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教学构建翻转课堂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高蓉蓉
[导读] 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高蓉蓉
        西安外事学院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本质上,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最大的变化在于媒介上的创新与应用,推动了原有线下图书、报纸等媒介向网络媒介转型,同时将原有的资料、文献等信息进行数字化转化,实现一键搜索、聚集呈现的效果。新媒体时代到来后,也对原有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产生了冲击,成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构成,能够为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加直观与便捷的文学接触方式,将汉语言文学的学科魅力进行多元呈现。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构建翻转课堂的策略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构建;翻转课堂;策略分析
引言
        我国专门针对汉语言文学开展的教育活动可以追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其不仅开启了现代汉语教育的序幕,也极大地拓展了汉语言文学的应用领域,使其从狭隘的政策统治工具提升到为更多普通民众接受人文教育服务的新高度。时代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汉语言文学的基础性与文化性愈发突出,已成为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专业学科之一。因此绝大多数国内高校均开设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且在漫长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起丰厚经验,也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的主要特点决定了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而其人文性又决定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汉语言文学几乎是学好其他所有专业的基石。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都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学习者的理解力、表达力,帮助学习者更加准确掌握各种定义、定理或概念的内容。可以说,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功底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助力和推手的作用,使学习者在投入与他人相同或近似的时间与精力后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比如,优秀的大夫往往能够凭借卓越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快向患者说明病情并就治疗方案达成共识。甚至一位足球比赛解说员也需要卓越的汉语言文学基础,才能向球迷奉献一场精彩绝伦的解说。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古代汉语受重视程度日渐下降
        近些年来,古代汉语的发展遇到了种种困难。许多高校中的古汉语文学专业,招生难度不断增加,难以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性人才。近些年来,实用主义盛行,应用型的专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计算机、金融、外语等专业受到广大社会学生的青睐。因为相比起古代汉语言,这些专业在毕业后可以更轻松地找到不错的工作,为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古汉语文学专业的发展空间则相对有限,可就业的单位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度大的问题出现。
        (二)社会上对汉语言文学的轻视
        在幼年时期的儿童,对于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是最强的。他们充满好奇心,对文学作品会进行广泛的阅读,最终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学领域。而在当前社会中,很多家长教育孩子不能浪费时间,要努力学习,少读“闲书”。在他们眼里,这是不务正业,是在浪费时间,会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他们忽略了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残忍地扼杀。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构建翻转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翻转课堂迁移基础学习内容,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
        作为一门最基础的核心学科,汉语是每个中国人自幼便开始学习且终身使用的语言,与之紧密相关的汉语言文学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充分时间积淀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因此,仅仅是课堂上短短数十分钟的教学于汉语言文学的系统性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

且传统模式下标准课堂“一刀切”的教学又无法顾及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因此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构建翻转课堂的首要策略,就是利用翻转课堂迁移基础学习内容,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也就是说,教材、课本上基础性、学识性的概念与内容都可以迁移到课外,利用线上平台制作成主题课件,由学生自行在课余时间自学。比如对新课内容进行预习,事先通读并结合教师的视频课件形成初步印象,再就其中出现的疑点、难点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待开始课堂教学时,学生可以将课外预习时发现的问题向教师询问,课堂上重点答疑解惑。如此一来,有限的课堂时间便能发挥出最关键的释疑作用,从而大幅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在课后复习时,学生又可以结合视频课件进行巩固,并通过视频课件上附带的测试题目进行自检自测,从而实现预习和课堂学习内容的内化与固化。
        (二)运用多样化方式展开教学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方式之中,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方式,打造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富有趣味和生机,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切实参与到学习之中。首先,可以实施问题清单导学。问题清单导学,就是基于教学内容,设计一张问题清单,在课堂上通过清单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教学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些作品,如《骆驼祥子》,就可以立足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对课文展开自主阅读,把握课文内容大意与内涵思想。其次,设计趣味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文学作品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讲解之中,还可以构建起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形成切身体会。
        (三)分组合作提升学习自主性,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汉语言文学的人文性来自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这些与时间相关的内在特点决定了这一专业的学习将伴随学习者终身,如同美酒愈陈愈香。因此,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构建翻转课堂还需要分组合作提升学习自主这种合作式学习比较适合主题式探究,也就是教师利用视频课件为学生小组布置课后练习,采取多选主题形式,由学生小组自行商议并选择,再由学生小组内成员自行安排分工,最后呈交学习报告或小组论文。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且小组合作过程也是学生练习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的机会。加之小组合作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这对未来的社会生产与工作同样是极大的助益与促进。
        (四)利用网络平台调动学生汉语言文学学习的积极性
        新媒体的发展本身也为汉语言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支撑,如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平台等,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这些平台的优势,就能够充分调动汉语言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积极引导汉语言专业学生进行写作,并与学校校报、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合作,刊登与传播学生的优秀作品,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束语
        汉语言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中华民族文化五千年来的不断进步发展是不可复制的奇迹。汉语言文学作为文化的表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各种文化相互碰撞,不断融合。怎样才能在吸收其他先进文化精华的前提下,又能保留汉语言文化的独特之处,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于璐璐.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话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浅谈[J].才智,2019(04):102.
[2]李海涛.“翻转课堂”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技能培养研究[J].萍乡学院学报,2018,35(02):108-111.
[3]王焕玲.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古代汉语教学改革与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1):32-33.
[4]李海涛.“翻转课堂”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研究[J].萍乡学院学报,2017,34(04):92-95.
[5]王静丰.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通话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02):101-102+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