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倩茹 2曹桂琴
湖北省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杨垱镇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简单重复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感受数学美,发现数学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自主地探究、主动地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合理、清晰的语言描述自己所发现的规律,并学会创造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主题。
(一)游戏导入(有规律)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老师准备了一些动物卡片,谁来猜猜第一张是什么?(大象,小猫,大象,小猫,大象,小猫,大象,小猫,大象,小猫,)
学生猜6个,后4个全班一起猜
师:为什么前几个没猜对,后面大家都猜对了呢?
生:有规律
师: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把教室布置得真漂亮啊,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师:图上有什么?(学生汇报: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围成圈跳舞)
师:仔细观察,它们的排列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呢?
把你的发现跟同桌说一说!(学生活动)
1、初步感知生活中颜色的规律。
(1)小旗颜色的变化规律。
师:谁来说说彩旗的规律是怎样的?(出示课件)
生:学生说彩旗的排列规律。(2人)
生1: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
生2:黄红黄红黄红······
师:你们都发现了彩旗的颜色有规律,那咱们一起读一读彩旗的颜色
生:黄红黄红黄红黄红
师:你能用停顿的方法把颜色的规律读得更明显(有节奏)些呢?
试着小声读一读。
师:谁来读一读?
(预设:
生:黄,红,黄,红,黄,红···
师:你是在每个颜色后面都停顿了,还有不同的停顿方法吗?)
生:黄红,黄红,黄红···
师:,读得真好,听清楚了吗?他是在哪里停顿的?
生:黄红的后面。
师:(画出来停顿)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读一读?
2人读,
师:全班一起读。
师:你们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停顿?
预设1:
生:把它们看成一组一组的
师:把什么看作一组?
生:黄红
师板书:一组
预设2:
生:停顿前后是一样的
师:一样的部分是什么?
生:黄红
预设3:
生:黄红,黄红是连在一起的
师:黄红是连在一起的,连在一起出现了几次呢?
生:连在一起出现了4次。
师:那我们可以把黄红圈起来看做一组,
“黄红”为一组连续出现了几次,我们就说这是一种重复排列。
板书:重复排列
师:大家一起读“重复排列”。彩旗是什么在重复?
生:是“黄红”在重复。
师:我们就说彩旗的规律是按“黄旗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补板书)谁会像这样说一说彩旗的规律?
(2至3人)注意评价~
生:彩旗的规律是按“黄旗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会说了吗?全班一起说一说。
生:全班说
师:重复的部分是什么?(强调重复部分)
生:重复的部分是“黄旗红旗”
小结:像彩旗这样一组一组(边说边指后面几组)重复地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准确找到重复部分,是找规律的关键。
(2)探究小花颜色的变化规律。
师:图中小花的规律你们能读出来吗?全班一起读。
生:学生一起读。(课件闪小花的图片)红紫,红紫,红紫,
师:小花的规律是什么?
生:小花的规律是 “红花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
(3)探究灯笼颜色的变化规律
师:灯笼的规律谁能读出来呢?
生:1人读。(ppt闪烁出示)红蓝蓝,红蓝蓝,红蓝蓝。
全班一起读一读
师:灯笼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生:灯笼是按“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小花和灯笼都是重复排列的规律,你们能圈出一组吗?请你打开书第85页,在主题图上圈一圈
师:小花的重复部分是什么?(一起说,出示圈)圈对了吗?圈对的请你点点头
师:灯笼的重复部分是什么?(一起说,出示圈)圈对了吗?圈对的请你点点头
2、初步感知生活中位置的规律
(1)探究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师:图中小朋友的规律是怎么样的呢?谁来指一指、读一读?
师:请你上来指一指,读一读。
生:边指边读“男女,男女,男女……”。
师:小朋友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生2:小朋友是按“男女”重复排列的。
师:嗯,以男生为起点,按“男女”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请你上来指一指、读一读。
生:“女男,女男,女男……”
师:小朋友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生3:小朋友是按“女男”重复排列的?
师:很好,你是以女生为起点,按“女男”重复排列的。小朋友的规律为什么会出现两种呢?
生:回答
师:因为小朋友站成一圈,观察的起点不一样,找到了重复规律也不同。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像小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这样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我们把这样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
(一)规律的判断。(依次出现)
1、形状不同的例子;
师:第一题图形有规律吗?全班一起读一读
生:全班一起读形状的规律
师:读得真明显,谁来说说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颜色有规律吗?那是什么有规律呢?
生:图形的规律是按“正方形,三角形,圆”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是图形的颜色有规律吗?那是什么有规律?
生:颜色没有规律,是图形的形状有规律。
师:哦,这列图形的形状有规律。
2、方向不同;
师:第2题,有规律吗?能把规律读出来吗?
生:右左,右左,右左···
师:所以箭头的规律是什么?
生:按“右左”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右左这是什么有规律呢?
生:方向有规律。
五、生活中的规律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呢,咱们去欣赏一下吧
师:你还知道哪些有规律的现象吗?谁来说一说?
生:学生找生活中的规律
师:规律在我们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美丽,
六、回顾反思
今天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重复排列的规律。
同学们表现得太好了,老师要为你们鼓掌(有规律)。师生一起鼓掌。
想不想自己创造一个规律呢?请你打开书第85页,完成涂一涂。
生:涂一涂,汇报规律。
反思:
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的规律以及简单数的规律。这节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在教学过程的预设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2、创设条件,让学生不断去发现
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3、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念,我设计了找一找、涂一涂、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
4、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通过涂色,摆学具、活动,把知识进一步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