就不必再作解释。教师还可指导学生个别修改、同伴合作修改、小组修改等。比如在试卷讲评课上,就可分组让同学相互解释说明对方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改正。这样学生通过同伴的学习、思考过程借鉴到同伴的学习经验,对纠错双方来说都是学习的反思和重新生成。
监督学生,“错题再练”。为了避免学生屡犯已经纠正过的错误,可尝试让学生把所有做错或答错的题重做或重述一遍或数遍,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强化训练,另一方面形成正误的强烈对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错题再练”一旦形成习惯,便会使语言的运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如果再辅助课后纠错本的整理,效果会更佳。
发生错误的原因。语间干扰,语间转移造成的语间错误。受到母语的干扰而产生负迁移的错误。在交际中,学生难以找到表达某个意义的相应表达方式时,往往借助母语的表达形式或习惯来维持交际。例如:表达“书桌上有一本书。”时,中国学生常会根据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将该句译为:“The desk has a book”。但在英语里表达“某地有某物(人)”的意义时,习惯用“There be+某物(人)+地点”;语内干扰,语内转移、过度概括引起的语内错误指学习者根据以往所学到的知识创造出该语言中不正确或不存在的结构,过度地进行类推。例如:根据动词过去式要加ed的规则,过度概括产生“singed、teached”之类的错误。还如,学习了动词不定式结构,出现了“He made me to do homework for him.”的句型;文化干扰,因中外文化习俗等人文方面的不同造成的干扰被称为文化干扰。这方面的错误主要体现在语用不当上,即:虽然语句正确,但使用的语境不恰当或在特定的交际场合下让人难以接受。例如向英美人士提出“Where are you going?”“Are you married?”等问题。还如面对他人的赞许,中国人往往会说一些自谦的话以示谦虚,听到诸如“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的话语时,就不假思索的说出“No,my English is poor.”,而英美人士会欣然接受,连说“Thank you.”;教学不当,教师解释不当、示范有误、过度操练某一语言现象等误导了学生。例如:教be used to 时,教师反复强调后接doing从而出现“The knife is used to cutting.”的句子。
面对初中英语课堂频繁发生的错误,教师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责备学生,而要了解错误发生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总之,语言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窗口,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是学生学习语言、内化知识的外显反映,是学生走向完美的路标。当然还有,在设计很多内容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控制难度,便于学生准确表达而不至于犯太多的错误,让学生有成就感,培养上进心,逐渐培养良好的学习语言的习惯,提高准确使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